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Pantheon(先賢祠)和Église de la Madelein(瑪達肋納堂),都是古羅馬帝國的建築風格,類似古羅馬的萬神殿。但兩間建築物剛建好便遇上法國大革命,前者變成墓地,後者到今天還是一間教堂。在里昂的上訴法庭也採用了羅馬帝國時的建築風格,所以也叫「24條柱」。當年是羅馬帝國一部分的法國南部古城Vienne(維埃納),也有類似的羅馬廟宇。
先賢祠最初是路易十五下令興建的巴黎主保聖日內維耶大教堂,後來因為法國大革命,地下室變成墓地,多位大文豪包括伏爾泰、雨果、佐拉等的安葬地。
大家想聽出色的管風琴演奏,瑪達肋納教堂每星期日晚上6時有彌撒,可以免費欣賞管風琴演奏。我剛好遇上了Verdi(威爾第) 的安息曲表演(Messa da Requiem),那可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剛好又在巴黎。
安息曲其中一段歌詞是說,瑪達肋納曾是一位帶罪的女人,依然可做聖人,在教堂聽這首安息曲,最適合不過了!這種安息曲,強烈的大小聲對比很大,大聲雄壯的部分由強大鼓聲,配合百人合唱團的歌聲,再加上高聳教堂圓拱頂的回音,那音響效果可想而知。我不其然地打了冷顫,真的可以想像到天堂開啟了,迎接了亡者。
男女獨唱的部分,也因為教堂的回音效果,完全不用咪高峰,歌聲來回反彈後,可真是像上帝和天使從天上傳達下來的聲音。
再細看翻譯的歌詞,怪不知連不懂歌詞的我也會打冷顫,原來都是充滿着罪咎的懺悔,是Verdi為了大文豪亞歷山德羅·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的逝世而作的。(https://youtu.be/Nlq9lJRElBk?si=EmME-O9UPxeV1Tpd)
美麗的巴黎系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