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以前,在好友伍曼儀的邀請下,我擔任了香港電台普通話台《紫荊花廣場》節目的客席主持,認識了節目的主持人楊子矜小姐。子矜是位很資深的廣播人,我和她合作的第一個環節是「五星級的父母」,介紹一些名人的成長故事和他們的父母教養方法。每集一小時,共做了20集,算是受歡迎的。
之後,我們又開了一個新環節叫做「漢字的智慧」,每逢周一至周五播出,每次15分鐘,一共做了200多集。每次由一個字說起,然後說說我的一些感悟。為了做好這份義務工作,我都要花不少時間去搜集資料和準備講稿,但整個過程我都是樂在其中的,這就是《漢字的智慧》書名的由來了。
漢字源遠流長 每字如畫
我從大約40歲開始熱愛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的學問。另外,我又覺得中國人很了不起,可以把漢字發展至今,使它沒有像其他古老文字一樣被淘汰。每個漢字本身就是一幅畫,可以告訴你許多寶貴的智慧。漢字就是中國文化的載體,無數先民的智慧結晶,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有待我們去發掘。
漢字演變是漫長而複雜的,可以由原始的圖案開始,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不同的書體代表一個時代,也代表一種價值。現代詩人余光中說過,中文是中國文化的萬里長城,是中國人能屹立於世界的一項偉大建設。
除了四大發明之外,漢字的影響更大更深遠,2000多年的時間,十多億人的使用,無論是典章奏摺還是詩詞歌賦,漢字可說無處不在,是在國內或海外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漢字也可說是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從3000多年前一直代代相傳到現代,亦會不斷延續下去。
本書雖起名為《漢字的智慧》,但實際只是我對漢字的感悟而已,並非學術文章。漢字的內涵十分豐富,大家可以從甲骨文開始,或以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入手,必能找到許多趣味。
本書只挑選了108個字,像《水滸傳》中的108位好漢子。本書的出版實有賴有為出版社同仁的努力,在此表示謝意。另外,我亦邀請好友朱綠君小姐為封面題字,並為書作序,為本書增添了不少光彩。最後感謝呂麗仙小姐為書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
漢字小教室 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唯一一個能延續幾千年而沒有間斷的民族。因此,漢字由商代的甲骨文開始,一直不斷發展、充實和演變至今天,影響不單是中國,還有鄰近地區,包括朝鮮、日本,以至東南亞各地,這些過去或現在共同使用漢字、文言文作為書面語的文化圈,稱為漢文化圈。
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印度都有過輝煌的文化和文明,可惜這些文明早已斷絕了,所以三大文明古國的文字也早已失傳。但漢字還是十多億人(大約是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所常用的文字。
世界最早的文字,應該是古埃及在5000多年前創造的聖書字,但公元前525年,波斯人征服了埃及,並把埃及編入波斯國的一個省,強逼埃及人使用波斯文,因此,聖書字便一蹶不振了。
另一個文明古國是位於西亞,兩河流域之間新月地區的「古巴比倫」(即現今伊朗及伊拉克一帶)。當時的人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發明了楔形文字,後來先後被巴比倫人和波斯人所繼承。公元前330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帝征服了古波斯帝國,古波斯文化便從此消失了,楔形文字也因而徹底湮滅。而古印度因為國大而有多個族群,使用不同的方言,並沒有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文字,各族大都靠語言,口耳相傳。
而中國的文字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4世紀)商代時用的文字──甲骨文。商人迷信鬼神,事無大小都要求神問卜,方法是在龜甲或牛骨上鑽小洞,然後用火燒,看出現的裂文形狀方向定吉凶,結果會寫在「兆」的旁邊,所謂卜辭,那就是大家熟悉的甲骨文。
認識甲骨文的專家,包括民初的「甲骨四堂」王國維先生、董作賓先先、郭沫若先生和羅振王先生。香港的國學大師饒宗頤老先生就是研究甲骨文的專家,認識這些遠古的文字,必須有深厚的國學根底才可以勝任。
饒老先生也是一位書法家,並獨創的書體叫饒體,書法和國畫都自成一家,是香港人的驕傲。饒公和我都是潮州人士,饒公視北宋的周敦頤為偶像,我也視饒宗頤先生為偶像呢!他對中國文化的多方面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新書簡介
書名:漢字的智慧
作者:陳家偉
出版社:有為書店
出版日期:2018年9月
作者簡介
陳家偉,現為優才學校小學校長,投身教育至今已逾30年,現為香港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小學部校長,陳博士深信「以品帶學」,為學以德為先。
2016年獲第二屆香港卓越教育行政人員獎,並獲華南師範大學邀請,擔任首屆國培校長計劃的實踐導師。陳校長的終身座右銘為「天生我才,自強不息」。陳校長30年來不斷進修,勇猛精進,曾追隨國學大師霍韜晦教授學習儒學,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榜樣。
陳博士勤於筆耕,先後在《星島》、《大公》、《文匯》、《灼見名家》等媒體設有專欄,並著有《陽光孩子的成長》、《從心說起》、《志在教育》……等十餘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