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港大教授女兒 嫁了文盲農夫

港大教授女兒 嫁了文盲農夫

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的許地山(1893—1941),有一女名燕吉,備受磨難。她受大學教育,是名門之後,竟在「上山下鄉」(1968—1980)中不得已嫁給不識字的農夫。

丁望 作者: 丁望
2020-12-04
今天與時光隧道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上山下鄉反右左折騰張愛玲救命豆暴力毛時代監獄肅反荒謬許地山許燕吉農民限尿令飢餓
許燕吉(中)與父親許地山及母親,1940,香港。
許燕吉(中)與父親許地山及母親,1940,香港。
0
SHARES
2.4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在人的生命旅程中,順境的歡悅與逆境的惆悵交錯;面對戰爭和政治運動的殘酷,則有太多的無奈,或也有死裏逃生的僥倖。

許燕吉就是死裏逃生的一位,她嫁給文盲老農,是陳年故事,早寫入自傳《我是落花生的女兒》(湖南人民出版社)。她的故事,近期又成為一些網絡平台的熱話題:從「上山下鄉」、許燕吉故事,到反思毛時代(1949—1976)特別是毛文革(1966—1976)。

今年是「上山下鄉」結束40周年,也許反思者帶出許燕吉故事,以解釋反思的「必要性」;另一話題熱起來原因,是圖書發行界傳出消息,香港書展如能在12月舉行,她的自傳將參展。(編按:貿發局宣布書展延至2021年7月舉行)

作家落花生 港大名教授

筆名落華生、落花生的許地山,是「五四」(1919)後新文學的代表作家,與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茅盾)、葉紹鈞等發起文學研究會,並在《小說月報》發表作品。代表作有散文集《空山靈雨》、小說集《綴網勞蛛》和論著《道教史》、《印度文學》等。

夏志清(1921—2013)教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讚賞文學研究會的寫實主義,提到許地山的短篇小說〈玉官〉和〈春桃〉。又說,與同時代的作家「不同的一點」,是對宗教的興趣,他關心「慈悲或愛這個基本的宗教經驗」,「給他的時代重建精神價值上所作的努力……是一種苦行僧的精神」(中大版71、72頁)。

許地山生長於官宦之家,父許南英(生於台灣台南)在清末當過兵部小官主事,後任台南團練團統領、廣東三水縣知縣(縣長)、電白縣知縣。

許地山為基督教徒,由教會資助入北平燕京大學,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修碩士學位,返國後任教於燕京大學。1935年,胡適(1891—1962)推薦他當了港大中文系教授。學生有後來成為名作家的張愛玲(1920—1995)(註1)。

許地山交遊廣,史學家陳寅恪、陳垣及其子陳樂素,劇作家熊佛西、儒學專家梁漱溟、畫家徐悲鴻等,都是好朋友。許燕吉少年兒童時代的友伴,多為他們的子女。

1941年8月,許地山病故,同年12月日軍打入香港。第二年,許燕吉隨母親北返逃難。

她的母親周俟松,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1928),曾在香港銅鑼灣道培正小學任教。1950年代,在南京當中學副校長、數學教師。

香港大學學生張愛玲,1940年代在上海發表小說成名,照片上了上海一份雜誌封面。

許燕吉北返 受肅反牽連

許燕吉離開香港後,在貴州貴陽、四川重慶和南京念書。

1954年,她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分配到河北石家莊奶牛場。

1955年,毛把胡風事件擴大為肅清反革命(簡稱肅反)運動。當時她在河北農科所工作,被列為「敵嫌」審查。原因是她在南京讀中學時,參加過天主教活動,又因一同事的告密而增加「暗藏反革命」之疑。

1957年反右,她又遭批鬥。1958年初,定為反革命、右派分子,後判刑六年。

許燕吉自傳《我是落花生的女兒》封面。

各睡一個炕 性慾望很低

1968年,毛發起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運動(在1950年有小規模的「上山下鄉」),城市無業可「就」的知識青年(包括刑滿出獄知青),都下鄉當農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許燕吉到河北農村勞動,後來轉到陝西武功縣楊陵鎮官村,嫁給大她十歲的文盲農夫。

她的自傳寫道:

「我就睡到小燒炕上。老頭子的炕很窄,我也不願挨著他睡。……燒鍋的時間短,睡燒炕不算太熱。老頭子打光棍已十年,年歲也臨半百,對性的欲求淡漠,很少到燒炕上來騷擾。我們真是做到互不侵犯,和平相處。」(404頁)

1979年,她獲平反,回南京在省農科院工作,後定為副研究員,丈夫也獲「農轉非」(農村戶口轉為非農村戶口),有南京市戶口,並在農科院養羊,2006年85歲時病亡。

因許地山的社會關係,她成為統戰對象,當了「台聯」的理事。2014年初因癌症亡故,享年81歲。

許燕吉不同時段照片,自左至右:兒時,中學時,晚年與文盲農夫丈夫。

遭告密受疑  鐵窗女囚苦

她的自傳「前言」曰:

「我生活在動盪的歲月,被時代的浪潮從高山捲入海底;國家幹部變成了鐵窗女囚。……國內的同齡人幾十年來也未見平坦風順,只是我的人生被扭得多幾圈而已。」

在封底,還印上她的感慨:「歷史,……更多的是無數普通人的辛勞、痛苦和隱忍,那是歷史的傷口,也是歷史的真實。」

她正是道出「歷史的傷口」,再現「歷史的真實」。從1955年的胡風事件和「肅反」,1957年的反右,到1966—1976年的毛文革,她都是「運動員」,即政治運動中受懷疑者或被整者;也是1958—1962年大飢餓的受難者(註2)。

1955年牽扯到「反革命」罪,是因為農科所的同事告密,向黨委幹部提起她「說怪話」(發牢騷)。事後,告密者有點內疚,向她解釋什麼,她回答說:「話是我說的,你沒像別人給我編造什麼,……並不怨你。」(204頁)

女牢限尿令  憋得冒冷汗

書中對暴力的折磨、人格尊嚴的喪失,有較多的描述。她寫看守所的「限尿令」:

「罰人站、扣人糧,最厲害的是讓人憋尿。女犯放茅一天只兩次」;

「早餐總是稀糊糊,憋得人左搖右晃頭冒冷汗,真是一種特殊的體罰。」(241頁)

對於大飢餓,她也着墨不少。她提到弄點醬油摻水喝,讓肚子暫時解餓;也寫吃爛紅薯的滋味:

「對著那黑了一半的紅薯,我沉吟了四五分鐘:吃吧,它苦不說,還有毒,不吃吧,就什麼也沒有了。狠了狠心,我把那黑疤病的紅薯硬吞了下去……當時的斟酌抉擇令我終生難忘。」(287頁)

死亡邊緣者  六粒救命豆

她不是只寫暴力和飢餓,也寫監獄裏難得的一點「人情味」、一絲令人意外的「人道主義」:賈書記找到糧食局長看病殘的囚徒,要他援助一些黃豆。她寫道:

「自此,浮腫嚴重的和乾癟的每天可得到6粒黃豆,這是賈書記給爭來的救命豆。」(290頁)

在自由、有飯吃的社會,聽到吃黃豆要數幾粒,每天能吃六粒竟是「恩典」,自有「謊謬」之感。

這六粒,不是人人有份,僅限於死亡邊緣者;這六粒,未必真能成為「救命豆」,卻體現有人尚存一點人性。

儒家經典《孟子.公孫丑》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為囚徒「爭取」六粒黃豆,正是惻隱之心催生的義舉,是黑牢裏罕有的一絲人性之光。許燕吉記下了這種事實。

註:

1.〈北上廣愛玲熱 紀念冥壽百年〉

2.〈大飢餓(1958—1962):3000萬人餓死的悲劇〉

本文原題〈港大教授女兒 嫁給文盲農夫〉,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作者修改、補充後,授權本網站發表。

更多精采文章

  • 香港大學的張愛玲與許地山香港大學的張愛玲與許地山
  • 反左大將李銳 訴說和尚打傘反左大將李銳 訴說和尚打傘
  • 狂生有天堂夢 60年前建公社狂生有天堂夢 60年前建公社
  • 紀念耀邦改革 文人熱議陽光紀念耀邦改革 文人熱議陽光
  • 山東強拆併村 農民不上港樓山東強拆併村 農民不上港樓

0

丁望

在早期《明報》曾任資料室主任、副總編輯兼中國新聞主編,《明報月刊》叢書部總編輯;70年代金庸全力修改武俠小說時,他與兩位同事兼任主筆(總主筆金庸),代撰寫社評。後來,曾任《潮流》(月刊)總編輯。政治類著作有《北京跨世紀接班人》、《六四前後:對八九民運前後的政治分析》等。文學類著作有《夜讀隨筆》、《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初夜權》、《假大空與〈雍正王朝〉》等。譯成外文出版的,有《華國鋒評傳》(加拿大麥基爾/皇后大學英文版,日本新泉社日文版),《中國三十年代作家評介》(韓國成鈞館大學韓文版)。主編的史料導讀,有《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一至六卷(明報月刊1967-1972),《中國大陸新聞界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香港中文大學,1973);與人合編的《中國的文學(1949-1978)》,譯成英文(Litera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出版(美國印地安那大學,1980)。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上山下鄉反右左折騰張愛玲救命豆暴力毛時代監獄肅反荒謬許地山許燕吉農民限尿令飢餓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左起:香港總商會行政總裁梁兆基、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衞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曾浩輝。
灼見醫療

曾浩輝、梁栢賢:已接種疫苗人士或豁免檢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著名日裔美國學者福山撰文分析特朗普如何加劇美國的政治衰落。(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福山:美國政治已病入膏肓了嗎?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前行政長官梁振英與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因行政長官選舉看法不同引發隔空論戰。(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政治

梁振英:無論協商或選舉,都要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5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不認為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會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2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18

影片

  • 馮檢基:葉劉淑儀BNO建議弄巧反拙 中央宜保留港人回流太平門《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 施永青:後特朗普時代美國不太平 拜登繼續制約中國會發動熱戰?《灼見政治》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 雷鼎鳴:蓋棺論定特朗普破壞美國政治根基 內外施政一敗塗地《灼見政治》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 編輯精選
  • 置業的迷思置業的迷思 常霖法師
  • 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林行止:輸打贏要古有之 舉國大亂今才見 本社編輯部
  • 牛年說太歲牛牛年說太歲牛 文相濡
  • 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大歷史看美國與中國 廖書蘭
  • 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金融現泡沫吉中藏凶 對抗病毒靠傳統錦囊《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蔣匡文博士:疫情仍反覆 生意漸復甦《辛丑牛年運程》 本社編輯部
  • 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反制英BNO措施宜深思後果 王永平
  •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本社編輯部
  • 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東華學院校董會委任陳慧慈教授為第三任校長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劉寧榮
  • 陳文鴻
  • 鄭明仁
  • 廖書蘭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雷鼎鳴
  • 丁望
  • 黃智華
  • 蔣匡文
  • 文相濡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