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22年,社會出現了一股懷舊風,從前沒有珍惜的古舊東西,一下子成為大眾追尋美好回憶的媒體,其中記錄早已消失於歷史洪流的舊景像照片,更是最受歡迎的懷舊視覺記錄。
中英因鴉片貿易問題造成衝突,導致香港島於1841年給英國佔領,英國隨即開始大興土木,在島上建立軍事基地,修路築橋,鼓勵華洋商人來香港發展。這也是英國人在中國領土上,建立殖民地之始,為英國和歐洲商人定居和發展經貿提供方便。
經過一個半世紀,來到這個殖民地定居的英國人,一直只佔香港人口比例約兩三個百分點左右,比其他外國人如美國人在香港居住的還要少。最奇怪是1997年回歸前,仍有不少在香港居住的英國人聲稱他們熱愛香港,不會因為回歸而遷離香港。但是說遲時,那時快,香港主權移交後不久,在香港為英國政府服務的英國人,一下子都跑掉了,不論是英國駐香港的官員、商人或其他團體,都有大量在職人員攜家眷撤走了,最奇怪是一些自稱熱愛香港的英國人,背景不論是商界做生意的、打工的,或是服務自願團體的,在香港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蹤影,後來才發現他們都是為英國政府在香港秘密工作的人員!最後留下來的,都是那些已在香港落地生根,或是什麼情況下都不會跑掉的英國人。
英國人管控收放適時
回歸前,香港的規劃、管治和發展,都是英國人主理,雖然殖民地式的管治在二戰後已衰落,世界各地的英屬殖民地紛紛獨立,反而香港這個被冠上「皇冠級的英國殖民地」,一直等到新界租借到期時,中國政府才正式提出整個香港交還中國的要求。當然背後的原因主要是中國在回歸前的一百多年,不是處於內外戰爭,便是政治動盪,民生和經濟未能發展起來,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改革開放政策下,才慢慢富起來,對香港回歸的態度也強烈起來。
英國人管治香港100多年,成功之處是能掌握歷年來的地緣政治變化,管控收放適時,發揮了香港獨特的優勢,將香港打造成亞洲重要的商貿和金融中心。這也難怪有部分香港人至今仍然眷戀港英年代的光輝歲月。可是不能忘記的是英國人奪取香港這一個荒涼島嶼時,是依據《南京條約》的第三條款,不少人只聚焦於這一條喪權辱國的條款,忘記了第一條和第二條對英國人更加重要的條款,就是兩國人民和睦相處和五口通商,之後才是割讓香港島。這樣的排列次序,好像是不經意的。但是以英國這樣一個發展殖民地老手來說,願意對一個沒有資源的荒島,投入不少人力和金錢,建設成英屬基地,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投向廣大的中國通商網絡,香港只是作為一個基地。英國人發展這種沒有資源的島嶼而成功的例子,有直布羅陀、新加坡等地。故香港一開埠,便立即宣告為免關稅的自由港,目的是吸引商人來香港經商,商品進出口的廣大巿場並不是香港,而是整個中國內地。
香港從開埠到現在,一直以來都是背靠祖國,才能成功發展起來。正如在香港創立的英資滙豐銀行於1886年成功主宰整個中國貨幣金融市場,它的大班曾經說:「我們的成功是離不開中國的。」由此可見,香港的開埠是作為五口通商的中轉港、金融票據的交易中心,現在是國際經貿和金融中心,其中發展的脈絡,總是離不開中國大陸的因素。
歐美人士的圈子
九十後出生的香港年輕人,沒有經歷過港英政府管治下的香港生活,只感受到香港自八九十年代後興旺的經濟和繁榮的景象,便直覺地懷念港英年代的日子。可是生長於港英時代的華人,親身體驗到在殖民地英人管治下的生活是什麼一回事。至於生活在香港的英國和歐美居民,歷年來有多少人會落地生根?他們像一些來港的國人,都是過客。為何在英治的年代,他們都樂於來港發展,回歸後便沒有這種衝勁?最主要原因是港英年代,英國人的身份是優於華人,他們在香港的生活是圍繞着歐美人士的圈子,甚少與華人社會融合。
香港開埠以後,早於1845年已有美國攝影師在港島開設影樓,可惜現存的圖片記錄最早也只是1860年代。到了1970年代,華商影響力的冒起,港英政府亦開始淡化香港作為殖民地的身份,故最能反映港英殖民地年代的圖像記憶,可從1860年代至1960年代的100年內的照片中追憶。現存早期的攝影,大部分是出自歐洲的幾位攝影師和他們的華人學徒,故取景拍攝風格大致一樣,都是以完美的構圖,作定位拍攝,其中大多以建築物為主,也有歐洲人的生活照片。從這些照片裏,可以觀察到歐美人士在香港的生活,以及他們在香港打造的建築物和城市的發展。
踏入二十世紀,相機和膠卷開始廣泛應用,不少從歐美來港的旅客到處拍照留念,香港的圖像記錄也開始多元化。早於晚清時期,英國人已開始推廣香港作為遠東旅遊的重點,香港由早期的遠東艦隊停泊港口,吸引英駐軍家屬來訪,其後慢慢被打造成遠東的特色旅遊地區,英美旅客日增,吸引遊客的酒店和景點大有改善,香港被形容為富有中國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地區。除了品嘗廣東和其他中國美食外,有水準的西餐廳也是香港能吸引歐美旅客的原因。到了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荷李活電影還特地前來香港拍攝經典的愛情片和劇情片,令香港的吸引力大為提升,成為遠東必訪的英國在華南屬地。
本圖冊為香港百年華洋影像的首部,書中的照片覆蓋186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的舊影像,照片顯現百年來英國人在港島的建設,維多利亞城和相關工程的發展,殖民地管治下的英國海、陸、空三軍的活動和英人在香港的生活。從照片中,看到英國人在香港一直處於優越的社會地位,和華人的相處是主僕關係,所以舊一輩的香港人都稱英女皇是「事頭婆」。雖然不少英國人本着普世價值在香港服務華人社群,但是他們在香港和華人相處,仍然存在一定的隔閡。在英國人的社會中,歐亞的混血兒也是被排擠的一群。可見香港百年的殖民印象,並不是年輕人想像中的美好時光。
林準祥
2019年6月30日
新書簡介
書名:《百載香江 殖民印象》
作者:林準祥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