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10萬元可以用來做什麼?有人會放在豬仔錢罌然後得閒攞出來慢慢數,有人會同媽咪一起將錢放在銀行定期戶口收息,有人建議買很多本《十萬個為什麼》增長知識。如果你問我當時有10萬元會做什麼,我就當然會將錢用來畀首期買樓。
你會問:10萬元連首期的零頭也不夠吧?我想說:其實在1990年,扣除通脹後,10萬元其實相等於現在的20多萬元。當然,20多萬元在今天亦不算是什麼錢,不過當時樓價不高(用政府的樓價指數看,當時的樓價是現在的13%左右),更重要的是當時買樓不用畀樓價的四至五成首期。現在買一層沙田第一城395方呎單位的首期,起碼要200萬元吧,10萬元在當時連太古城的首期都能負擔。
你會話:你沒有一個富爸爸,哪有錢供樓?我想講:買樓未必等於供樓。想當年,沒有額外再加額外的印花稅,買一層不到200萬元的私樓,要交的印花稅真是只是一個幾毫,即買即賣的「摸貨」還是有利可圖,現在買樓所要付的印花稅,卻可能足夠買一部歐洲名車。
入場門檻加深貧富懸殊
在香港,有樓的業主和無殼的蝸牛一直是兩個階層。不同於一般股票或其他投資,由於金額較高加上首期的限制,富爸爸從來都比窮爸爸更有優勢去買樓置富。
作為一個投資的渠道,樓市較高的入場門檻在某程度上加深了貧富懸殊。
想當年(即係1990年),金管局和政府還未學識教人如何投資、怎樣留意樓市風險的時候,首期不用樓價的四成,印花稅不用加一再加一,壓力測試不用查家宅,買樓不需要像現在這樣過五關斬六將。
富爸爸無錯是可以大手投資不同物業,但是即使你沒有父幹,有份正職的你一年去少幾次日本旅行還是可以較輕鬆上車,踏出晉升業主階層的第一步,與富爸爸和他的寶貝仔一起享受樓市升浪帶來的財富增值。
現在呢?沒有富爸爸每年畀10萬元利是,即使你現在月薪10萬元都未必畀到首期買樓。樓價不停升,貧富愈來愈懸殊,又難怪苦口婆心叫人去少幾次日本會被人說堅離地。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