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城中政經文化界盛事的灼見名家周年論壇,10月27日假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舉行,並慶賀九周年。是日官紳賢達滿堂,名嘴健筆芸集,學界泰斗、星級專家蒞臨,登壇開講,論盡「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首講世界地緣政治。今歲適值多事之秋,俄烏戰事持續,更爆出以巴復仇戰,引發人道生存危機,背後卻有大國操弄,情勢益趨複雜。論者圍繞中美博弈來辨析,從政治上的意識形態、經濟上的單邊制裁,到科技上的競賽打壓等方方面面,發表了他們的真知灼見,精彩言妙,獲益匪淺。但筆者注意到中美之爭,無人談及台灣問題,曾擬提問求教,卻因時間緊迫,未克如願。今略陳鄙言如次:
中美博弈不能不談台海、南海問題
美國好戰,四出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以便從亂中取大利,延續其霸主地位。今中國崛起,動搖了美國一國獨大的「至尊」格局。當前形勢,俄烏之戰,美國和歐盟捲入漩渦中,飽受拖累消耗;新近爆發的以巴衝突,美國「義無反顧」地挺以色列,暴露出盲撐醜態,激起全球憤慨,千夫所指,遭到大小國家唾罵。
美國一臉尷尬侷促,眼看兩地戰火都「燒」不到中國,捲不到中國入漩渦,豈非益了中國?從來不會讓對手國家舒服的美利堅,接下來一定會鼓動台灣民進黨加大攪動刺激中國的活動,並謀取明年選舉勝利,使中國和平統一台灣的願景受挫,甚至不惜打出「台獨日程」挑戰中國的底線。美國是萬分歡迎中國出兵台灣的,這是中美博弈中,北京最難下的一着棋。
與此同時,美國找來今年當選而資歷淺的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當其馬前卒,更希望他能化身為「東方澤連斯基」,加大動作在南海興風作浪,看你中國怎麼辦?
以上的台灣問題、南海菲律賓問題,都是中美博弈中不能不談的棘手問題。在這兩個問題上,中國又如何扭轉乾坤、化被動為主動呢?尚祈專家學者,有以教之。
(拙稿書成,即從新聞看到王毅在美國白宮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重中之重;而香山論壇,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致詞中也說到絕不容許台灣被分裂出去。)
恒生指數與「醫食住行」
回看香港面臨的挑戰和如何求變,筆者並不同意以股票的指數衡量香港的成就。當日的論者講述香港近來的恒生指數跌至17000點邊緣,反映出香港金融市場倒退,帶來多方面的隱憂。
評論香港的成就,不能單看恒生指數。頭腦清醒的人都知道,股票市場的財團大户,是可以影響指數的跳動,至於是否可以達到操控,就請評股專家告訴大家。但股票市場時有不合常理的情況出現,遠的不說,就舉2021年,經歷疫魔肆虐一年多,全球往來幾陷癱瘓,百業蕭條,但恒生指數還可以升至30000點以上,令筆者百思不得其解。我的朋友便在這個時期盡行散貨。他不是先知,也不是靠估專家,亦不是圖表信奉者,而是理性分析所得。重看2021年恒指30000點和現在恒指不到18000點,營商環境哪一年較佳?香港市民的生活哪一年更好?答案不言而喻。
恒生指數不是廣大市民生活的寒暑表,也量度不了香港的成就。香港有很多升斗市民、劏房户並非股民,恒生指數的高低與他們無關,他們最關心的是「醫食住行」。注意,古人提的是「衣食住行」,其中「衣」在現今生活的負擔不是很重,受惠於織造業的發達,使衣物的價錢和收入的平均數相比,遠較從前便宜。反而保命的醫藥費,才是最重的負擔。因此筆者提出「醫食住行」作為現代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在醫療方面,香港近20、30年雖仍未能改變醫護人手的嚴重不足,但治病救人幸有醫學的昌明進步、藥物的有效提供,使得香港人的人均壽命在全球位列三甲,超過日本排第二。這難道不是香港的進步嗎?比財富更為重要的是健康,有健康才會長壽,人均壽命年年升高與恒指高升,你又會選取前者還是後者呢?
進食是維生的最基本要求。從前,普通家庭都要「睇餸食飯」,一日三餐都在家中煮食,減少外出花費。但隨着經濟發展(金融業暢旺和恒生指數高升不是經濟的總和),幾乎全民就業,香港人的溫飽已不成問題。日本有社會學家曾指出一些發達的國家和城市已進入「飽食的時代」。香港是可以包括在內的。今天不用再「睇餸食飯」,還要節食減肥少吃飯,追求美食之餘,更多講素質,大談健康飲食,電視台一天到晚播放飲食節目,紅了不少廚師,令筆耕的文化人不無「眼紅」,更擔心方格地盤被廚師躋佔。總的來說,港人從睇餸食飯到飽食無憂,然後憂肥憂胖,轉過頭來節食減肥,講求健康飲食。這些改變,不正是香港人生活的改善嗎?
「住」的問題最大,放在最後闡述,先來談「行」。出行講的是交通。香港基建十分完善,蜚聲國際。近年港鐵的線路網絡有新增、有延伸,市民出行大為方便。巴士的舒適度,較之20年前優越得多。的士方面,20、30年如一日,無大進步,內地深圳、廣州,甚至成都的出租車,車廂的整潔和服務,都趕過我們,政府有必要檢討。至於買車自駕,加上換新車頻率,都是很多港人花得起的。出行除了上下班、探親訪友等生活所需外,還有出外旅行,據有關統計,港人出國旅遊的平均次數,高踞全球首位。香港人曾說過,出國旅行,很有幸福感。因此,香港人出國旅行,仍然有增無減。出外旅遊,吃喝玩樂,增廣見聞,擁抱幸福,這是香港人克勤克儉,儲錢旅行、尋找歡樂的生活方 式。
住,初解作停留,後有居住之義,進而生出住所之辭。住所,是最私人,最自我而又最不受干擾的地方。若謂家庭無住所,還會是家庭嗎?故住所於 人,何其重要!自港英時代開始,香港政府便以賣地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參見黃天編著《 《遐邇貫珍》香港史料類鈔》,中華書局 2020 年出版,104 頁)。
但持續的高地價政策,推高了住所的房價(店鋪、廠廈、辦公樓亦如是),以致20、30年來不但沒有改善,而且愈住愈小,愈來愈難買樓。眾所周知,港人買樓支出的負擔,是全球之最。港人的收入似甚可觀,但居住環境、可用面積卻令人大失所望。一個劏房,也需3000、4000元租,居住環境之差劣,簡直是羞辱入住者。住房價被推高,最大得益者是地產發展商。因此,香港最賺錢的、最富有的,都是地產發展商。和外國相比,工業家、製造業才是百業的龍頭,這樣,社會的產業才能適度多元。如日本產品多式多樣,有製造王國之譽;台灣雖然不是金融中心,但工業發達,出口競爭力強,從而支撐了台灣的經濟。
今天,香港房價高,置業難,鋪租貴,經營難。反過來,炒風盛,做實業的廠家面對地價高、人工也高,便無心苦幹下去,乾脆也加入地產行業,香港的製造業便告凋敝。今政府大力推行創科業,地價方面一定有所照顧,但如何重振辦廠精神,亦是關鍵所在。地價高的惡果,使香港人置業難,小企捱貴租經營難,租貴,商品亦要提升,餐飲也貴,大大削弱競爭力,北上消費,能阻擋得了嗎?
香港的挑戰,首先是如何改變自己,不應一支歌唱到老,要另尋新曲,增添交響樂,才能開創新樂章。為政者,任何時候都應將民生放在第一位,把「醫食住行」辦好,大家都會感到幸福,生育率便有機會改變。當然還有教育、社福、旅遊、貿易、招商等項目,則非本篇幅所能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