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港澳辦新華社批評 「黑暴」「攬炒」是香港社會的政治病毒

港澳辦新華社批評 「黑暴」「攬炒」是香港社會的政治病毒

國務院港澳辦新聞發言人強調,「黑暴」和「攬炒」是香港社會的政治病毒,是一國兩制的大敵。「黑暴」一日不除,香港一日不寧。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05-06
灼見政治

標籤: 一國兩制攬炒新華社港澳辦香港再出發大聯盟黎智英黑暴
新華社撰文批評,作為反中亂港分子的頭目,黎智英等人的禍國、亂港之行可謂罄竹難書,理應嚴懲。(亞新社)
新華社撰文批評,作為反中亂港分子的頭目,黎智英等人的禍國、亂港之行可謂罄竹難書,理應嚴懲。(亞新社)

國務院港澳辦新聞發言人5月6日發表評論,指「黑暴」「攬炒」是香港社會的政治病毒,是一國兩制的大敵,強調「黑暴」一日不除,香港一日不寧。5月5日新華網發表評論文章〈要讓反中亂港分子付出代價〉,指出「無論黎智英等自恃背後有怎樣的力量,一切違法和賣國行為都要付出應有的代價。」以下為兩篇文章的全文:

國務院港澳辦新聞發言人:「黑暴」一日不除,香港一日不寧

問:在「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打擊下,香港經濟近十年來首次陷入衰退,失業率高企,民生多艱。面對當前困境,5月5日,香港各界有識之士成立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希望團結各界凝聚共識,收拾亂局,推動香港重回正軌。但黑衣暴徒在疫情剛趨緩之際,就迫不及待走上街頭,實施非法聚集、滋擾商舖、投擲汽油彈等暴力活動。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香港如何走出困境?

答:毋庸諱言,香港確實已陷入困境。

我們注意到香港特區政府日前表示,香港經濟已陷入深度衰退,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大幅下跌8.9%,比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表現更差,成為1974年第一季度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季跌幅。特區政府還表示,目前4.2%的失業率創下9年來的新高,預計今年經濟實質增長-4%至-7%,全年財政赤字將大幅攀升到 2800億港元或以上,民生日顯艱難。我們認為,香港經濟的嚴重狀況是多重因素造成的。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在給世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同時,也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空前困難和挑戰。作為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香港不可避免地受到國際經濟走勢和外圍環境的影響。然而,香港的最大禍患來自於其內部,就是公然叫囂和實施「攬炒」的黑暴勢力。這股勢力居心最毒、破壞最大、為禍最烈。自去年6月以來,他們公然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踐踏法治,破壞社會秩序,打砸燒搶公私財物,危害民眾生命安全,嚴重損害香港營商環境和國際形象。他們的惡行不僅導致遊客卻步,百業雕零,經濟損失達上千億,而且嚴重打擊了投資者對香港的信心,顛覆了人們對香港的美好印象,令香港的聲譽一落千丈。可以說,黑暴勢力正在摧毀香港繁榮穩定的根基。

我們注意到,黑暴勢力眼見當前香港疫情稍緩,又蠢蠢欲動了。在「五一」假期,他們無視特區政府的防疫禁令,走上街頭非法聚集,滋擾商舖,投擲汽油彈。他們瘋狂叫囂「重啟街頭戰」,策動「真攬炒」。警方首次發現殺傷力巨大的「壓力煲炸彈」。黑暴勢力及其幕後指揮者、組織者、煽動者的目的和用心,已經昭然若揭,就是想把香港拖下懸崖,不惜以砸爛香港為代價,阻隔香港與內地日益深入的交流合作,抗拒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假高度自治之名行完全自治之實,把香港變成一個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

我們注意到,已經有愈來愈多的香港市民看清了黑暴勢力的險惡用心。不少人是眼看黑暴勢力橫行於街頭社區,法律之劍的懲處卻遲遲未到,因而敢怒而不敢言,痛心疾首而徒嘆無奈。但是,不可否認,仍然有不少港人被黑暴勢力的煽惑和悲情迷亂了雙眼,對黑暴勢力抱有幾分同情和理解,甚至還有幾分天真的幻想。對黑暴勢力違法犯罪行為的這種「寬容」態度,無疑助長了黑暴勢力的囂張和狂妄。事實已經很清楚,寬縱「黑暴」,無異於開門揖盜。黑暴勢力的同情者愈多,香港付出的代價就愈大。

必須嚴正指出,「黑暴」「攬炒」是香港社會的政治病毒,是一國兩制的大敵。「黑暴」一日不除,香港一日不寧。中央絕不會坐視這股破壞性力量肆意癲狂。中央政府對維護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秩序負有最大責任,對維護國家安全負有最大責任,對維護香港的根本利益和香港同胞的根本福祉懷有最大關切。為香港前途計,為港人切身利益計,對待「黑暴」「攬炒」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地大聲說不!特別是所有掌握公權力的機構和人士,必須用實際行動依法履職,以正壓邪。全社會要一致行動,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團結抗疫、拯救經濟,關注民生、共建家園。

我們高度讚賞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的宣言,並與大聯盟一起強烈呼籲──「拒絕被『攬炒』,選擇發展;拒絕被破壞,選擇法治;拒絕被撕裂,選擇團結;推動香港再出發」。歸根到底,堅守一國兩制、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這才是香港光明未來的唯一所在。中央有足夠的誠意和信心確保一國兩制」針不會變、不動搖,同時也有足夠的決心和能力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

港澳辦高度讚賞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的宣言,並與大聯盟一起強烈呼籲,拒絕被「攬炒」。(亞新社)

新華社:要讓反中亂港分子付出代價

今年2月被控未經批准集結罪和刑事恐嚇罪的黎智英5日在香港法院提堂。毫無疑問,反中亂港的違法分子必須為其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沒有任何人可以以任何名義凌駕於法律之上。

作為反中亂港分子的頭目,黎智英等人的禍國、亂港之行可謂罄竹難書,理應嚴懲。但長期以來,反中亂港分子一直極力操縱鼓噪民意,甚至炮製所謂「刑不上黎智英」等荒唐謬論。他們妄圖以輿論施壓和綁架法治,營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寒蟬效應,讓香港法律為他們的政治目的所用。

黎智英之流的跋扈囂張,更在於其背後美西方反華勢力的大力栽培與扶植。作為西方反華勢力的「馬前卒」,黎智英等公開叫囂「為美國而戰」和「攬炒」,誤導年輕人投身「黑暴」。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港版「顏色革命」,進而奪取香港管治權,從而配合美西方反華勢力的戰略意圖,製造種種麻煩以遏制中國崛起。

在黎智英等被控後,美西方一些政客惱羞成怒,大放厥詞,公然歪曲《基本法》、包庇縱容違法分子、破壞香港法治,甚至叫囂實施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向特區警方和司法機關進行政治施壓,這是對香港人權和法治的肆意踐踏,是對香港特區司法獨立和高度自治權的公然干預,是對我國內政和主權的粗暴干涉,也再次暴露了美西方反華勢力為香港反中亂港分子撐腰打氣的政治圖謀。

無論內外反對勢力如何叫囂,無論黎智英等自恃背後有怎樣的力量,一切違法和賣國行為都要付出應有的代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中國香港的土地上,容不得任何破壞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事,堂而皇之地上演。2020年的香港早已不再是殖民統治下的香港,對這一點,西方反華政客和黎智英之流,都應該有清醒和明確的認知。

當然,應當正視和面對的是,回歸祖國近23年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始終不夠完善,不少人的國家安全觀念也相對薄弱,這也是黎智英等之所以能夠挾洋自重、肆無忌憚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見,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制度建設在香港已成為當務之急,只有堵住香港在這方面的短板和缺口,賣國者才能喪失興風作浪的空間。

當前,黎智英等人的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相信其終究逃不過正義的審判。而香港社會更應反思的是,香港長久以來引以為傲的法治精神為何在修例風波短短幾個月內迅速坍塌?部分青年人守法意識之淡薄絕非一朝一夕所能扭轉,這對香港的未來無疑是一個巨大陰影。要令社會回到健康和理性的軌道上,就必須重申法治的本義,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讓犯法者付出代價,才能樹立正確的示範,令全社會特別是年輕人知所行止,避免觸碰危險的禁區。

就在黎智英案開庭的同一天,愛國愛港人士發起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也正式宣布成立,在堅守一國兩制、再創香港繁榮的宗旨下,其宣言中特別強調香港需要重歸法治,守護好法治這一核心價值。無疑,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的成立和黎智英案的審理提供了一個契機──香港要努力使法治真正成為凝聚社會的基石,更讓人們重拾對其的尊重與信仰。

更多精采文章

  • 分析港澳辦對港澳一國兩制的論述分析港澳辦對港澳一國兩制的論述
  • 夏寶龍抵港考察6日 稱要鍛造港澳工作「鐵軍」夏寶龍抵港考察6日 稱要鍛造港澳工作「鐵軍」
  • 組建中央港澳辦 不單設國務院港澳辦組建中央港澳辦 不單設國務院港澳辦
  • 鄭雁雄:改革港澳工作領導體制 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鄭雁雄:改革港澳工作領導體制 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司法要改司法要改

  • 港澳辦副主任鄧中華:「港區國安法」具有不可挑戰的地位和權威
  • 人大表決通過授權常委會制定《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 王志民:極少數人挾洋自重,企圖攪亂香港
  • 駱惠寧:制定《港區國安法》,讓香港結束黑暴肆虐的動盪局面
  • 麥美娟:愛國者治港令政治及民生健康發展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一國兩制攬炒新華社港澳辦香港再出發大聯盟黎智英黑暴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不應為高風險的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David Webb 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David Webb籲港府 勿透過證監會監管加密貨幣交易 指徒為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7
民建聯執委會議選出陳克勤任主席。(陳克勤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民建聯改選領導層 陳克勤任主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5
在張五常眼中,現實世界才是經濟學的實驗室,而且經濟學具有公理性(axiomatic),其最終目的是能夠解釋和預測。(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5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中)、中大副校長陳德章教授(左五)、中大副校長陳偉儀教授(右四)、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古靜敏女士(右五),以及一眾校友傳承基金執行委員會委員一起主持中大創業日2023開幕典禮。(中大提供)
灼見創科

創科工業局長孫東 微軟港澳總經理陳珊珊 齊撐母校中大創業日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4
港隊在開幕式進場時,特首李家超站立揮手致意。(李家超社交平台)
灼見報道

杭州亞運開幕 習近平李家超出席 數碼與實體火炬手同點聖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3

影片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 香港中學生如何親炙詩人風采?川鄂詩詞之旅 以詩會友感受文人足跡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 陳文鴻教授:習近平不去印度見拜登有何考慮? 金正恩與普京會面密謀哪些合作?
  • 陳鳳翔:日、法科技巨企為何無法抗衡美國壓迫? 華為面對無理打壓 怎樣浴火重生?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 施林海
  •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本社編輯部
  • 學習:一個過程學習:一個過程 程介明
  • 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 陳景祥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本社編輯部
  • 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編輯精選
  • 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 本社編輯部
  • 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 李文基
  •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本社編輯部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 張建雄
  • 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 張建雄
  • 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 編輯精選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譚寶碩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全民皆兵全民皆兵 孫明揚
  • 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潘銘基
  • 陳嵐
  • 梁天卓
  • 蔣匡文
  • 陳景祥
  • 沈言
  • 程介明
  • 崔少明
  • 李立中
  • 陳文鴻
  • 吳文軒
  • 吳家豪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