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二十年前,教育局推行融合教育,把大部分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編排到一般的中小學學習,而特殊學校的學位也大幅減少。融合教育的理念是崇高的,值得欣賞的,無奈的是在一班之內,如果同時要照顧學習能力太參差的學生實在已有不少的難度,如果再加上有些學生有情緒和社交問題的話,老師便更疲於奔命。許多時侯,不但幫助不了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反過來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可說是得不償失。
為了處理融合教育帶來的困難,教育局也加強了對老師的培訓,希望每間學校都有一定數目的老師接受不同程度的訓練,讓老師更有能力、技巧和信心去照顧學生。另外,最近亦有開設專責統籌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主任職位,今年36億額外教育撥款中就有6億是用作資助這個新增職位。這個安排是合適的,也回應到教育界的實際需要,相信之後會在全港推行。
小組學習 減少差異
其實長久以來,如何照顧學習的差異都是老師和學校所要面對的大問題,只是融合教育政策加闊了每校的學習差距和老師教學的難度。一般小學去照顧學習差異的方法都是到小四或小五的時侯實行按學習成績分班,分成「精英班」和「普通班」,但這個方法頗富爭議性,因為很容易做成標籤效應,提早及加重學生的學習壓力;而且分流之後,兩種不同班類的成績多數會愈拉愈遠。分流的好處則是老師較易施教,教學的內容深度和速度節奏較易掌握。
我校的做法和一般官津學校以成績分流的方法不同,由初小至高小都是以成績平均分班的,好讓每級四班的同學的實力平均,每班都有成績較佳的同學帶動,課堂的氣氛較為積極;老師的施教一致,教學的進度大致相同。因為學校多年來每班的人數維持在24至26人的理想人數,每班學生的個別差異真的比一般學校為佳。這也可以說是無需分流的主要原因。
其實,學校亦希望透過小組學習去加強每個學生的學習效能。我們的方法是由班主任精心安排小組的名單,每組通常是4名學生,是按學業成績分為一位較佳,一位較弱,兩位中等的學生組合而成。簡單而言,一班分成六組,每組的能力都是相若的,這個學習團隊是全年性的,好讓組員與組員之間關係更密切,容易合作,增加學習的效率。學校的班主任和學進組的老師會積極挑選和訓練組長,希望他們協助能力較弱的組員和帶動小組參與課堂的活動。因為組長都是品學較佳的同學,可以成為組員的榜樣,老師又委以重任,他們也增加了一些責任感。筆者認為小組學習是減少學習差異的一個最實際和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