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伊始,謹祝讀者諸君跳脫如兔,吐氣揚眉,吐故納新,但千萬不要吐絲自縛,也不要守株待兔,更不要做老兔(老套)。
香港味道回來了
這3年,我都在香港過年,發現一個頗有活力的新氣象,就是側重香港味道的電影回來了。過去一段長時間裏,很多香港電影製作都要看大陸市場;從籌備劇本開始,直到選擇演員,拍攝和宣傳,都要考慮大陸因素。本來這沒有問題,但這種趨勢愈來愈明顯,北上的電影人在不期然中逐漸丟失了香港元素;跟早期的兩地合拍電影相比,大陸市場化的傾向主導着香港電影的創作方向。用行內人的話說,就是「死了一半」。
以某警匪片為例,在香港的版本是邪能勝正,因為警隊裏也有貪污分子。可是,這套電影在內地放映時,卻要改為邪不能勝正,因為「不能有負面因素」。這反映內地與香港的創作自由完全是兩回事。後來,內地的限制愈來愈多,連演員和工作人員比例也限制起來。
最慘的是,內地官員有權在最後一刻煞車,不准上映。業內人士說,內地政府有權這樣做,香港電影人也可以按法律和規矩辦事,劇本送審,隨時按要求修改,也可以適應。但最難頂的是,當一切都按內地指示進行時,忽然間又可以在放映前胎死腹中,而且理由五花八門,最後只有投資者血本無歸。
面向本地也無妨
近年來,一些香港電影不求在大陸放映,只面向香港和海外觀眾。雖然,收入、觀眾人數和市場份額都不及內地,但口碑卻十分不錯,預料有些電影還可以成為傳世的經典作品。
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外國電影身上。內地官方以為,西方電影都要看中國市場,審批時十分隨意,甚至任性。殊不知西方電影已有固定的國際市場,中國市場雖大,但只是它們的「飯後甜品」,有固然喜,沒有也無所謂,西方電影不會因為要適應大陸市場而隨意改動。這就是香港電影與西方電影在大陸市場的不同境況。
所以,電影界朋友感慨地說:「原來沒有大陸市場也不是壞事,反而可以製作更多反映香港現實和人的價值的電影。市場和金錢是暫時的,精神價值卻是充實和持久的,以此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