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沿豪俠小說到香港武俠文學

武俠小説的源頭是唐代的豪俠小説。最初偏重豪士俠客的行徑。既歌頌英雄的本領和胸襟,也歌頌讚美無償義助、俠骨丹心、捨己為人的精神。將人性中的美、善本性呈現於文學之中。

楊興安 作者: 楊興安
2023-03-18
意氣揚揚

標籤: 報紙副刊梁羽生武俠小說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通俗文學金庸
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出現,使香港掀起武俠小說熱潮。(亞新社)
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出現,使香港掀起武俠小說熱潮。(亞新社)

今日社會都知道什麼是「武俠小説」。中國最早期的武俠小説,稱為「豪俠小説」。

武俠小說源自豪俠小說

中國在什麼時候開始有小説呢?許多人都同意唐朝才有小説,唐之前的故事只是小說的胎元,如六朝志怪或一些寓言。魯迅認為小説起自唐代,實因到了唐代文士才刻意地創作小説。而唐代後期的豪俠小說專注刻劃人物,開武俠小說的先河。如著名的《聶隱娘》、《崑崙奴》、《紅線》、《虯髯客傳》等,都是對人物作深刻的描寫。

武俠小説的源頭是唐代的豪俠小説。最初偏重豪士俠客的行徑。既歌頌英雄的本領和胸襟,也歌頌讚美無償義助、俠骨丹心、捨己為人的精神。將人性中的美、善本性呈現於文學之中。但隨後五代至宋,形勢一變。宋代武俠小說發展成偏重描述打鬥的武人故事,其中文言小説,又漸被白話的章回小説替代。到明清則成為揭露社會黑暗的公案小説和譴責小説,武人會為朝廷服務。到了民國,這類武人的章回小説又再出現了一個新局面。

宋代時,演化出說書人在茶樓台上講武俠小說。(時報出版圖片)

從寫豪俠氣慨漸而武打

宋小說分文言傳奇體和白話的「話本」兩種。宋時用說書方式傳播,產生「宋人話本」。宋《夢梁錄》載:

說話者,……各有門庭。小說名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公案、提刀、趕棒、發跡、變泰之事。……說經者,謂之說佛書 。說參道者、謂賓主參禪悟道等等。

宋代說書人在茶樓台上講武俠小說,愛從俠客的雄豪義慨轉而多述打鬥時的招式,相鬥時的各盡武藝,以生動精采武打吸引聽眾。當時寫武打而有成績的,則是明代從「宣和遺事」擴展而成的《水滸傳》。《水滸傳》是豪俠小說一脈的傑作,豪俠武打精采兼備。到了民國,小說的武功寫得更神化,有奇幻如施仙法的,以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為最,極受一般「市井細民」歡迎。

民初武俠小說多姿多采

19世紀末,上海由元代的漁村明代的小鎮,一躍而為通商的大埠,更發展成為繁榮的商業和工業製成品的城市。市民需要攝取精神食糧以調劑疲勞單調的城市生活,報章上消閒文字的副刊便應運而生。於是各式各派的小說陸續在報章相繼出現、生態蓬勃,文壇出現了大量通俗作家及通俗作品。

1915年包天笑主編中國第一本大型季刊《小說大觀》。當時,中國新文學發展正盛,而通俗文學也迅速發展。在眾多形式通俗文學中(例如「鴛鴦蝴蝶派」),武俠小說漸而匯成一股主流,名家輩出,名著陸續登場而極受歡迎。

武俠小說之熱潮,產生在民國初年庚子之後。梁啟超、楊度等人鑑於國家被日本人和西方人屢屢挫敗,要喚起重振中華民族戰國時代的「武俠」精神,提倡「武俠文學」。刺激一些知識分子撰寫褒揚武俠精神的作品。民初十年已成氣候,武俠小說有長篇亦有短篇,文言白話並存,璀璨一時。重要作家及代表作如下:

  • 向愷然(筆名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俠傳》
  • 趙煥亭:《奇俠精忠傳》
  • 顧明道:《荒江女俠》
  • 姚民哀:《四海群龍記》

其時有「南向北趙」名家之說。向愷然風格是技擊加上渲染奇幻的描述;趙煥亭敘風土人情,神化武功;顧明道重俠骨柔情;姚民哀寫幫會武俠。作者各有所長,均有眾多讀者捧場。到了30年代,又出現「北派五大家」:

  • 還珠樓主(李壽民),描寫奇幻仙俠的《蜀山》系列。
  • 白羽(宮竹心),描寫社會百態的《錢鏢》系列。
  • 鄭證因(鄭汝霈),描寫幫會技擊的《鷹爪王》系列。
  • 王度廬(王葆祥),描寫悲劇俠情的《鶴驚崑崙》系列。
  • 朱貞木(朱楨元),描寫奇情推理的《虎嘯龍吟》系列。

就上述所列,已可見武俠小說從說豪說俠、進而兼重奇情。因武打之外,小說要另添創作元素方能吸引讀者。小說中有神怪玄幻、有人情世道、有幫會揭秘、亦有社會百態、情義並重,可謂多彩多姿。武俠小說的發展出現百花齊放的盛況。後來內地查禁一切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的發展戛然而止,無疾而終。

武俠小說的發展出現百花齊放的盛況。圖為《蜀山劍俠傳》書影。(Wikimedia Commons)

香港武俠小說現況

「武俠」一詞,原來出自日本通俗作家押川春浪(1876—1914)。因其所著小說以武俠為名,內容鼓吹武俠精神。國人受到影響,把這個名詞介紹到中國。中國刊物最先採用「武俠」一詞的,是梁啟超在橫濱辦之《新小說》。最早標明為「武俠小說」者,是林紓發表的《傅眉史》。嗣後,以「武俠」為書名的刊物便相繼出現,「武俠」一詞不脛而走。

香港50年代報刊雜誌早有刊載「廣派」武俠小說。所謂「廣派」是指以廣府話(粵語)行文而寫的武俠小說。內容多寫福建少林再傳第子洪熙官、方世玉、胡惠乾等打鬥軼事。最初由佛山人鄧羽公寫《少林英雄血戰記》、《黃飛鴻正傳》等。當時較有名氣的作家尚有朱愚齋、許凱如(念佛山人)、陳勁(我是山人)等人。廣派武俠小說文白夾雜,專寫小地區打架故事,氣象狹隘。因成績不顯,未大受重視,新派武俠小說登場瞬即取而代之。

新派武俠小說登場

1954年1月香港太極拳吳公儀和白鶴派陳克夫兩位武師,從報章上罵戰進而約定在擂臺一比高下,賽事在澳門舉行。事件哄動整個港澳社會,造成熱門話題。當時《新晚報》編輯羅孚立即找梁羽生馬上寫一篇武俠小說應景。1月17日比武,22日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便出場連載,梁羽生的筆法和「廣派」武俠小說迴異,用正宗的語體文,以文藝小說風格下筆。武俠之中,滲入少年男女愛情的分量也不少,大受歡迎。所以後來梁羽生被視為新派武俠小說開山祖。

後來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也在《新晚報》登場,行文暢達,運用文字出色,連載差不多兩年。金庸第二部武俠小說《碧血劍》和第三部《射雕英雄傳》在《商報》連載,已引起社會廣泛注意。直至1959年5月,金庸藉著筆下武俠小說的暢銷,才在自辦的明報刊出《神雕俠侶》。金庸前後共寫了14部長篇,一部短篇武俠小說。

梁羽生被視為新派武俠小說開山祖。圖為《新晚報》上連載的《龍虎鬥京華》。(鄭明仁圖片)

再現武俠文學

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出現,使香港掀起武俠小說熱潮,當時每張報刊都有由不同作家撰寫的武俠小說,廣大讀者也追讀不疲。武俠小說一時風尚,百花齊方,成為香港一種文化特色,且被視為能代表香港的「武俠文學」。80年代台灣對武俠小說解禁,隨即出現大量武俠小說作品,武俠小說在華人社會蔚然成風,影響至今日。

更多精采文章

  • 借助武俠小說「俠客」的概念  重塑人文素養與社會價值觀?借助武俠小說「俠客」的概念 重塑人文素養與社會價值觀?
  • 另類金庸百科全書另類金庸百科全書
  • 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記國寶級藝術大師黃永玉先生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記國寶級藝術大師黃永玉先生
  • 談鄺健行教授的《摘藝西東》談鄺健行教授的《摘藝西東》
  • 從曾灶財談起 優美書法格調各異從曾灶財談起 優美書法格調各異

  • 傳統書寫與網絡書寫的優劣──師長應鼓勵後學多讀印刷本
  • 韓信神秘身世疑問
  • 和學員談「十家九流」的疑問

楊興安

文學博士。曾任編輯、編劇,曾經教學,任明報社長室行政秘書,長江實業集團中文秘書。其散文被選為中學課文。著有《金庸小說與文學》、《浪蕩散文》、《現代書信》等多種著述,現為香港小說學會榮譽會長。
View all posts
標籤: 報紙副刊梁羽生武俠小說灼見原創灼見獨家通俗文學金庸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泰國當局發布的照片,顯示疑犯被捕時的情況。(泰國中央調查局圖片)
灼見報道

曼谷購物中心槍擊案2死5傷 中國女遊客殞命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4
華為旗艦手機Mate 60 Pro最大亮點是搭載了7納米工藝的麒麟9000s,技術規格甚至媲美4納米工藝的高通驍龍系列。(Shutterstock)
灼見報道

習拜會前美方先禮後兵 將更新對華AI及晶片生產設施限制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4
王文興(1939-2023)不僅以「慢寫」著稱,還提倡「精讀」。(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小說《家變》奠定文學地位 作家王文興84歲逝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張翔周一深夜發表聲明,指留意到近日有造謠者一而再將校內的機密資料外洩,並蓄意扭曲事實。(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3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右) 與新聞博覽館副主席陳淑薇討論「極端天氣的應對及啟示」。(香港新聞博覽館圖片)
灼見報道

梁榮武現身香港新聞博覽館 談極端天氣啟示及應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10-01

影片

  • 陳文鴻教授:美烏集中火力攻擊克里米亞有何盤算? 美國要通過烏克蘭驅趕俄國 全面統治歐洲?
  • 雷鼎鳴:華為新手機為何能夠彎道超車? 美國愈打壓 中國愈發奮圖強?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 雷鼎鳴:白宮處處針對中國制度自欺欺人?形式主義民主制度令美國走向衰敗?
  • 陳文鴻教授:如何識破美國表面和解的對華陰謀?貿易、投資有什麼長期打擊中國的戰略?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一切唯心造一切唯心造 常霖法師
  • 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媒體撒謊經濟戰 中華自強終向前 陳鳳翔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本社編輯部
  •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編輯精選
  •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張建雄
  •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本社編輯部
  • 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為孩子創造與書相遇的契機 馮珍今
  • 跑江湖的三把刀跑江湖的三把刀 李志強
  • 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教大開學日升旗禮 是大學生第一門課 梁振威
  • 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張翔就有關指控發聲明 指涉及嚴重誹謗 要求校委會押後會議 本社編輯部
  •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本社編輯部
  • 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雷鼎鳴:重返美國千里考察各州 看到怎樣衰敗的社會現狀?當權者為何不重視民生福祉 卻到處挑起戰爭? 本社編輯部
  • 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兩次馬爾他會晤的笑話 張建雄
  •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張灼祥
  • 災禍集中之啟示災禍集中之啟示 蔣匡文
  • 《文匯報》和炎明熹《文匯報》和炎明熹 郭一鳴
  • 飲酒與享受飲酒與享受 黃珍妮
  •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編輯精選
  •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本社編輯部
  • 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

推薦作家

  • 陳鳳翔
  • 陳文鴻
  • 周光蓁
  • 譚新強
  • 艾雲豪
  • 劉銳紹
  • 李志強
  • 張建雄
  • 盧兆興
  • 陳文鴻
  • 翁美茵
  • 常霖法師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