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前文:〈「感人」音樂與「理性」判斷──從蘇聯歌曲《喀秋莎》說起〉
看似單純的音樂,原來如斯複雜,可以如此負面,這不由得令人擔心起人類向以自恃的理性能力。在這方面,英國政治家柏克(Edmund Burke, 1729-1797)所寫的《反思法國大革命》,對人類理性有深入探討和洞見,相當值得參考。
該書寫於1790年,那時法國大革命剛爆發不久,局勢比較平靜,許多人對革命態度樂觀,滿懷希望,但柏克卻憂心仲仲,認爲革命必將陷入恐怖、暴政、血腥和不幸。如此論調在當時實是危言聳聽,背離主流,但此後事態的演變卻印證了柏克的預言,包括非理性的群眾運動,以及濫殺無辜、血流成河的恐怖統治。
政治適合人性,不適合人的推理
柏克的預測來源於對人性的了解。他深入研讀歷史變遷和諸般教訓,發現非理性因素在人性中比重極大。個人雖然具備一定的理性能力,卻天生脆弱,能力有限,注定了對於茫茫宇宙、複雜政治、社會和歷史難以理解和駕馭。
故此,企圖憑個人理性就可以窺測天意,了解社會和洞察自然,不諦是「一種違反或僭越人性的瀆神行爲」。因此他的信條是,「政治應該適合人性,而不應該適合人的推理。理性只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而且絕非其中最大的一部分。」
在此,柏克特別關注革命中的群眾行為,認爲革命「會使人們變得冷酷不仁,以便在極端情形下不顧一切,孤注一擲。」這樣不但極難達到政治目的,反而令自己「墮落」,「道德情操蒙受重大損失」。而在群衆背後的操縱者,必然「追隨和適應群衆的口味和傾向」,結果很可能由具有煽動力,充滿權利慾的野心家登上領袖寶座,這樣一來,革命所帶來的惡果不堪設想。
可以說,啟蒙運動中對人類理性和前景的進步觀,與柏克的觀點是格格不入的。前者看到了個人的崇高、能力和自信,後者想到了個人的限制、乏力和卑微,其態度是謙虛和悲憫的。法國思想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脆弱的蘆葦,但是他卻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這句話確實可以激動人心,增強自信,但對柏克來説,他更關心的是這根蘆葦的脆弱和可憐。
既然個人理性是有限及不那麽靠得住,那人們該如何面對政治問題呢?柏克認爲,人們應該求助於自身民族傳統上所積累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底蘊,作爲分析世情和採取行動的指引。用句我的顯淺理解,那就是要尊重傳統和前人智慧,多讀歷史多看書,加上認真和持續的思考。
如果用簡單粗暴的二分是非思維,很可能馬上就將柏克歸為保守主義者,缺乏耐性的群衆會棄之如履,機關算盡的的野心家則避之不及。在此,我們別急着妄下判斷,也許需要知道多一點點柏克的思路和實踐。
柏克是「保守主義者」嗎?
首先,後世的著名自由主義思想家和史學家,諸如約翰·莫利(John Morley)、萊斯利·史蒂芬(Leslie Stephen)以及菲茨詹姆斯·斯蒂芬(Fitzjames Stephen)等從政治哲學、法學及歷史等多重角度予以柏克高度評價,認爲他的論著充分地表達了自身一向秉持的自由理念──自由是「真實」而非抽象的,憲政自由要和秩序及節制相結合,權利也要與責任相對等。
此外,柏克繼承了霍布斯和洛克以來的經驗論哲學,思維冷靜,重視經驗,對抽象概念相當防備,「我從不讓抽象和普遍的東西主宰自己」。故此,他認為「自由」、「正義」和「真理」等詞語過於抽象,很容易基於不同利益的需要,而被人為的曲解和利用。故此,他反對將形而上的抽象概念運用到社會實踐之中,認為這是導致「處事浮躁」和「忽略經驗」的錯誤做法,對於社會政治實踐極其有害。
最重要的是,柏克不但深具洞見,更身體力行,重視實踐。他雖出身貴族,且為議會議員,但他「痛恨居高位者的無知和殘酷」,「他眼中呈現的是下層民眾最無以復加、不可回避的疾苦。」所以他為低下層人民大聲疾呼,批判權貴。而且,他更擺脫了大英民族國家的桎梏,全力支持美國的獨立運動。
順帶一提,他也是一位自由經濟學的先驅。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對他如此盛讚,「他是唯一在與我相識之前便已經與我有完全相同經濟思想的人。」柏克的思想對於海耶克(Friedrich Hayek)和波普爾(Karl Popper)等古典自由主義者亦有深刻影響。
柏克「保守」嗎?「落後」嗎?非黑即白的思路能夠概括嗎?
無論如何,柏克在《反思法國大革命》中所闡發的原則、意義和價值,早已超越了個人的好惡和歷史事件的限制,具有深遠的智慧和現實意義,尤其適合那並不和平,發生「革命」,且標榜「理性」的動蕩時代。
回到現實
3年前的香港,曾有一首倏然出現的歌曲,廣爲流傳,令到多少人熱淚盈眶,心情激蕩,繼而影響了自己的認知和決策。當時BBC就此訪問了創作者和大學教師,他們是如此說的:
匿名創作者說,「我目的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希望創作一首簡單、容易入腦、激勵士氣和感染人心的歌曲」, 「香港人具有民族性……此歌開首的旋律較為莊嚴,後面變得激動。」
作育英才的大學教師則認爲,「大家累積了很多情緒和情感,需要一些集體的表達」,「此曲的旋律和歌詞捕捉了大眾的感受,產生共鳴,團結示威者。」「這首歌的特別之處,聽眾不是被動去聆聽和享受,而是參與的過程,為這首歌賦予不同的意義」,「許多人對這首歌產生很大的聯繫感(attachment)」。
過了不久,美國《時代》雜誌將之標榜為香港新「國歌」。
BBC文章的勸喻
作為英國最重要的公共媒體機構,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聞媒體,BBC這篇關於音樂的文章,有如斯建議,「當廣播裏播放你最喜愛的某首歌曲時,你應該對『音樂』做些思考,而不是全心投入」。文章最後引用了有美國「靈魂樂教父」 (Godfather of Soul)之稱的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的一首名曲作為結尾,歌詞是這樣的:
「感覺很好/心情不錯,並不代表你不會做錯事。」
(Just because you feel good, doesn’t mean that you can do no wrong)
感人音樂與理性判斷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