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大刀闊斧的通識教育科改革方案,包括重新命名、重整及刪減一半課程內容、評級只分「合格」及「不合格」等。這些改革理所當然地引發關心通識科人士的疑惑和批評,畢竟大家都對高中通識科建立了感情,改革又可能影響一些教師的專業發展,而且要重新適應一個幾乎嶄新的科目,疑慮自然出現。不過,本文將集中從教育專業和課程設計的角度,剖析改革是否合理,對高中階段的莘莘學子是否有所裨益。
顧名思義,通識科的設計就是從知識綜合的角度,協助同學打通各科的知識,特別是做到「文中有理、理中有文」,將所學融會貫通,應用於當代議題,務求令學子擴闊視野、訓練思維、關心社會時事。從這個角度看,通識教育科不應說是沒有成效,新一代在多年的通識訓練後(不少學校自初中已設通識),比上一代更關心社會議題,個人更有主見,也掌握了一些政治社會學的概念,書寫表達和思考能力也有所改善。然而,相比課程原先設計,上述的「成果」顯然未達最初預期,甚至因學制規劃、課程實施、教學方式、考評設計等問題,而出現「走樣變形」的情況,故當局認為要突然提出大刀闊斧改革亦無可厚非。
從學制角度而言,通識教育科源自昔日高考的通識科,當時修讀的學生相對來說都是經過會考篩選的「精英」,而且在會考階段修讀七至九科不等,擁有相當的基礎知識。以筆者十多年教授高考通識科的經驗和觀察,學生大多能運用既有學科知識分析相關議題,而且思想較為成熟,課堂參與非常活躍,表達和思考能力也有當相基礎,故教學時自然得心應手,教師可以利用各種互動性和思考性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的深度和廣度充足,完全能做到通識科的要求。再者,在課程內容方面,當年高補通識科只要求學生選讀兩個單元,教學時間較為充裕,學生對有關單元內的課題可以循序漸進地學習,教學成效顯而易見。
中四學生知識面狹窄
不過,當通識教育科放在新高中學制內,學生在中四修讀通識時,只經歷了初中三年的基礎性學習,知識水平、成熟程度和思考能力只屬初階,不少同學連寫一段有完整推理的文字也感困難,對社會和科學等方面的知識也嚴重不足。再者,學生既缺乏前備的基礎知識,在高中階段也只修讀兩至三個選修科,知識面狹窄,根本無識可通。修讀香港單元所需的經濟和政治知識,學生在初中鮮有學習,高中也不是人人修讀相關科目。如此類推,中國單元所需的中史科知識,全球化單元所需的經濟和世史科知識,能源和衛生單元所需的化學和生物科知識,普遍同學都有所欠缺,以致出現「無識可通」的困境,教學成效自然欠缺理想。
可能有人會說,通識教師可以為他們補充相關知識,這方面的教學也應有所成效。當然,在推行高中通識的過程中,就筆者所見,普遍的通識教師都努力盡責,用心教學,針對同學知識不足、社會認知不夠、表達能力欠佳、思維力弱等問題費盡心機。然而,即使老師有意為同學補足知識,也不容易,因為跟會考時期截然不同,同一班內同學修讀的選修科都不同,同學的「欠缺」亦有個別差異,令老師教學倍感困難。再者,由於課程設計涉及六大單元,內容廣泛,而且課程文件的編寫只提出一些探究的問題和方向,內容廣闊得很,且未有列出具體的學科所需知識、概念和理論。於是不少學校的教學時間嚴重不足,老師難以先深入教授相關知識,再進行議題討論,以致同學「無料吹水」、「識少少,扮代表」的情況時有發生。
考評要切實涉及知識和理論
再者,在公開試壓力之下,為求協助學生取得理想成績,有學校見考評局每年必出香港政治題,個人成長單元不獨立出題,中國單元不出卷一必考試題,能源和衛生試題涉及知識量少和只聊備一格(上述情況近年在各方批評下才有所改變), 不少學校自行以「貼題」的形式教學,有完全不直接教授中國單元的(反正它太深太難太花時間),有將個人成長課題大幅壓縮教授的,類似情況,不一而足。更甚者,由於同學知識水平未達要求,唯有集中進行應試訓練,操練作答技巧,令同學熟知各類題型的作答框架。結果同學不但知識不足,思維方法也因此變得單一和死板,例如對時事不可以持中立態度,必須要有立場,不得有所保留;以為凡議題必是二元對立,黑白分明,對異見必須進行「駁論」;只要言之成理,自身的觀點就可確立等等。
要言之,在種種客觀條件限制下,通識科的教學被迫削減、淺化、甚至異化,最後走樣變形。能達到通識原先設定教學目標的學生,可能只有較為精英的一批,相當部分則拉牛上樹,勉強應付,又有相當部分出現上述不理想情況。因此,當局在將通識轉型、重設新科目的內容時,必須引以為鑑,考慮新高中同學的特質和能力,顧及課時不足的限制;課程設計必須具體明確,不可過多,不能流於空泛和不着邊際,而且深淺適中;考評要切實涉及知識和理論,不可眼高手低,以致空談理想,與現實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