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剛藉參加湖南旅遊文化局主辦的國際文化旅遊節之便,與一眾教育同工遊覽湘西鳳凰古城,5A景點張家界,以及長沙的湖南博物館。完成了一次難忘的湖南文學文化之旅。近期因為社會動盪,師生、家長擔心內地海關嚴查港客,內地交流團減少甚多。我們此次使用高鐵,過關通暢,大家是否過慮了呢?
翠翠在舞台重生
鳯凰古城是文學家沈從文故鄉,在這山靈水秀鄉間,啟發他不少文學靈感。初讀他的中篇小說《邊城》,便被他純粹、清麗、真摯的文筆打動。作者描寫20世紀初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一段似有若無,最終也沒有結果的少男少女情事。以獨特的湘西水鄉風土人情作背景,講述少女翠翠與船夫爺爺相依為命,而船總兩個兒子同時愛上她,大佬天保為成全弟弟儺送而離開,不料意外死去。儺送亦隨之遠走,不久爺爺他離世,翠翠一夜間「長大成人」,繼承爺爺擺渡崗位,苦苦等着儺送的回來。
如今的古城,因着沈氏與邊城的名氣,變成旅遊勝地,也被評為商業化了。但仔細觀察,純樸人情尚可尋:在古城堡下的大道,偶然看見餵人奶的少婦,不避眾多擦身而過的遊人。迎面而來的一位賣笛子和葫蘆絲的民間藝人,吹着短曲,卻不硬銷……坐上小舟沿跎江遊玩,近賞別緻的吊腳樓,晚清建的鎮邪塔,各式古舊建築,遠望古虹橋及更遠的烏龍山,風景仍有可觀呢!再參觀沈氏故居,基本恢復舊日家居原貌,展示他年輕至晚年照片、手跡、作品不同版本等。更吸引我是他外孫女以娟秀楷書寫的一段文字,頗具其外祖父文風:
「70年前爺爺沿着一條沅水走出山外,走進那所無法畢業的人生學校,讀那本未必能看得懂的大書,後来因為肚子的困窘和頭腦的困惑,他也寫了許多本未必都能看得懂的大書小書,裏面有很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畫卷。這些文字與畫托舉的永遠是一個沅水邊形成的理想或夢想……」
經過上午遊歷,晚上欣賞新編舞台劇《翠翠》便更感興味。少女翠翠及書中人物在舞台重生,音樂、舞蹈、台詞、光影的配合,完美演繹一代一代流傳下去的純美故事,讓人回味不已。我想到,中文老師帶着學生,來次鳳凰古城文學之旅,邊走邊讀小說,觀看舞台劇,學習成為享受,而不是壓力吧。
愛晚亭的文學因緣
遊程尾站是長沙,行色匆匆,只能參觀2016擴建的湖南博物館,看那舉世聞名的馬王堆漢墓發掘出來的不朽女屍及相關文物。透過實物接觸,細心策展安排,可窺見古代中國在天文、地理、哲學、科技、養生、音樂等各方面發展。1992年中國學者把針對馬王堆相關文物的硏究通稱為「馬王堆學」。已故國學家饒宗頤曾着力研究出土帛書,尤其是《老子》。
我想,中史老師帶着學生在此上一節課,學生印象不是更深刻嗎?各式文物的呈現,不會更起引發他們對古老世界的興趣嗎?
臨別席間,同工雅興大發,想到在長沙未遊之地:嶽麓山、愛晚亭、橘子洲頭。大家在初中都讀過謝冰瑩名篇《愛晚亭》,不禁在手機搜尋原文朗讀起來:
「凡是到過長沙的,誰不知道有座嶽麓山?遊過嶽麓山的,誰不去過愛晚亭呢?愛晚亭的名字是這麼美,這麼雅,這麼富有詩意,使人一見便會聯想起杜牧的詩來:『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愛晚亭啊,十餘年來你已受過不知多少次劇烈的炮火洗禮,受過無盡的創傷,你是否也在日夜悲傷?溪水嗚咽,蟬聲悽絕。寫到這裏,我的心絃在顫動,我的熱淚在奔流。我凝視着灰色的天空,托悠悠的白雲,帶給你一顆赤熱的心和滿腔的懷戀……」
這時年青的女導遊小周剛進來,我們央她朗誦毛澤東的《沁園春》(橘子洲頭)。她二話不說,憑着記憶,誦讀起來: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我在想,如老師和同學共遊嶽麓山、愛晚亭、橘子洲。圍讀美文名篇,老師加以點撥,引導同學賞析,是多麼美好的學習體驗喔。但願港事盡快平息,還師生一個平和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