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生是種奔逝,永在離別;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生是種奔逝,永在離別;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庚戌子認為,金庸雖然被好友梁羽生批評,以至多年來背負着眾人的誹議與嘲諷。可是他沒有因而退卻,更竭力繼續以各種方式再三向讀者提示,要讓讀者知道梁林兩位文人英雄的事蹟。

編輯精選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4-01
射鵰解謎

撰文:庚戌子 圖片:作者提供(除註明外)

標籤: 射鵰英雄傳庚戌子林徽因梁思成沈從文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金庸
金庸是選取了林徽因的詩《死是安慰》,他以這首詩的意念和景物作為藍本,從而勾畫出小說故事的情節。
金庸是選取了林徽因的詩《死是安慰》,他以這首詩的意念和景物作為藍本,從而勾畫出小說故事的情節。

承接前文:〈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4月1日,是林徽因女士的忌辰。在本節的第一篇,庚戌子已指出梁林在病榻上掙扎的坎坷命運,就是《射鵰英雄傳》部分情節的藍本。相信掌握着這些實據,應足以一再認證這個結論:金庸矢志為他一輩子欽仰的文人英雄──梁思成和林徽因立傳。為此,他使出了超群的文筆功夫,把這部主要是記錄一眾文人生平的傳記,隱藏在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之中。

既是存心為前人立傳,就有必要以現實歷史作為藍本。可是,金庸卻捨易取難,他以宋代作為背景,再在其中安插近代人物之流水舊事;這樣就是以「一箭雙鵰」的手法,把古今兩代歷史「合而為一」了。若不是經過層層拆解,讀者便無法洞悉真相,亦難以透視作者原來是要藉此寫一部近代人物傳記的心意。

在此基礎上,庚戌子同時發現,金庸的創作方式靈活多變,不拘一格。除主幹故事之外,其他枝節、場景以及武功招式的構思,作者均是先參照傳主的文學作品、名言雋語或學術研究等,再從中精挑細選一些獨特元素,然後運用「兩大啞謎」的技巧組建而成。歷史是實,文學是虛;可見,金庸又再把虛與實「合而為一」來創作小說。

《偶然》和《再別康橋》

筆者早前已釋出一例:當寫到眾人離開孤島「明霞島」時,金庸便把徐志摩兩首新詩《偶然》和《再別康橋》的意境易位調寫,不着痕跡地融入在情節之中。作者編寫這幕的高超筆法,真已教人拍案叫絕。現在,庚戌子再抽絲剝繭,破解金庸如何以林徽因的一首詩作為藍本,再施展他的獨門文筆功夫「乾坤大挪移」來創作出精彩的橋段。

「宋代才女唱元曲」

首先,我們回顧梁羽生先生質疑黃蓉是「宋代才女唱元曲」的爭議。筆者認為,若金庸承認錯失,他大可趁着改版,把那段元曲換上北宋才女李清照的曲詞,即便可遏塞人言。可是經兩次,更是相距幾十年的重大修訂;金庸卻依然堅決不删不改。毋庸置疑,林徽因那一段說話所蘊含之意念極其重要,是作者必須倚靠的藍本了。

若然金庸抵不過批評而作修改,便不能記錄,並以此呈現徽因擁有豁達開朗、拋卻仇怨、活在當下之過人智慧,當然當中還包括她志氣高昂的俠女風骨。

林徽因:「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會變遷,其實我們無需不辭辛勞去追尋什麼永遠。活在當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座和自己有緣的城市,看每一道動人心腸的風景,珍惜每一個擦肩的路人。縱算經歷顛沛,嘗盡苦楚,也無怨悔。」

金庸找到元代宋方壺《山坡羊・道情》的曲詞去替代徽因的說話:

黃蓉當下微微一笑,低頭唱道:「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筆者想碩之先生當然不知道,黃蓉唱出這首元曲曲詞的意念,原來是呼應着徽因的說話。更肯定他沒有發覺,郭黃尋醫求治,兩人闖過重重難關的精彩橋段,其實亦有其藍本的。

要理解當中的來龍去脈,必然要再從書中的情節去探索。原先仍樂觀積極的黃蓉,當聽到樵夫唱出另一首《山坡羊》後,頓時又變得消極灰沉,竟然想放棄醫治,一死了之。為何會有如此極端的落差呢?

黃蓉伏在他背上笑道:「靖哥哥,依他說,咱們也別來求醫啦。」郭靖愕然,問:「怎麼?」黃蓉道:「反正人人都是要死的,治好了,都變作土!治不好,都變作土!」郭靖道:「呸,別聽他的。」黃蓉輕輕唱道:「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前文提過梁林兒子梁從誡道出47年前後,他母親寫過幾首病中小詩。庚戌子經幾翻推究,最後鎖定金庸是選取了徽因的詩《死是安慰》,他以這首詩的意念和景物作為藍本,從而勾畫出小說故事的情節。

抗日戰事延綿8年,其間梁林均患上痼疾。日本戰敗投降後,兩人的困苦亦未有隨之消退。林徽因於1947年接受了腎臟摘除手術,金庸在新版便增寫「黃蓉迫人抬轎」來反映此事。筆者另文〈黃蓉迫人抬轎〉已解釋了箇中原委。

抗日戰事延綿8年,其間梁林均患上痼疾。日本戰敗投降後,兩人的困苦亦未有隨之消退。(Wikimedia Commons)

這首《死是安慰》最初刊於1947年1月4日天津《益世報・文學周刊》第22期。當時負責周刊編輯的,是梁林的好友沈從文。(請讀者注意《射鵰》中亦有一重要角色代表沈從文。)

這首詩是徽因作於手術之前,或許她當時已有風燭殘年之感,知道生命快將走到盡頭,因而寫出這樣的最後兩句:「生是種奔逝,永在離別!死只一回,它是安慰。」這是多麽使人黯然神傷的詩句。

《死是安慰》  林徽因

個個連環,永打不開,
生是個結,又是個結!
死的實在,一朵雲彩。
一根繩索,永遠牽住,
生是張風箏,難得飄遠,
死是江霧,迷茫飛去?
長條旅程,永在中途,
生是串腳步,泥般沉重———
死是盡處,不再辛苦。
一曲溪間,日夜流水,
生是種奔逝,永在離別!
死只一回,它是安慰。

讀過這首詩後,請讀者嘗試運用如小說作者般的想像力,再比對書中三大章節:「黑沼隱女」、「漁樵耕讀」和「一燈大師」,自不然會驚歎金庸說故事的超凡技巧。只要細心想想,便會發覺詩中的雲彩、繩索、江霧、腳步泥般沉重、溪間流水,皆一一被金庸挪移,調配成為故事的素材。

庚戌子在此節錄《射鵰英雄傳》書中幾段,以便讀者比對兩者相應之處:

「一曲溪間,日夜流水」

那漁人心想:「既然我不能送他們上山,這一節說也無妨。」於是說道:「說難是難,說易卻也容易得緊。上去轉過山角,瀑布勢頭大緩,我坐在這鐵舟之中,扳動鐵槳,在瀑布中逆流而上,一次送一人,兩次就送兩人上去。」……

「一朵雲彩」

……一回頭,卻見水柱在太陽照耀下,映出一條眩目奇麗的彩虹。當此美景,二人縱有百般讚美之意,卻也不知說什麼話好,只是手攜著手,並肩坐在石上,胸中一片明淨,再無別念,看了良久,忽聽得彩虹後傳出一陣歌聲。……

「一根繩索」

……只見那山邊一條手臂粗細的長藤,沿峰而上。靖蓉二人仰頭而望,但見那山峰的上半截隱在雲霧之中,不知那峰頂究有多高。……

相信讀者亦都會有這個疑問:庚戌子是從何得知這首詩與小說的關係呢?其實正如那漁人道:說難是難,說易卻也容易得緊。武俠小說中經常有解藥就在附近的橋段,指引破解的方法根本是近在咫尺。讀者無需大費周章,搜索枯腸,金庸早已暗中留下了線索。那就是當郭靖背著黃蓉,黃蓉是這樣以巧智指示郭靖走出黑沼謎陣的步法的:

……她閉了眼睛道:「靖哥哥,向右前方斜角走。」郭靖喜道:「蓉兒,你還好麼?」黃蓉「嗯」了一聲,沒力氣說話。郭靖依言朝右前方斜行,黃蓉默默數著他的腳步,待到十七步,道:「向左走八步。」郭靖依言而行。黃蓉又道:「再向右斜行十三步。」……

以往讀者都是循着作者帶領去理解小說內容,但要參透金庸真正的心意,則必須要以「想作者所想」的角度去窺探。之後自然會領悟,金庸就是從詩詞中取出可用之素材,再重組編排,鋪陳出引人入勝的橋段。詩歌屬文學作品,沒有史實的限制,作者無需順序鋪陳;金庸便以這些步法去提示讀者,他是怎樣運用詩中的素材來創作。

金娃娃魚、書生、一陣歌聲

在漁樵耕讀的各個難關之中。金庸再用「倒轉」和「合而為一」的方法來述寫幾件現實的事情:

一、梁從誡提到他穿着的草鞋,是思成親自為兒子縫製的。抗戰時期梁家貧困拮据,思成唯有把自己用了幾十年的派克金筆和手錶典當,用典當得來的錢換回兩條草魚。思成還對徽因開玩笑說:「把這派克筆清燉了吧,這塊金表拿來紅燒。」金庸把草鞋和草魚兩件事物「合而為一」,再把平凡無奇之物「調轉」,變成為在第一關,漁人負責守衛的天竺寶物金娃娃魚。

二、那位出題阻撓郭黃面見一燈大師的書生,就是現實中的傅斯年。當年孟真先生主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的工作,他得悉梁家生活艱難,於是協力為梁林取得國民政府的資助救濟。只不過金庸運用「倒轉」的筆法,把協助變成阻撓而已。

三、至於靖蓉聽到的歌聲。其實是梁林走難到昆明晃縣時,他們一家遇到杭州中央航校學員的經歷。當時徽因肺炎病發,高燒40度。梁氏一家在大雨中滿腳泥濘,徬徨無助地找尋客店棲身。他們在路上聽到用小提琴拉奏古典音樂的聲音,思成於是主動向學員求助而結下緣份。讀者可會感到,這就是郭靖黃蓉離開鐵掌峯後,他們尋找客棧投宿的故事呢?但有一事被金庸調動了的,是思成當時背著的是兒子從誡,而郭靖是背着黃蓉。

金庸把現實與虛構的故事共冶一爐。他把這門文筆功夫「乾坤大挪移」的要訣寫在《倚天屠龍記》的聖火令上:「應左則前,須右乃後,三虛七實,無中生有」。相信經過筆者分析上面的情節後,讀者都已明瞭,這種只有明教教主才可修練的武功竅門了。

傅斯年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庚戌子認為,金庸雖然被好友梁羽生批評,以至多年來背負着眾人的誹議與嘲諷。可是他沒有因而退卻,更竭力繼續以各種方式再三向讀者提示,要讓讀者知道兩位文人英雄的事蹟。

在本節的最後一篇,庚戌子將會向讀者剖釋:早在執筆撰寫武俠小說之前,金庸已注視梁林這一雙珠聯碧合、令人稱羨的學者駌侶的一舉一動。換言之,從梁林在生到逝去之後的幾十年間,金庸一直堅定不移,要完成為梁林立傳留世的心願。

〈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之二

更多精采文章

  • 蔣百里、《武穆遺書》與大佛光寺蔣百里、《武穆遺書》與大佛光寺
  • 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 歌劇《林徽因》與《射鵰英雄傳》歌劇《林徽因》與《射鵰英雄傳》
  • 矢志不渝 光影留痕矢志不渝 光影留痕
  • 不論死活,我都背着你!不論死活,我都背着你!

  • 偵探小說作家莫理斯介紹《射鵰解謎》
  • 黃蓉逼人抬轎
  • 誰是大英雄?

編輯精選

View all posts
標籤: 射鵰英雄傳庚戌子林徽因梁思成沈從文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金庸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布林肯訪華期間,將尋求討論俄烏戰爭。(美國國務院圖片)
國際觀

美國務卿元宵節訪華 俄烏戰爭有望弭兵?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1
去年8月,張婉婷拍攝的紀錄片《給19歲的我》於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後,好評如潮。
字旅相逢

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

作者: 馮珍今
2023-02-01
2022年,黃漢森教授回到母校香港大學領取名譽大學院士銜,同時首度對香港傳媒說明從業界返回學界的緣由。
灼見專訪

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1
黃漢森教授感謝母校香港大學孕育養成今日的他。
灼見專訪

從玻璃之城走出的科學家──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1-31
香港文化博物館「眾裡尋她」展館。
灼見文化

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1-29

影片

  • 【兔年投資錦囊】基金教父雷賢達:中美關係繼續主宰中概股表現?哪些板塊能推動恒指向上?
  • 黃錦輝教授:美國死心不息打壓TikTok所為何事?華府一名官員的意見 反映美國文化自信不再?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泡腳對改善長新冠後遺症有什麼好處?配哪些中藥可以補陽、袪濕、活血、化瘀?
  • 【兔年投資錦囊】基金教父雷賢達:除了估值平,港股升勢有什麼因素推動?美股何時轉勢反彈?
  • 美國傑出大學如何依靠社會資助、募款傳統 運用良好資金管理 維持國際一流教研──郭位教授與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香港三次政改帶來什麼教訓?五部曲不復存在?
  • 曆法世家蔡興華評十二生肖運程 有哪些生肖犯太歲? 豬:小心飲食 升職有望;鼠:紅鸞星動 祿勳喜慶;牛:注意長輩 謹慎投資;虎:病符纏身 提防詐騙
  • 曆法世家蔡興華評十二生肖運程 有哪些生肖犯太歲? 羊:官符纏身 太歲三合;猴:吉吉重來 慎用國印;雞:歲破大耗 以靜制動;狗:春風得意 量入為出
  • 曾鈺成:立法會議員每年有多少天有薪假期?答案:零天
  • 曆法世家蔡興華:《通勝》春牛圖、地母經透露哪些吉凶? 流年方位須注意什麼宜忌?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從The First Slam Dunk看體育發展從The First Slam Dunk看體育發展 何劍輝
  • 從玻璃之城走出的科學家──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從玻璃之城走出的科學家──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本社編輯部
  • 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 馮珍今
  • 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心態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心態 張建雄
  • 讓中醫藥成為香港新興支柱產業──給財政司司長的信讓中醫藥成為香港新興支柱產業──給財政司司長的信 編輯精選
  • 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 張建雄
  • 美英政府擅長特務滲透和扶植傀儡美英政府擅長特務滲透和扶植傀儡 陳鳳翔
  • 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 編輯精選
  • 貨幣國際化貨幣國際化 陳文鴻
  • 為何中國占星日漸式微?一探中國占星歷史為何中國占星日漸式微?一探中國占星歷史 蔣匡文
  • 荔枝窩民宿開幕 恢復在地經濟重要一環荔枝窩民宿開幕 恢復在地經濟重要一環 本社編輯部
  • 誰殺死了紙皮婆婆?誰殺死了紙皮婆婆? 徐家健
  • 數據在握2025數據在握2025 黃淑儀
  • 如何培養健康的孩子?如何培養健康的孩子? 馮文正
  • 港大微生物學系首證新冠病毒人傳人 論文獲選《刺針》200年來醫學發現里程碑港大微生物學系首證新冠病毒人傳人 論文獲選《刺針》200年來醫學發現里程碑 編輯精選
  • 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 本社編輯部
  • 什麼是認知障礙症/失智症?什麼是認知障礙症/失智症? 編輯精選
  • 環境營造·設計思維環境營造·設計思維 程介明
  • 兔躍新程萬事宜 喜迎綠色氣候行動兔躍新程萬事宜 喜迎綠色氣候行動 編輯精選
  • 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李志強
  • 劉銳紹
  • 陳鳳翔
  • 張宗永
  • 車品覺
  • 卓王詠詩
  • 常霖法師
  • 何劍輝
  • 徐家健
  • 陳文鴻
  • 周光蓁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