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時代曲在1920年代闖出上海灘後,旋即在30年代流傳到廣州和香港,激勵了粵人的創作意欲。粵語時代曲(亦稱粵語歌),原則上便是國語時代曲的粵語版,但由於廣府話在聲調上,實遠比國語複雜和講究,填詞難度較高,需要用較長的時間去摸索和實驗,所以它的發展便頗緩慢。而當年香港人的音樂口味,仍是以傳統廣東大戲為主(尤其是老一輩粵人)、國語和英語歌為副(年輕一輩或外省老兄),在醞釀階段中的粵語歌,要到周聰的50年代,才有較廣的聽眾群。
至於「時代曲」這名詞,有學者鑽牛角尖地給它一個較狹義的定位,只限於某些年份產生的曲藝,如老上海的才算數,台灣、星馬、甚至香港的國語歌便不算,而「粵語時代曲」一詞,有人認為是某唱片公司在1952年始創的,之前的粵語歌亦不算。本文用的,是較廣之定義,華語時代曲,便是包括所有1920年代或之後,在不同地區用西洋樂理創作的國語、粵語、以及其他方言的流行歌曲。
粵語曲藝的傳統
廣東人接觸西洋文化,肯定比上海來得早,而香港更是徹頭徹尾的英國殖民地(上海只有租界),而廣州自清中葉至鴉片戰爭的大半個世紀中,更是「一口通商」的唯一對外關口。粵⼈包括海外華人認識近代西樂,肯定早過任何中國人,而將西洋樂器如小提琴、色士風和班祖(banjo,五弦琴)等引入,便全是廣東人。但可能由於粵劇 (即廣東大戲)對粵人的文化枷鎖,遠超過海派京劇或越劇對於滬人,故此,國語時代曲在上海的發展(亦不在北京),便較為迅速和全⾯。
粵語聲樂有四大類:舞台粵劇、歌壇粵曲、說唱粵謳民謠、和粵語時代曲。前三類屬傳統中式曲藝(以五音階為主),而粵語時代曲,亦如國語時代曲一樣,是要打破舊傳統、創造新傳統之新世代事物,即是放棄傳統粵語曲藝技巧、改用西洋樂理(以七音階為主)寫的曲調旋律、再填上粵語歌詞的新曲種。當然,粵樂中尚有聞名中外、純器樂的「廣東音樂」,但不在此討論之列。
作為一個非專業學者,筆者對五音階與七音階的理解,是前者比後者少兩個「自然音」,即是少了doh、rai、mi、fa、sol、la、ti中的fa和ti(「唔化唔痴」),似乎是全球絕大多數傳統音樂最常用的,因為它較為簡單和易流傳。當然,除了七音階外,尚有其它更複雜的如八和十二音階等。而五與七音階,實無優劣、高低之分,只有繁簡之別。
在中國古調中,其實亦間有用七音階或以上的,但非常之少,當然,在現代粵劇中,便常徵用已是西化的國語時代曲作為「小曲」,如家喻戶曉的〈明月千里寄相思〉用在《鳳閣恩仇未了情》。而在現代歐西流行音樂中,仍是有用五音階寫的,如眾多的藍調(Blues)和一些搖滾樂曲。但當年用七音階寫華語時代曲,確是一個新的嘗試。
粵劇,即是廣東大戲,是⼀個有近300年的⾳樂傳統。筆者一個美好的童年回憶,便是在約10歲時(1960年代),隨家人在農曆新年期間,到旺角麥花臣波地的付費戲棚睇大戲。粵劇自清雍正年間「攤手五」傳入廣東後,⼀直流行至今,是粵人最喜愛的娛樂節目之一,雖亦有起跌,如1860年代的短暫禁戲期(鶴山人李文茂起義,與太平天國同期)、解放後在大陸更變得面目全非,以及在香港1970至80年代的低潮。
但自90年代初或稍早,粵劇又在港澳復興至今,除了職業演出外,業餘和半職業的曲藝社多如過江鯽,此風更吹到海外華人社區。筆者的親友中便有不少發燒票友、曲藝社成員,從她/他們的操曲、導師們的傳授、和經常開演唱會的活動看出,此類音樂愛好者的投入和認真程度,實令人佩服,是個可喜的現象。
歌壇粵曲,即是粵劇的簡約/抽樣版,是昔日在茶樓歌廳/茶座中、折⼦戲式的純歌唱表演,由於收費低廉(只收茶錢)便有很廣的受眾,曾風行在1930至50年代的省港澳,名唱家便有如張月兒、小明星、徐柳仙、冼劍麗、崔妙芝、鄭幗寶等等。
至於說唱民謠,即是傳統的民間粵謳,如南音、龍舟、木魚、數白欖等,多由流浪或失明歌伶,在街邊或鄉間賣唱。到了60年代,在高速現代化下的香港、和破四舊的大陸,歌壇粵曲和流浪說唱便漸成絕響,言則不少民間粵謳,皆已被吸納在粵劇之中。
更可幸地,粵劇藝術在香港,除了活躍的職業演出和曲藝社活動外,在有心人士的推動、特區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現已成為中小學課程選項之一,可見它在粵文化中的強韌生命力。
粵語時代曲的緩慢發展
國語時代曲傳到廣東後不久,到了1930年代初,首批粵語時代曲便在廣州和香港出現,但此時期尚在試驗階段,參與者多是業餘或玩票性質,作品多似四不像,仍帶有濃厚的傳統粵曲味道。到了30年代後期,雖然有了一些進展,但多亦只是電影插曲的⼀首半首,曲調和歌詞仍似粵曲,唱者更多是在電影任主角的傳統粵劇名伶,數量亦不多。
1935年的港產粵語電影《生命線》,在它的多首插曲中、由李綺年主唱的〈兒安眠〉(錢大叔曲,冼幹持詞),有學者如魯金便認為,是第⼀首有真正時代曲風格的粵語歌,但亦有學者如黃志華、容世誠等持不同意見。無論如何,粵語歌在解放前,基本上仍只是在孩童學行、反覆嘗試、跌倒再嘗試的階段。
解放後,時代曲在國內被禁,在台灣亦不被鼓勵(且硬件亦不足),但在香港這個英屬殖民地,一來較自由開放,二來由於⼤批老上海樂人和唱片公司的南下,遂令這顆以廣府話為母語的「東方之珠」,瞬間成為國語時代曲的新基地。
而香港本身的粵語歌壇,在國語時代曲的猛力撞擊下,踏入1950年代便漸趨成熟,雖然這時期的原創曲調仍少,多是徵用現成國語或英文歌的旋律(日後更多是採用日語歌、或一兩首韓語歌),填上廣府話歌詞而成的,但這亦不失為推進粵語歌的有效捷徑。
在這開荒時期,實已有不少百聽不厭的粵語歌佳作,如創作年份由1951⾄1965年的〈荷花香〉、〈情花開〉、〈秋夜/斷腸花〉、〈勁草嬌花〉、〈哥仔靚〉、〈檳城艷〉、〈榴槤飄香〉、〈青青河邊草〉和〈一水隔天涯〉等等,⼜如鬼馬諧趣歌〈賭仔自嘆〉、〈飛哥跌落坑渠〉、〈扮靚仔〉、〈詐肚痛〉、〈行快啲啦〉和〈一心想玉人/阿珍嫁咗人〉等等。言則以受歡迎程度來講,當然仍未能與廣東大戲爭一日之長短,此際在電台經常聽到的,仍以粵曲為主、國語和英語歌為副,粵語時代曲不多。當年的電台盛事之一,便是經常在晩間黃金時段,現場直播名戲班的粵劇全劇演出。
周聰──粵語歌開荒功臣第一名
將粵語歌帶離玩票、業餘階段,必須有一群肯冒險的全職參與者。活躍於1950至80年代的周聰(1925-1993)一馬當先,當年便是以一個全職樂人的身份投入,力圖將粵語歌帶上一個新的發展台階(周「驄」另有其人,是一位同期的粵語電影明星)。首先,周聰有一個堅實的西洋樂理根底,曾任職夜總會西樂隊領班,能奏樂器,亦有一副悅耳的歌喉,他對西洋樂理的掌握,便是一個時代曲創作人的首要條件。不少學者公認他是粵語歌一大開荒功臣,有人(如黃霑和筆者等)更會將他放在首位。
到了1950年代中期,周聰已是過百首粵語歌的填詞、作曲和演唱者,如他的《周聰粵語時代曲》歌集(馬錦記書局,1961年)中的114首,便全皆由他填詞,當中35首的曲調是原創,作調者有周聰本人、呂文成、姚敏、馬國源和林兆鎏,佔這歌集的近三成,其餘的便是改編自外語或國語歌。而集內所有的粵語歌皆有灌錄唱片(《周》書的卷首語),歌手約共有10位,包括周聰、呂紅、鄧白英、鄧慧珍、許艷秋、許卿卿等。由周氏主唱或合唱的,佔全集的約四成,名曲便有〈家和萬事興〉、〈初戀〉、〈快樂伴侶〉、〈永遠伴著着你〉、〈明日更樂趣〉、〈快樂進行曲〉等等。
可見單只《周》歌集一例,此時期的粵語歌,在創作和市場上已漸趨成熟,能夠吸引到如呂文成和姚敏這個級別的大師、和多間唱片公司的參與,且有不俗的唱片銷路(黃志華語),和行銷海外華人市場。而這歌集,實亦只是周氏事業的前半部,他在1960和70年代,仍不斷有新作和唱片面世,名曲便有〈星星愛月亮〉(1961)、〈勁草嬌花〉(1962)、〈癡情淚〉(1964)、〈祝壽歌〉(1969)、〈驪歌帶淚〉(1975)等等。上述這首〈祝壽歌〉(鄺天培曲,周聰詞)中的「恭祝你福壽與天齊,慶賀你生辰快樂……」,筆者認為實可媲美英語的”Happy Birthday”,絕對有資格成為粵語的「官方」生日歌。
周聰清純、具磁性的中低音,和滋悠淡定的演唱風格,實為後一兩代歌手如譚炳文(1933-2020)和關正傑(1949-)等人之模楷。而他這樣的唱風,亦是此時期美國的主流,在同類型的男歌手中,便有屬於殿堂級的Bing Crosby(1903-1977)、Perry Como(1912-2001)、Frank Sinatra(1915-1998)、Dean Martin(1917-1995)、Nat King Cole(1919-1965)等等。而周聰絕對有資格稱作粵語歌的第一代天王,因為他在1950和60年代的香港男歌星中,是毫無對手的。
一線歌星呂紅,是周聰的經常合唱拍檔,她便是呂文成的千金。呂文成(1898-1981)是大名鼎鼎的廣東音樂先驅,他除了是高胡的發明人(在他的音樂老師司徒夢巖指導下)、和知名的樂師(能奏各類中西樂器)外,亦是粵劇演員和作曲家,如經典廣東音樂〈平湖秋月〉和〈步步高〉(後者被選作日後電視劇《獅子山下》的開場曲),和上述《周》歌集中的15首。而老上海作曲大師姚敏(1917-1967,筆名梅翁、周萍等,姚莉胞兄),南來香港後,除了繼續創作了一大堆經典國語歌外,亦有寫粵語歌,如《周》歌集中的兩首新作(另有4首是他的國語舊作曲調)。
周聰更是香港樂壇的首位多面手,集作曲、填詞、奏樂、演唱和大眾傳媒人(有電台「播音王子」之美譽 ) 於一身,作品數量大,經典級佳作亦不會少於後輩如黃霑或許冠傑,唯一弱點是鬼馬歌欠奉。他可能見到前輩如梁醒波(1908-1981)和鄧寄塵(1912-1991)等、以至是同輩鄭君綿(1917-1995)、上官流雲(1922-2002,馬來西亞華人)和陳良忠(1938-)等已十分出色,便望而卻步。
除了自身的音樂底子,周聰深諳現代傳媒的威力,遂在電台大力推廣粵語歌,他在1959年加盟剛啟播的商業電台之前,已在香港電台和麗的呼聲兼職播音員多年、並有主持音樂節目(現場演奏),後更長期任職商台的領導層 (職至台長,俞琤是他的繼任者),期間亦有積極參予播音劇的製作、寫曲和演播。1975年佳視啟播後,商台是它的大股東之一,周聰便有為多齣佳視劇集寫歌。1988年在商台退休後,他仍繼續有為播音劇和電視劇的插曲填詞。
「淺談暢詠時代曲」系列之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