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生活 當語言學的工人

當語言學的工人

——編《正字典——辨字正詞指南》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任何人都不能須臾離開它。運用語言,尤其是寫文章,上乘的標準是做到準確、清通、鮮明、生動,一般人起碼要做到清楚明白,不寫錯別字,而作家偏重鮮明、生動,語言學者強調準確、暢達。有些作者,其作品形象鮮明,語言生動,但偶有錯別字,用詞不當,不合語法,稱不上完美。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15-08-09
書海尋珍

撰文:吳順忠(《正字典》作者》、資深文字工作者)

標籤: 《正字典》吳順忠病句語言學錯別字
「翻筆記、找資料、查詞書、閱典籍,經年多孜孜矻矻,這本《正字典——辨字正詞指南》終於殺青了。」
「翻筆記、找資料、查詞書、閱典籍,經年多孜孜矻矻,這本《正字典——辨字正詞指南》終於殺青了。」
 編一本辨字正詞書的願望,由來已久。
數十年前,筆者跨進中學的校門,愛上了新文學,如飢似渴地閱讀古今中外文學作品,像初生之犢不畏虎,拿起筆桿,詩歌、小說、通訊、評論,什麼都寫。那時追求的是具體鮮明的形象,生動活潑的語言,什麼語法、修辭、邏輯,老師沒教,全不在意。隨着年齡的增長,慢慢覺得語言這東西,恍如茫無垠際的海洋,無窮無盡的太空,就算窮一輩子的精力,也難窺見它的什一。

行文生動之餘亦要合乎語法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任何人都不能須臾離開它。運用語言,尤其是寫文章,上乘的標準是做到準確、清通、鮮明、生動,一般人起碼要做到清楚明白,不寫錯別字,而作家偏重鮮明、生動,語言學者強調準確、暢達。有些作者,其作品形象鮮明,語言生動,但偶有錯別字,用詞不當,不合語法,稱不上完美。
究其原因,是由於寫作時只着眼於「積極修辭」而忽略了「消極修辭」之故。筆者進大學後較為系統地學了語法、修辭、邏輯,往後在寫作過程中,開始注意用字、用詞的問題。譬如「須」和「需」,用「不須」好還是「不需」好,「仍須」對還是「仍需」對;又如「魚」和「漁」,「魚產」還是「漁產」,「魚市場」還是「漁市場」;又,水上居民寫作「蛋民」「蛋家」對不對,等等,必須加以分辨。還有,念中學時讀到魯迅譯的俄國名著果戈理的《死魂靈》,知道「靈魂」有時是可以顛倒的,深入下去,原來中文有不少詞語都可以這樣,這對寫詩押韻可大有幫助啊。
可是並非所有詞語都可以易序,調字遣詞還得多費點神。大學畢業後教授語文近20年,絕大多數學生的母語是粵語,作文「迫」「逼」不分,「小」「少」混淆,「王」「皇」亂用。在港任職於媒體、出版社時,常發現作者、記者乃至編輯寫別字,如迫婚、迫上梁山、皇牌、天皇巨星、晉食、語重深長、不知所蹤、意識型態等。

文字錯誤非一日之寒

類似的錯誤已長期存在,為什麼不能徹底克服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因一在於學校。中小學的語文均以講讀範文為主,範文古今混雜,年代殊異,學生暈頭轉向。教者側重賞析,很少講授字詞、語法、修辭知識,學生沒能從小打好語文基礎。二在於社會。文學作品、報章雜誌、流行歌曲等數見不鮮的「沙石」,各種形式的廣告競相玩「食」字,以致謬種流傳,久而久之,人們便以假當真,以誤為正。三在於自身,學生時代輕視中文,欠下工夫,浮皮潦草,敷衍了事;有錯而不自覺,懶查詞典,聽之任之。據知外國連小學生也沒有不備和不查字典的。
歷年來收集了不少錯別字(更多是詞),上述一些字如需、魚、蛋、迫、皇、深、蹤、型等本身沒錯,但用在某個詞或成語上就成了別風淮雨。過去曾應學生要求,或出於工作的需要,不憚其煩,編過一些正字表,但只是零敲碎打,缺乏系統性,也不夠全面。十多年前,我任職於傳媒時的上司梁天偉教授鼓勵我將多年來的勞動成果和研究心得編成一本書,以裨益莘莘學子,指導他們學好基礎科語文,全面提高學業成績,汲取更多知識養分,日後攀登事業的高峰,同時對教育界、傳播界、出版界或不無幫助。
近幾年,花千樹的葉海旋老總也幾次催促,希望這本書早日問世。前年我不幸中風,健康好轉後即推掉一切工作,先編輯出版了個人的詩文選集,然後集中精神,翻筆記、找資料、查詞書、閱典籍,經年多孜孜矻矻,這本《正字典——辨字正詞指南》終於殺青了。
所謂「正字典」,並非一般的識漢字的字典,它和坊間很多的正字書不同,不是教人辨認字形,如「染」字不能多一點,「錫茶壺」每字多一畫成了「鍚荼壼」,「橫戌點戍戊中空」,「開口己合口巳半口已」等。正文部分是辨字正詞,通過比較兩個或以上的詞來選擇正確的字。如「具」和「俱」跟「家」字搭配,「家具」對,「家俱」錯;「鬼斧神功」「異曲同功」的「功」是誤寫,用「工」才對;「詛」可跟「咒」組成「詛咒」或「咒詛」,用「咀」就錯了。
附錄部分,其一收錄了5,000多條異形詞,包括大量一般的異形詞和同素異序詞,即一個詞倒置後成了另一個詞而意義不變,還有成語和熟語的異形詞。其二是成語正誤,列出常見的成語誤寫,並提供正確的寫法。其三是粵語用字,多數是借用字或俗字,少數是造字、古語本字,供讀者參考選用。

盼助文字工作者檢閱

不敢說這本書真的是「典」,所謂典範性的書,但如果它在選字用詞方面能給讀者提供丁點兒幫助,筆者就感到莫大欣慰了。筆者這輩子做過學生、語文教師、中文秘書、書刊校對、報刊和出版社編輯,長年累月跟語言文字打交道,19世紀俄國詩人納德遜說的「語言的痛苦」(原話是「世上沒有比語言的痛苦更強烈的痛苦」)一直烙印在心坎裏,曾為一時找不到一個準確貼切的字眼來修改一篇稿子,想不出一個恰到好處的韻腳而抓耳撓腮、頻呼奈何,也曾為一氣呵成寫出一段十分滿意的文字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想,凡是酷愛文學、酷愛語言文字的人,都會有相同的感受。
廣大學子和初學寫作者,當你用到一個詞其中一個字有兩個或以上選擇但不知哪個對時,本書會助你一臂之力,例如「女士」還是「女仕」,「雜錦」還是「什錦」,「呱呱墜地」還是「呱呱墮地」,「優哉悠哉」還是「優哉游哉」,可分別從「士仕」「十什雜」「墜墮」「優游悠」組找到答案。傳道、授業、解惑者,如果你的學生在作文裏寫「念念有詞」,請不要改作「念念有辭」;如果他受文學作品影響,把「命運」寫作「運命」、「空虛」作「虛空」、「富饒」作「饒富」、「迫切」作「切迫」、「應承」作「承應」,「勢均力敵」作「力敵勢均」,請勿改動它。編輯和校對,如果作者和記者的稿子中出現「天份」「時份」「百份之五」「裹腹」「魚穫」「一灘污泥」「聚精匯神」「懷緬」等,你可大筆一揮,刪掉「份」「裹」「穫」「灘」「匯」,分別代之以「分」「果」「獲」「攤」「會」,把「懷緬」再顛倒過來;如果他以「輊軒」代「軒輊」、「爽颯」代「颯爽」、「幾率」代「概率」,請高抬貴手,放過它吧。凡此,本書均有收錄供檢閱。
中文先有字後有詞,字典和詞典可以分家。(亞新社圖片)

浩如煙海難以駕馭的漢語

約30年前開始收集錯別字、詞和病句,斷斷續續發表過一些有針對性的文章,其後結集為《有的放矢說中文》。20年前起,先後有朋友和同事提議、鼓勵,於是萌生了編一本辨字正詞書的念頭。近幾年,經不起友人的催促,終於鐵心成書。由醞釀、準備到動筆,走過了悠長歲月。雖然,工作的壓力,疾病的纏繞,不容我速戰速決,但延宕這麼多年,足見從事語言研究,何等艱辛。
中文浩如煙海,可望而不可即,可親可敬又可畏。目前全世界通行範圍最廣的是英語,漢語有幾千年歷史,是當今最多人使用的一種語言,漢字(原體字)書法又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佔世界絕大多數的表音文字均以詞為單位,它們的「字典」其實是「詞典」;中文卻先有字後有詞(其實多數字本身已是詞),字典和詞典可以分家。
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收單字9,353個,異體字1,163個;晉代呂忱編的《字林》,共收字12,824個;清康熙55年(1716年)印行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大字典》,共收單字48,000多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小型字典《新華字典》,只收較常用的字8,500多個;1990年出版的《漢語大字典》,共收單字56,000個左右;1978出版、幾經修訂的《現代漢語詞典》,共收字、詞6萬多條;到1993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共收破紀錄的37萬條詞目(而新編《辭源》、《辭海》的許多詞語還沒收進去)。
英國的《牛津大詞典》收集單詞45萬個以上,中文的字、詞、成語、熟語、俚語、諺語、歇後語等加起來,恐怕多達40、50萬,不比英語遜色。如此浩繁,字、詞數以萬計、十萬計的字典、詞典,沒有誰可以全部掌握,想學懂、掌握所有字、詞,完全沒有必要,更是愚不可及。被譽為「語言大師」的老舍,其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所用的不同的漢字,也不過是2,400多個,以這2,400多個字構成的詞,也夠豐富多采了。而老舍駕馭中國語言文字已耗去畢生精力。

文字編纂工作非一人能及

編纂大型字典、詞書,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以《康熙字典》為例,據聞編纂人員多達千餘人。中國有5,000年歷史,由古代至唐宋歷時4,000多年,其間漢語一直存在平上去入四聲,有韻尾為閉口鼻音 m 的韻母,沒有兒化音(至明代北方話始有兒化)。漢語北方話出現大變化迄今還不到1000年,這是金、蒙、滿等外來語影響所致。
康熙帝是一代明君,他熱愛中華文化,酷愛唐宋詩詞,首次南巡時親詣孔子廟,行三跪九叩禮,又為北京孔廟大成殿門額題「萬世師表」大字。惟恐漢語古音失傳,唐詩宋詞優秀傳統中輟而不能衍續,據說朝廷任用了386個粵籍文人參與編纂《康熙字典》,還原北方話失去的入聲等唐宋古音。又如《漢語大字典》,參與編纂工作的達300餘人,歷時十年才完成。《漢語大詞典》參加編寫的有400餘人,聯同顧問及工作人員達800多人,也歷時十年以上。
然而即使是集許多人之力,慢工出細貨,編成的皇皇巨著也不能保證全無舛誤。《康熙字典》印行後,人們發現有不少紕漏和欠妥之處,其中引書錯誤甚多,道光年間王引之奉命作《字典考證》,改正該書引書訛誤2,588條。《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是精品巨構,但也有一些差錯罅漏,白璧尚有微瑕。猶幸經一版再版地修訂,已日趨完善。人貴有自知之明,筆者自問是吳下阿蒙,就算傾盡口耳之學,鍥而不舍,窮年累月,也不可能編出一本盡善盡美的書。本書魯魚亥豕、一差二錯在所難免,懇切希望得到大方之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任何語言學著作都不可能不受惠於前輩和專家的著述。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過和或多或少採用過《說文解字》、《康熙字典》、《辭源》、《辭海》、《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中文百科大辭典》增編等20、30種字、詞典及專著,謹此致謝,恕不一一詳列。
當代著名的語言學者呂叔湘說:「語言學的大廈不但需要有高明的工程師搞設計,也需要有很多辛勤的工人添磚加瓦。」筆者願意當這樣一個工人,並以此和各位熱愛母語的朋友、熱愛歷史悠久的中文和傳統文化的同道共勉。
末了,還要感謝梁天偉教授,他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中撥冗為本書作序,本書得以增色添彩;再感謝花千樹葉海旋老總和譚芷茵編輯,他們為本書的出版提出過不少寶貴的意見,並跟足全程。在粵語正音方面,國學宿儒歐鞏華兄一直使我受益良多;友人張家英為我校閱了本書的主要部分,助我補苴罅漏;過去曾是我學生、現在是廣州著名書法家的李卓祺為本書封面題字,於此一併致謝。深情厚誼,我銘篆於心。

作者簡介

吳順忠,廣東新會人。上世紀以全優成績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居港30餘年,一直與文字打交道。擔任過集團公司和商會的中文秘書,報刊和出版社編輯。先後任職於讀者文摘、現代教育研究社、壹傳媒等機構。曾於報章雜誌鬻文,編過中國語文教科書和中國文學教師手冊。著作有《有的放矢說中文》、《稱謂‧人情‧應用文》(合編)、《吳順忠詩文薈蕞》等。
(本文為《正字典》前言及後記,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中大語言學教授黃俊文研究語言演化  榮獲2021年古根漢基金獎中大語言學教授黃俊文研究語言演化 榮獲2021年古根漢基金獎
  • 粵語是「高層」語言,有強勢地位粵語是「高層」語言,有強勢地位
  • 教導學生寫中文字有什麼煩惱?教導學生寫中文字有什麼煩惱?
  • 無悔浸會人!無悔浸會人!
  • 退化現象──不難發現也不難修正,不應忽略也不應「屈從」退化現象──不難發現也不難修正,不應忽略也不應「屈從」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正字典》吳順忠病句語言學錯別字

編輯精選

李白一出場,便是一個少年游俠的模樣。(《長安三萬里》預告截圖)
灼見文化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1
何教授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亦曾任建築學院院長,培育了不少建築專才。(照片由何培斌教授提供)
字旅相逢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 馮珍今
2023-09-21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有「後來者優勢」,不會陷入《廣場協議》後日本的困境。(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早在2012年,他就發表了《國民教育與藝術文化》,認爲最爲理想的國民教育,就是學習中國文化,愛中國文化就是愛國。(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對於風波未息的中大校董會事件,郭少棠教授想問:大學教職員對於大學教育的承擔,對文化的影響做了多少事?立法會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又掌握了幾多?
灼見專訪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0

影片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 陳文鴻教授:美強中弱 中國如何合縱連橫對抗霸權?北京怎樣防範政商學精英叛變?
  • 黃錦輝教授: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為何無功而返?華為新手機技術無懼美科技禁制?
  • 張建雄:年輕人早熟 何時開始培養為學與做人之道?從《中庸》、《大學》吸收什麼教子智慧?
  • 張仁良教授:擔任教大校長10年 教師培訓制度有何革新? 怎樣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專訪張五常:人的能力與選擇──發問、人腦、選科 本社編輯部
  • 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500年一遇暴雨與氣候變化 余遠騁
  • 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專訪郭少棠:從自傳式民族學角度 看中大校董會事件 本社編輯部
  • 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本港劉國松的大弟子──陳成球 益行
  • 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林毅夫教授:中國不會發生資產負債表衰退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本社編輯部
  • 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香港能否成為亞洲人中外融合電影的基地?謝嘉怡和Lyman有否機會做主角? 李偉民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本社編輯部
  • 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陶傑:如果當年彼得大帝和康熙結盟 編輯精選
  • 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虛幣平台JPEX風波愈演愈烈 逾千四苦主報案 涉款10億 本社編輯部
  • 刷牙與洗牙刷牙與洗牙 常霖法師
  • 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李白的劍與高適的槍──乘風三萬里,夢回盛唐去 本社編輯部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專訪張五常:文化修養和語文學習 本社編輯部
  • 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香港專上學府校長大換班 文灼非
  • 談帶着魅力的女性談帶着魅力的女性 楊興安
  • 《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逃出大英博物館》的家國情懷 彭泓基
  • 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二維碼點餐生意更少? 車品覺
  • 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由進出口數字看世界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譚新強
  • 劉銳紹
  • 艾雲豪
  • 車品覺
  • 余錦明
  • 周光蓁
  • 張宗永
  • 潘文慧
  • 李大齊
  • 林嘉良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