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maŋ13)
粵語有「猛」一詞,有「用力地」、「極力地」、「不斷地」等意思。似乎所有粵語詞典都只收「猛咁」一詞,而沒有收「猛」一詞。這其實是漏收了。雖然「猛」通常與「咁」字連用,組成「猛咁」一詞,但是也有單獨運用的例子︰如「明明睇到渠(佢)吐口水㗎嘞,渠重猛話唔係」就是「分明見到他吐口水,他還不斷否認」的意思。
《香港粵語大詞典》「猛咁」條︰「副詞。使勁兒地;起勁地;拼命地;一個勁的,不斷的︰猛咁鬧人[起勁地罵人]|猛咁食[拼命吃]|佢凍到猛咁震[他冷得不斷發抖]。」原來「猛」這個用法,早見於宋人的著作。
廖珣英《全宋詞語言詞典》有「猛」條︰「突然。張鎡《水調歌頭‧姑蘇台》︰『休說當時雕輦,不見後來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畫欄拍,飛雁兩三聲。』(3—2134)周紫芝《踏莎行》︰『幾回猛待不思量,抬頭又是思量着。』(2—887)」其實此處所引兩首詞中的「猛」,並不能作「突然」解,反而以粵語「猛咁」解之,句意始順。張鎡的「猛把畫欄拍」當解為「把畫欄猛地拍」(轉譯為粵語,就是「猛咁拍條畫欄」)。周紫芝的「幾回猛待不思量」當解為「(曾經)幾次極力控制自己,不讓自己想它」(轉譯為粵語,就是「(曾經)幾次猛咁控制住自己,唔畀自己恁[諗]渠(它)」)。若像廖氏那樣,把「猛」解為「突然」,上下文實在難以自然貫通。
另外,廖氏書中又有「猛飲」條︰「痛飲,狂飲。趙長卿《虞美人‧清婉亭賞酴醿》︰『檀心應共酒相宜,割舍花前猛飲倒金卮。』(3—1772)又《霜天曉角‧霜夜小酌》︰『對火怯夜冷,猛飲消漏長。』(3—1802)」所謂「猛飲」亦即粵語「猛咁飲」,而絕非「突然飲」。
番鬼(fan55 gwɐi35)
顧之川《明代漢語詞彙研究》頁140「番鬼」條︰「對外國人的蔑稱,猶言洋鬼子。《牡丹亭》21︰『小僧廣州府嶴多寶寺一個住持,這寺原是番鬼們建造,以便迎接收寶官員。』」粵語現時不單獨用「番鬼」一詞,卻有「番鬼佬」(洋漢)、「番鬼婆」(洋婦)、「番鬼仔」(洋男)、「番鬼妹」(洋女)、「番鬼荔枝」(一種水果,台灣叫「釋迦」)。
細味其構造,可知此詞其實是一個同義複合詞。商朝時,有敵國叫「鬼方」。《國語辭典》(網上版)「鬼方」條云︰「古稱荒遠的國家。文獻上所指不一,有︰(1)西戎。見《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2)周 荊楚之地。見惠棟《九經古義》。(3)今貴州之地見清《一統志》。(4)今陝西省西北一帶。春秋時狄人居此,姓隗,隗,即鬼也。見王國維《觀堂集林》。」古代以「鬼」稱外國(至遲清朝已將「鬼」用於稱述洋物,如「鬼鈔」、「鬼銃」[詳《漢語大字典》「鬼」條]。粵語就有「鬼妹」、「鬼鞋」),另外古代又以「番」稱外國(古有「番語」、「番人」等詞。粵語就有「番瓜」、「番梘」),於是才有「番」與「鬼」合起來的「番鬼」這樣一個同義複合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