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健康 用非傳統癌症療法治療淋巴瘤,成效如何?

用非傳統癌症療法治療淋巴瘤,成效如何?

一名腫瘤病人經第一輪化療而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出院後決定尋找非傳統癌症療法。

伍志堅 作者: 伍志堅
2019-01-19
治本清癌

標籤: 凱利方案化療替代療法淋巴瘤癌症腎衰竭
專家認為,彌漫性組織細胞淋巴瘤需要強烈化療或放療,或兩者並用,才能延長存活期。(Shutterstock)
專家認為,彌漫性組織細胞淋巴瘤需要強烈化療或放療,或兩者並用,才能延長存活期。(Shutterstock)
0
SHARES
1.4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病理學家根據非常明確的分子和基因特徵,把淋巴瘤分為八大類。1987年,淋巴瘤(lymphoma)殺死15400美國人。包括所有淋巴瘤的患者在內,大約50%淋巴瘤患者能夠存活5年,即使各亞類的預後差異很大。

#22號病人在1986年11月63歲過身,因為腎衰竭及癌症併發症。她被確診患有已轉移了的彌漫性組織細胞淋巴瘤(metastatic diffuse histiocytic lymphoma,DHL)。

接近1979年年終,#22號病人體驗漸漸惡化的疲勞;以及胸部持續漲滿的感覺,甚至影響他的睡眠。雖然被這些症狀困擾,他沒有諮詢醫生,直到1980年春季,當他的腹部突然增大起來。當時,他的醫生在體檢發現左上腹部有一個大物體。隨後超聲波報告顯示:一個笨重的物體在左腹裏面,直徑大約13-14cm。

1982年4月13日,#22號病人入住Spokane市的Sacred Heart Medical Center接受進一步評估。翌日,在探索手術期間,醫生在他的後腹發現一個巨大的腫瘤。由於腫瘤太大,醫生不能切除,只做了活檢。樣本初部的檢查結果:未分化的高度惡性腫瘤。樣本被送到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進一步分析,病理學家確診為:彌漫性組織細胞淋巴瘤;報告如此描述:後腹膜物體;惡性淋巴瘤──組織細胞型,並有硬化。

此時,Sacred Heart的醫生建議採用強烈的CHOP化療方案,包括cyclophosphamide、Adriamycin、vincristine、rocarbenzine和prednisone;每月一次。#22號病人同意,並在1980年5月2日開始接受治療。

尋找非傳統癌症療法

#22號病人忍受第一輪化療而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但是在1980年5月5日出院後,他決定尋找非傳統癌症療法,包括凱利方案;並拒絕所有進一步傳統療法。

他繼續採用營養方案幾個星期內,他發現自己的健康改善了。當他在1980年8月見他的腫瘤科醫生時,超聲波顯示腫瘤已穩定下來。

#22號病人繼續他的營養方案,而他的健康不斷改善。1981年12月14日的超聲波顯示腹部物體明顯縮小。1982年8月30日,即8個月後,第三次超聲波顯示腹部物體進一步縮小。報告如此描述:物體可以明確地看到;和上一次的超聲波比較,是縮小了。以今天的檢查,寬是61 mm,深是39 mm,長是72 mm;上一次的寬是77 mm,深是51 mm,長是102 mm。

#22號繼續凱利方案大約4年,直到1984年7月他便停止,以為自己已經痊癒了。隨後,在幾個月內,他再次出現持續疲勞;而他的體重漸漸下降。在健康下滑的情況下,他再次開始凱利營養方案;但與此同時,他自己決定加入兩種替代療法,包括一個嚴格的素食規定飲食──根據凱利的標凖,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因為凱利醫生強調,淋巴瘤患者的疾病一定會惡化,除非他們經常進食肉類,通常是每天都需要吃。令情況更複雜的是,他所採用的補充劑,尤其是胰腺酶的品質差。

自此之後,由於淋巴瘤復發,他的情況漸漸下滑,終於在1986年11月死亡,即是確診超過6年後。

雖然#22號病人最終死於癌症,他的長存活期極不尋常。專家們認為:彌漫性組織細胞淋巴瘤需要強烈化療或放療,或兩者並用,才能延長存活期。根據DeVita,DHL是一種「生物攻擊性」(biologically aggressive)癌症;如果不治療,患者兩年內必定死亡(註1)。

採用強烈化療,25-45%晚期DHL患者能夠存活5年(註2)。腫瘤科醫生建議:要得到最好的效果,化療方案必須用6至12個月,或直到患者完全緩解。#22號病人只完成一個化療療程便停止化療;而在沒有得到緩解之前,尋找替代治療。開始凱利方案後,他的癌症有所改善;一如最後的超聲波反映出來。

根據凱利醫生,#22號病人採用的素食規定飲食,妨礙他的康復機會。凱利醫生覺得,要是病人堅持他處方的營養方案,病人今天可能還活着。

註1: DeVita, VT,et al.Caner Principles & Practice of Oncology. Philadelphia; J.B. Lipincott Company,1982, page 1387.

註2: Harvey,AM,et al.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20th Edition, New York;Appleton-Century_Croft, 1980, pages 565-566.

淋巴瘤痊癒個案(一)

更多精采文章

  • 確診患已轉移腎癌:腎癌痊癒個案確診患已轉移腎癌:腎癌痊癒個案
  • 癌症患者的唯一希望癌症患者的唯一希望
  • 黑色素瘤痊癒個案黑色素瘤痊癒個案
  • 化療藥物為何有毒化療藥物為何有毒
  • 乳癌痊癒個案乳癌痊癒個案

0

伍志堅

1970在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畢業,曾在英國、加拿大和香港行醫。1997年退休後,在美國 Mount Rainier Clinic 跟隨治本醫學始創者克蘭頓醫學博士學習,並翻譯了克蘭頓醫學博士的名著 Bypassing Bypass Surgery《向通波仔說不》。2008年開始在香港實踐和推廣治本理論和療法;現任香港 BMS Clinic 的治本顧問。著作包括《治本清源1——不吃藥的健康智慧》、《治本清源2——戒口補營的自療智慧》、《治本清源3——修護心血管的健康關鍵》。
View all posts
標籤: 凱利方案化療替代療法淋巴瘤癌症腎衰竭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兩位哈佛學者就美國對華政策撰文,直言不應感情用事。(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艾利森、胡祖六:對華政策應以利益為重 勿感情用事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3-01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月27日舉行開幕禮及首日賽事。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7
褚簡寧質疑特首林鄭月娥是否需要問責。(灼見名家製圖)
褚簡寧專欄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作者: 褚簡寧
2021-02-25
特區政府財赤創新高,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相當「睇餸食飯」。(陳茂波個人Facebook專頁)
灼見報道

谷經濟紓民困 財爺: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4日表示,2021年香港經濟將恢復正增長,但復甦進程將視疫情發展而定,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率介乎3.5%至5.5%。(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料今年經濟「追趕式增長」 唯上半年挑戰仍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影片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 曾鈺成:罵共產黨?一般市民可以 治港者不能!《主席開咪》
  • 馮檢基:疫苗究竟打哪一款?選擇副作用低的!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恭喜你!恭喜你! 常霖法師
  • 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 羅海雷
  • 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 顧小培
  •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褚簡寧
  • 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 本社編輯部
  • 陶傑:人離鄉總是賤?陶傑:人離鄉總是賤? 編輯精選
  • 教師中心無聲消逝教師中心無聲消逝 曹啟樂
  • 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 施永青
  • 茶道前世之喫茶去茶道前世之喫茶去 文相濡
  • 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 丁望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本社編輯部
  •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本社編輯部
  • 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 編輯精選
  • 劉賜權:等待做候鳥劉賜權:等待做候鳥 張灼祥
  • 中國軟實力在通俗文化中國軟實力在通俗文化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陳文鴻
  • 王耀宗
  • 湯文亮
  • 譚寶碩
  • 鄭明仁
  • 黃氏
  • 白先勇
  • 呂大樂
  • 盧兆興
  • 彭泓基
  • 楊興安
  • 羅海雷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