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議向海洋公園注資106億元,用作翻新及建造新遊戲設施,期望藉此挽救這間連年虧本、資不抵債的「國企」。政府預計注資後,海洋公園的遊客數目可以止跌回升,而到2041年(即20年後)時,海洋公園可以完成償還所有政府貸款,並有足夠收入持續經營,毋須再依靠公帑資助。商務及經濟局局長邱騰華表示,倘若海洋公園得不到這筆注資,它便會因財困倒閉,而他相信沒有港人願意看到這個有40多年歷史、帶給幾代人無數歡笑的樂園消失。其實,擺在市民面前的選擇不僅是海洋公園獲注資翻生,或是不獲注資而倒閉。讓我先指出今天海洋公園財困的兩個根本原因,然後再提出它可以走的第三條路。
遊客人數下降
政府呈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海洋公園遊客人數和相應的收入,自2014/15年開始下降,造成持續擴大的虧損。但文件沒有詳細分析海洋公園由盈轉虧的原因。必須指出,上任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憑其成功商業經驗及全情投入,成功把海洋公園轉虧為盈,在2009/10至2014/15期間,每年均錄得盈利。可惜,他在2014年時被時任特首梁振英免職。自此,海洋公園的營運和宣傳較前大為失色。
內地主題公園推陳出新
海洋公園遊客人數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近年內地的主題公園推陳出新,不僅吸引當地遊客,更令港人趨之若鶩。文件找不到海洋公園聘請的顧問和政府做過什麼研究,比較海洋公園和鄰近主題公園的規模、競爭力和發展潛力。(不過,顧問推算經注資擴建後,海洋公園遊客要到2027/28年才回復2012/13年的水平,是否顯示公園已失去更上層樓的競爭力?)我希望負責審議注資申請的立法會議員,不要為了「保皇」或「美好回憶」而貿然批准注資。106億元絕對不是個小數目,立法會應要求政府再作個獨立及詳細的評估,而不只是依據目前這個粗疏的顧問報告。
完全放棄提供樂園設施
我建議的第三條路是把海洋公園重新定位為只保留保育和教育功能,完全放棄提供樂園設施。瘦身後的海洋公園可以由公帑資助,而騰出的土地可以公開投標,讓有興趣的私營機構按商業原則興建及營運新型樂園。政府也可以研究把全部或部分的土地作建屋之用,藉此紓緩香港房屋短缺的深層次問題。我希望政府和立法會考慮這個建議。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