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為23條立法做好個人準備

為23條立法做好個人準備

中央官員在全港學校直播講話,推廣《基本法》第23條。一旦23條立法後,對香港人有什麼影響?

謝冠東 作者: 謝冠東
2017-11-29
盛世忠言

標籤: 23條國家安全基本法李飛煽動自我審查
李飛在全港學校直播自己的講話,推廣23條,顯示中央有意重新啟動23條立法程序。(亞新社)
李飛在全港學校直播自己的講話,推廣23條,顯示中央有意重新啟動23條立法程序。(亞新社)
0
SHARES
299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昨晚半夜驚醒,想起《基本法》第23條,嚇得張大了口。

這陣冷鋒由李飛在全港學校直播自己的講話,推廣23條開始。然後媒體則再放風,中央打算於明年下半年啟動23條的立法程序,2019年完成立法。到時就正如當年大家耳熟能詳、演繹自梁愛詩前司長的一句名言:「人人頭上有把刀」。人本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但未來卻要擔心說一句話會動輒得咎,與定義模糊的「國家安全」扯上關係,最高刑罰還要是終身監禁。以我這類經常發表言論的人,對這條以言入罪的法律深感恐懼。我討厭長年住在監獄,我更不想將來接受懲教署職員的「教導」,我們根本來自兩個星球。報章傳媒亦將進一步自我審查,以免誤中「國家安全」和「煽動」的地雷。

以言入罪的惡果

李飛說23條沒有立法,「不良影響」有目共睹。可是所謂的港獨運動從來無法成真,而23條造成的寒蟬效應卻彰彰甚明。李飛對後面這項「不良效應」卻隻字不提,只能說他不是個公正的人,又或屁股決定了腦袋。其實,只要我們翻查中國違反國家安全罪的人,根本大都是維權或社運人士,就明白立法的真正邏輯。《維基百科》的「23條」條目就說明了「劉曉波僅僅六句政見,即被內地當局以『顛覆國家政權』罪重囚13年;譚作人追查四川豆腐渣工程及遇難學童,亦因同罪監禁5年。」這件事對你我孰弊孰利,一目了然。

假如真的成功立法,我可能也要自我審查,翻查過往的一千幾百文章,有沒有犯法的可能,以免身陷囹圄,在大嶼山的某個監獄虛度餘生。我早於2009年加入Facebook,現已難以把過往八年來的帖子逐條查看,把戶口關閉可能是最有效作法,而不在Facebook流連也可避免發表了與「國家安全」有關的言論。

禁聲的社會

然則就算我們從此擱筆,關上寫作的功能,以後就只當一個純粹的讀者,一個實際上的啞巴;我也不想身處一個如同陳冠中筆下《盛世》的社會,我們聽不到任何相反的言論,周遭的人都變成頭腦發熱、不問是非的「小粉紅」。除非你本來就只愛讀政府的喉舌。更何況我們為何會想變身殘疾人士呢?

我們無法寄望「社會賢達」幫我們抵擋這條法律。套用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言論,他們往往都只在說一些無關痛癢的「閒言」,又或趨炎附勢地令高牆更高。你討厭這類賢達,因為發現他們只屬於「不存在」或「負面的存在」。有關當局亦不會與你展開辯論,如同李飛的講話不會設有答問環節一般,他跟教育局前局長吳克儉相似,只是一個害怕面對中學生,另一個則害怕面對小學生。否則一旦有人問「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會否觸犯23條而入獄?」,他們就立即露了餡,左支右絀,無言以對。

2019已勢成一個大限,它給你時間籌謀,在這僅餘的窗口,為離開香港做好準備。你捨不得香港,你眷戀香港。但自從香港不只有「中環」,還有「西環」,香港已逐漸變質,不是你過往認識的香港。到不久後23條立法,失去言論自由,香港就更只剩香港的軀殼,而失去了香港的靈魂。地殼以外,你仍掛念這裡的人,是的,活的就帶他們一起遠走高飛,已離世的也掘起骨灰帶往新國度繼續拜祭,只要這是你力所能及的事,只要你能保障未來最重要的自由。

更多精采文章

  • 23條立法責在政府不在港人23條立法責在政府不在港人
  • 為何要23條立法?為何要23條立法?
  • 23條立法能否維持香港穩定繁榮?23條立法能否維持香港穩定繁榮?
  • 張炳良:國安法下「二次過渡」不等於「二次回歸」張炳良:國安法下「二次過渡」不等於「二次回歸」
  • 破釜沉舟不再投鼠忌器破釜沉舟不再投鼠忌器

0

謝冠東

中文大學翻譯系畢業生,《東東錯別字詞典》等網上字典及翻譯社「東東文房有限公司(台灣)」、「東東心思社(香港)」創辦人。熱衷行山、素食、環境保護、閱讀《Economist》。不時發表各類評論文章,部分見於《信報財經月刊》。著有《有瓦遮頭──1950s-1990s樓書解讀安樂窩》一書。
View all posts
標籤: 23條國家安全基本法李飛煽動自我審查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羅乃萱表示,任何事情都有正面意義和有價值的一面,正如在黑暗找到光芒一樣。
名家演講錄

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7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表示,有機會讓香港科研參與此次艱巨的太空任務,感到非常驕傲及榮幸。(灼見名家圖片,攝影:文灼峰)
灼見專訪

滕錦光教授:攬月探星之後,理大如何成為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6
曾鈺成指出,立法機關如何組成,對香港政治環境影響至大。(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4
近日批評特首林鄭的聲音不少,但批評最嚴厲的並非傳統建制陣營,而是來自前任特首梁振英的文膽,不由得不令人聯想起下任特首人選問題。(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18

影片

  • 市民如何選擇新冠疫苗?港大孔繁毅教授逐一深入剖析《抗疫專輯》
  • 馮檢基:蔡英文錯判形勢 親美抗中暗獨路線 後患無窮《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未融入大灣區 須達至安全、共融、可信目標《灼見財經》
  • 馮檢基:特朗普拆毀美國民主燈塔 民主黨擁絕對權力走向民粹主義?《灼見政治》
  • 馮檢基:政治湧現高氣壓 移民潮急升 香港無前景?《灼見政治》
  • 施永青:《港區國安法》籠罩下 傳媒、法律界如何作出恰當選擇?《灼見政治》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褚簡寧
  • 2021年運勢預測:香港再遇本命年經濟將緩慢復蘇2021年運勢預測:香港再遇本命年經濟將緩慢復蘇 潘樂德
  • 會說不如會做會說不如會做 常霖法師
  •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本社編輯部
  • 春夢醒來了無痕春夢醒來了無痕 劉銳紹
  • 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 編輯精選
  • 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 張宗永
  •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本社編輯部
  • 曾鈺成:特朗普會首開美國總統先例,宣布特赦自己?曾鈺成:特朗普會首開美國總統先例,宣布特赦自己? 本社編輯部
  • 明夷卦最後的威力明夷卦最後的威力 張建雄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潘樂德
  • 曹啟樂
  • 周蜜蜜
  • 張建雄
  • 盧兆興
  • 楊興安
  • 雷鼎鳴
  • 丁望
  • 黃錦輝
  • 蔣匡文
  • 馮孝忠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