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特區行政長官參選人的教育政綱

特區行政長官參選人的教育政綱
封面圖片:做首長需要有預見力、有愛心、具親和力和有高度危機意識。(Pixabay)
 
當筆者與所屬團體教育評議會聽到林太的教育願景是樂意投資教育、培訓人才,並願意解決免費幼教和透過檢討教師編制去處理過剩或合約教師問題等的構思,我們是表示歡迎的,因為林太在教育政策的總發展方向是有理念基礎、較前膽性、實際和正確。不過部分內容欠具體細述,個別教育熱門議題也沒有認真觸及,另單憑增撥五十億元作經常開支,是否能解決所有問題,筆者對此有保留,但她肯撥款作經常性開支的姿態確贏到掌聲的!
 
過去有許多教育政策施行不妥善也不一定與教育經常費用多少有直接關係,有部分政策的失效,可能是與政策制訂者在制訂政策時思考不夠全面,加上領導人偏執或偏聽,甚或因一意孤行,而結果在政策出台後變了質,導致現實與理想有很大落差! 
 
以幾年前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政策為例,在未推出有關政策前,香港大部分學校一直都有教導學生學習升旗禮、唱國歌、說普通話,安排學生到國內參觀交流、與內地學校結盟、做義工,從教育、旅遊、歷史、文化等角度認識國家,利用非正規或隱蔽課程去推行公民、德育及國民教育。可惜政府在 2012年,以獨立成科的方式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結果政策出台便引發社會矛盾,最後演變為「國教風波」,變成政治危機!究其原因是政策制訂所托非人、推行技巧拙劣兼欠缺溝通和有效監察所致!若只相信增加教育經費或調撥五十億元經常開支經費便可解決所有問題,那才是政府真正最大的政治迷思與管治危機!
 
幸好,林太在制訂她的教育政綱和回應記者的提問時,她明白有關教育迷思問題,也承認近年教育政策於理念及執行方面皆出現了問題,而且她亦知道過去兩屆政府在教育撥款佔政府總開支的百分比一直持續低迷問題(由1997的25%跌至2016年的21.5%),不過她是否能找出問題根源而施以整治則仍有待觀察!然而比較林太與其他參選人的教育政綱,筆者對她的施政能力是有信心的!因她的政綱有說服力,遠勝於只說增加教育資源(卻欠缺具體內容)、高喊「取消TSA/BCA」和「檢討/取消大學特首校監必然制」作宣傳口號,以取悅政黨爭取選票,來得實際!
 
一個愛民如子、負責任的行政長官,筆者認為她/他必須:
 

選賢與能,委任適當人選擔任教育政策領導層

 
教育部門的領導層,包括局長、副局長、常任秘書長及教育局督導階層人員,身繫本港教育決策與政策製訂的重責,必須對教育政策來龍去脈有足夠認知,對教育現場實況有充分認識,否則單憑別人獻計、個人直覺、常識和行政經驗,是不可能有效規劃及決策香港的教育和未來社會的發展。我們建議新一屆政府必須委任有教育專業而具識見,對國家、香港有承擔的人士出任教育局局長或常任秘書長。他們必須具備教育專業資格;能協調各個教育環節,更好地支援學校發展;能善用教育資源,提升香港教育質素;能有效處理因人口波動而出現的學校學位供求問題;具宏觀視野,有效規劃及工作承擔的能力;能獲得教育界、以至全社會普遍的信任和支持。
 

穩定教師隊伍,重整教師專業素養和提升教師士氣

 
維持一隊高質素的專業教師團隊是對優質學校教育的實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筆者建議在中小學推行全學位化教師職級製造誘因增強士氣,另透過修訂《香港教育專業守則及實務指引》,給予前線教育工作人員一個更高自我完善的行為準則是必須的。在穩定教師隊伍方面,筆者亦認為政府可透過改善班師比方法解決超額教師及未來人口回升帶來額外教師人力問題,因調整了班師比由小學現在的1:1.5變為1:1.7;初中由現在的1:1.7調整至1:2.0和高中由1:2.0調高至1:2.3。過渡期的人手可為日趨重視個別化教學與學生輔導,應對學習差異,配合學生多元發展,以及執行新課程政策(例如STEM)等,所帶來的人力資源問題,提供足夠教師及支援人手。此外,如以職位折算薪酬方式換取津貼,轉化為整合代課教師津貼(TRG)的策略也有助解決問題。
 

增加教育投資及善用教育資源

 
人才是香港賴以持續發展的根本,教育是公共資源的投資。回歸接近20年,教育佔政府經常開支比例從回歸時的25%,跌至現在的21.5%。同一時期,政府倡議推動教育改革,推行新學制,擴張專上教育,鼓吹課程、教學及考評改革,擴展免費教育至十二年,幼稚園推行學券制等,皆須大量資金,但教育投資比例不升反減,證明政府改變了對教育的誠意。至於以單項式資助學校經營項目如姊妹學校計劃、中史教育津貼、加強行政津貼、資訊科技津貼、STEM教育津貼等,全屬非經常津貼,短期撥款不能幫助學校長遠發展,製造不穩定。因此,林太建議增加五十億元作經常開支的意念是正確的,但只能說是一個開始,因為其他項目如推行全面免費幼稚園教育、中小學實施優化的班師比、增設社工、醫護人員、教育心理學家以改善融合教育的推行,以及增加政府對自資學位及自資副學位的支援等,都需經常性撥款支持。
 

解決矛盾,重新釐定政策制訂、諮詢與管理的系統

 
「全面取消TSA/BCA」或「取消小三TSA」是許多政黨和不同政治團體都是最關心的問題,往往會視為是否推薦或投票給某一個特首候選人的支持依據!就全港性系統評估的最新發展,筆者認為將TSA重新命名為BCA是沒有必要,評估基本作用是「為學習而教學」(instruction for learning)或「為學習而評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但施政者卻要全港學校即時劃一執行,實屬不智!之前檢討小三TSA政策時曾容許學校自行參與,政府卻突然宣佈下學年全面執行,究竟意欲為何?況且現時TSA發揮不到它原有功能乃歸因於教育局和學校層面未能有效實現回饋教與學及補底功效,甚至錯誤定位成「總結性評估」,引致評估變質,學校唯恐落後於人惟有增加操練以保成績,結果引來反效果!所以筆者絕對認同TSA根本沒有必要強逼全民參與!況且按大型研究原則,1/10的學校樣本數據已有其認受性,評估也不需要每年進行,詳情可參考現有小六的「隔年評估」措施,亦適用於小三及中三。
 
至於推行局長問責制後,現行政策乃由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建議交由局長及常任秘書長執行,所以政策推行以來,理念與實踐脫節,經常出現眼高手低情況!因此我們建議政府須重新檢視現有的教育諮詢體制,重視教育調研,汲納熟悉本地教育政策的人士積極參與,以有效決策製訂教育政策。另須清楚釐清政府所有教育領導層的角色,用研究理據去支持政策的實施,並善用已存在的教育統籌委員會,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前車可鑑,一個特首民望除與個人素質、領導風格和管治能力等不無關係外,筆者認為行政長官必需要有宏願視野,有完整的管治藍圖,而且更需要有一支優質的問責管治團隊協助,選賢與能,由德才兼備者擔任!做首長需要有預見力、有愛心、具親和力和有高度危機意識,能容納異己;執行職務要委身,要虛懷若谷,氣量寬廣,耐心聆聽,廣納意見;改革需要決心和勇氣,並需要取得地方或組織中絕大部分人的信任與支持!作為行政長官的座右銘,願以魯迅先生的「橫眉冷看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送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