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特朗普揚言可能關閉更多中國駐美外交機構

特朗普揚言可能關閉更多中國駐美外交機構

美國總統特朗普回應美國國務院下令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時,聲稱不排除會下令關閉更多中國駐美外交機構。中方對此突然舉措作出強烈譴責,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必將作出「正當和必要反應」。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07-23
國際觀

標籤: BNO《港區國安法》《環球時報》「特朗普病毒」中國外交部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中美關係佩洛西南海危機史達偉天問1號孔傑榮居英權戴口罩新冠疫苗火星探測特朗普美國前駐華大使長征5號黎安友
特朗普聲言不排除下令關閉更多中國駐美外交機構,強調「這種可能性一直存在」。(白宮視頻截圖)
特朗普聲言不排除下令關閉更多中國駐美外交機構,強調「這種可能性一直存在」。(白宮視頻截圖)
0
SHARES
307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在白宮記者會上回應美國國務院下令關閉中國駐休斯敦(前譯休士頓)總領事館時,聲稱不排除會下令關閉更多中國駐美外交機構,他說:「這種可能性一直存在。」

美國國務院宣稱關閉休斯敦總領館是為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和美國人的私人信息,但環球網指出:「這個藉口完全驢唇不對馬嘴」。據《環球時報》了解,美方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根本就沒有拿得上枱面的理由。有傳聞指中方因疫情原因不讓美國外交官返回中國,而導致美方出此報復。環球網駁斥這完全是假消息,目前美國外交官都可以重返中國,圍繞防疫措施中美有協議,而且執行順利。

繼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敦促美方立即撤銷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的決定後,據路透社報道,中國駐美大使館23日亦發表聲明,指美方單方面要求中方限時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是對中方的政治挑釁。美方有關指控純屬無稽之談,完全不成立,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大使館的聲明稱,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必將作出正當和必要反應。

1985至1989年間任職美國駐華大使的洛德,對美國國務院突然下令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一事感到驚訝。(YouTube視頻截圖)

美前駐華大使洛德警告 對華關係魯莽恐招報復

據美國之音報道,特朗普政府22日突然下令72小時內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事館。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採取這一行動的理由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和美國人的隱私信息」。有專家說,這是美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採取的必要行動;但批評者指出,這更像是特朗普採取的一項魯莽行動。

美國前駐華大使洛德(Winston Lord)說,他對此感到驚訝。「我們仍然需要了解更多有關為什麼這麼做的詳情。關於知識產權和主權等合法問題的解釋是含糊不清的。但是,為什麼這跟雙邊關係41年來任何一方首次關閉領事館有關?這超乎我的想像。這是對正確識別問題所採取的典型的過激做法。但是除了這樣的回應外,我還不明白他們為什麼特別選擇休斯敦。最後,中國肯定會關閉我們的一個領事館,也許是在武漢進行報復。」

洛德認為,雙方外交危機的升級有可能導致熱戰,但目前還不會,「我認為最壞後果不會發生。但如果不斷升高緊張局勢,將會導致一場公開衝突,甚至是軍事衝突,例如在南中國海或在台灣海峽,由於錯誤計算或事故而引起的衝突。但是,除此之外,我們在冒脫鈎的風險,這對兩個社會都是有害的」。

洛德批評這一最新發展是特朗普總統連任策略的一部分。他說:「特朗普的戰略還包括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並假裝拜登對中國持軟弱態度,把我們所有的問題歸咎於中國。」

孔傑榮:我們需要一個確實的解釋

「美國人民有權得到比美國政府到目前為止給出的更好解釋」,90高齡的紐約大學法學院資深法學教授孔傑榮(Jerome Cohen)說:「我只看到了一個很簡短的句子,沒有任何解釋,沒有證據」,「我們需要有一個確實的解釋,這是非常嚴重的行動,這比我們說必須限制中國在美國的記者人數要嚴重得多」。

黎安友:關閉領事館是美國政府鷹派對中國的反擊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Andrew Nathan)認為,關閉休斯頓中國領館的行動是「特朗普總統打中國牌的競選連任策略與其政府內鷹派(指蓬佩奧等人)對華冷戰戰略思維契合的結果」。

美方把關館一事歸咎中方把休斯敦總領館作為「情報中心」,而且做得「太過頭」,但不少美國專家都覺得這理由太牽強。(YouTube視頻截圖 )

美方歸咎「情報中心做得太過頭」 關館意在「警告」中方

美國突然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使美中關係再蒙上陰影;有美國官員指是因懷疑中國政府利用駐休斯頓總領館作為「情報中心」,美方認為「做得太過頭」,才以此警告北京。不過,有美國學者認為這樣的指控證據不足,似乎更像是特朗普企圖轉移美國選民的注意力。

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於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對《紐約時報》表示,中國企圖在美國竊取科學信息的行為,在過去6個月來增加,可能與研發新冠疫苗有關,但他並未提供證據。史達偉表示,美國近期發現,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的總領事和其他兩名外交官利用虛假身份信息,護送中國旅客到布殊國際機場的包機登機口處,他形容駐休斯敦總領館長久以來就參與破壞行為,是中國軍隊在美國竊取科研資料的中心。

《華盛頓郵報》引述不具名的美方官員指,美國懷疑中國政府利用駐休斯敦總領館從事情報活動,且「搞得太過頭」,下令關館可解讀為對北京的警告和斥責。

不過此次關館事件還是引起各方解讀,清華大學研究美國政治和外交的教授楚樹龍稱,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屬於連任戰略的一部分,「照此速度,若特朗普某天決定惡化雙邊外交關係,我也不會感到意外。」

康奈爾大學中國事務學者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認為,史達偉的說法是東拼西湊。她指出,除非有更多證據,否則美方關閉中國總領館決定,似乎是在進一步把北京妖魔化,好轉移美國選民的注意力,讓他們別把心思放在特朗普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災難性對策上。

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國務院東亞事務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也說,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只會進一步減少兩邊僅剩的外交渠道,「中國方面說這多半是為了總統連任而非知識產權考慮的指控,你很難辯駁」。

英國政府宣布,持BNO港人明年1月起可申請特別簽證赴英居留,還可偕同直系親屬,包括97年後出生的子女。(亞新社)

BNO港人可申請赴英居留 中方:將考慮不承認BNO為有效旅遊證件

英國政府22日公布了有關英國海外公民護照(BNO)持有人及近親申請居英的詳情規定,稱從明年1月起,持BNO港人可申請特別簽證赴英居留,他們還可攜同直系親屬,包括1997年7月1日後出生的子女。

中國駐英使館發言人23日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指出中英曾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問題互換備忘錄,英方在備忘錄中明確承諾不給予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英方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一再交涉,為有關人員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徑,嚴重違背自身承諾,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將作出有力回應。

發言人又表示,香港已經回歸中國,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絕不容任何外國以任何方式干涉。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決心堅定不移,實施《港區國安法》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敦促英方認清香港已回歸中國的現實,客觀正確看待《港區國安法》,立即糾正自身錯誤,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否則必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英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執意在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上搞政治操弄,公然違背承諾,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橫加幹涉,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由於英方違反承諾在先,中方將考慮不承認BNO作為有效旅行證件,並保留采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美國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認為,新冠病毒應叫「特朗普病毒」。(Shutterstock )

佩洛西:新冠病毒應叫「特朗普病毒」

美國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當地時間21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再度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應對疫情態度,並稱新冠病毒為「特朗普病毒」(the Trump virus)。

佩洛西說, 「他(特朗普)現在提倡戴口罩,是因為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意識到這不是一場惡作劇,而是一場在好轉前可能變得更糟的疫情,是因為他的無所作為。事實上,這病毒應該稱為『特朗普病毒』。」

佩洛西批評,特朗普的呼籲來得太遲,而且沒有以身作則帶頭戴口罩:「如果現在戴口罩變得重要,那3月份時戴口罩也一樣重要,而不是告訴我們,4月份我們可以一起去教堂。」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23日在海南文昌順利升空,中國展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YouTube視頻截圖)

「長五」搭載天問一號升空 中國火星探測揭序幕

中國長征5號遙4運載火箭23日升空,展開「天問1號」火星探測任務。路透社23日報道,這是中國首次獨立進行探測另一個星球的任務。而這不僅在爭取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也在展現她的技術實力與雄心。

長征5號遙4運載火箭是中國最大的運載火箭,23日下午12時41分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據悉,這次航天任務,中國將實現對火星「環繞,着陸與巡視」的3大目標,獲取火星探測科學資料,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預料會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屆時探測車會在這顆星球上進行90天的探索。

長征5號遙4運載火箭升空,將把火星探測器發射至地火轉移軌道。接着探測器在地面測控系統的支援下,進入環火橢圓軌道,運行到選定的進入點。隨後探測器將進行降軌控制,釋放着陸巡視器組合體。着陸巡視器組合體成功軟著陸後,火星車將與着陸平台分離,展開區域巡視探測,並進行相關工程活動。另一方面,環繞器將為火星車提供中繼通訊鏈路,並開展環繞科學探測。

更多精采文章

  • 羅思義 :反對新冷戰是外交關鍵任務羅思義 :反對新冷戰是外交關鍵任務
  • 傅高義:美中有可能爆武裝衝突 香港將成公共輿論戰場傅高義:美中有可能爆武裝衝突 香港將成公共輿論戰場
  • 特朗普否認戴口罩有效防疫 與拜登隔空各說各話特朗普否認戴口罩有效防疫 與拜登隔空各說各話
  • 諾獎得主克魯格曼:「自私邪教」害死美國諾獎得主克魯格曼:「自私邪教」害死美國
  • 中國是競爭對手抑或敵人 美專家向「下任總統」建言中國是競爭對手抑或敵人 美專家向「下任總統」建言

0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BNO《港區國安法》《環球時報》「特朗普病毒」中國外交部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中美關係佩洛西南海危機史達偉天問1號孔傑榮居英權戴口罩新冠疫苗火星探測特朗普美國前駐華大使長征5號黎安友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月27日舉行開幕禮及首日賽事。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揭幕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7
褚簡寧質疑特首林鄭月娥是否需要問責。(灼見名家製圖)
褚簡寧專欄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作者: 褚簡寧
2021-02-25
特區政府財赤創新高,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相當「睇餸食飯」。(陳茂波個人Facebook專頁)
灼見報道

谷經濟紓民困 財爺: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4日表示,2021年香港經濟將恢復正增長,但復甦進程將視疫情發展而定,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率介乎3.5%至5.5%。(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料今年經濟「追趕式增長」 唯上半年挑戰仍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4
白先勇教授在台北接受蔡青兒專訪,侃侃而談他最愛的崑曲。(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專訪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文學大師白先勇與崑曲的相遇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2-23

影片

  • 白先勇主講:文壇大師與崑曲相遇 回溯牡丹還魂之路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 鄭赤琰教授:緬甸軍事政變提防美國顏色革命? 中國、新加坡擔當關鍵角色《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預算案百億推動創科成及時雨 河套區發展太慢將被深圳拋離《灼見財經》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恭喜你!恭喜你! 常霖法師
  • 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一位香港人的中國觀察 羅海雷
  • 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林鄭月娥是香港最大的失敗,不是香港電台 褚簡寧
  • 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通淋巴真是排毒嗎? 揭開淋巴結增大的真相 顧小培
  • 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林行止:吸引外資英人稱冠 大小通吃名利雙收 本社編輯部
  • 教師中心無聲消逝教師中心無聲消逝 曹啟樂
  • 陶傑:人離鄉總是賤?陶傑:人離鄉總是賤? 編輯精選
  • 茶道前世之喫茶去茶道前世之喫茶去 文相濡
  • 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英國為何不讓羅興亞人有居英權? 施永青
  • 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車公籤勸港官 堆柴不能息火 丁望
  • 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金耀基教授:大學無法與社會分離不涉政治 校長要有堅持不能跟着學生走 本社編輯部
  • 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袁彌昌:愛國者治港,之後又怎樣? 編輯精選
  • 劉賜權:等待做候鳥劉賜權:等待做候鳥 張灼祥
  • 特首率司局長接種疫苗  5組別200萬人優先預約特首率司局長接種疫苗 5組別200萬人優先預約 本社編輯部
  • 中國軟實力在通俗文化中國軟實力在通俗文化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高希均
  • 李偉民
  • 湯文亮
  • 馮珍今
  • 鄭明仁
  • 鄭宏泰
  • 白先勇
  • 盧兆興
  • 徐家健
  • 楊興安
  • 王永平
  • 金耀基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