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汪精衛妻舅陳耀祖 「落水」而為大漢奸

汪精衛妻舅陳耀祖 「落水」而為大漢奸

陳耀祖歪曲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為戰爭服務、為日人所主張作宣傳。不僅如此,還又稱頌發動侵華的日本,可見其通敵程度之深。

黃振威 作者: 黃振威
2020-12-18
香島浮萍錄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孫中山抗日戰爭汪精衛陳耀祖
1941年12月26日,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陳耀祖(左二)等人為香港淪陷而搖旗吶喊。(網上圖片)
1941年12月26日,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陳耀祖(左二)等人為香港淪陷而搖旗吶喊。(網上圖片)

陳耀祖後來隨其姊夫投日。出於表忠,他露骨地鼓吹中日合作。他出任廣東省政府主席一職。在談到孫中山(1866-1925)遺訓時,他故意曲解孫中山的「大亞洲主義」等主張,斷章取義,以遂其政治意圖。1941年3月,他說「總理孫先生離開我們,到現在足足十六周年了」,「總理是為中國而生,是為亞洲而生,也是為世界而生。所以他的死,是中國的損失、亞洲的損失,也是世界的損失!」接着,他謂孫中山人雖死,卻留下了珍貴的遺產︰《建國方略》、《三民主義》、「大亞洲主義」,與及「天下為公」的主張。

根據他的理解,「三民主義」是救國的主義,沿着三民主義前行的國民革命,「是一個總名辭」;國民革命之中,有三重意義,實行時也分三方面,一是民族革命,二是民權革命,三是民生革命。民族革命是要促進中國國際地位平等;民權革命是要促進中國人民政治平等;民生革命是要促進中國人民經濟平等。陳耀祖解釋,辛亥革命僅是國民革命其中一個階段,包含了民族革命和民權革命二方面,從表面而言,「辛亥革命是改專制為民主,變國體為共和」,似是偏重在政治方面。

在這一點上,他借題發揮,說當時革命先烈的動機,其實「是為了中國百年來飽受歐美帝國主義的侵略,使中國變為次殖民地,而當時執政者之昏庸,政治不修,沒有能力抵抗,故為解除中國的次殖民地位起見,不能不推翻專制,先從改革中國的政治,以充實國力做起。」他的結論是,推翻專制只是手段,「抵抗歐美帝國主義才是目的」。陳耀祖是從根本歪曲事實1。孫中山等人組織革命,旨在推翻清政帝制,至於反抗「歐美帝國主義」,或許部分革命分子懷有這一思想,但顯非主流。陳氏所云不過是為戰爭服務、為日人所主張作宣傳,完全是一派通敵之言。

不斷鼓吹中日親善

同一年,東亞新聞記者大會在廣州召開。陳耀祖以主人家身份致歡迎辭。他再一次鼓吹「中日親善」。他謂大會「集中日滿三國新聞記者諸君於一堂」,認為是東亞新聞記者團結的表現,也是東亞同盟的文化溝通、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表現。

他又稱頌發動侵華的日本,謂「反過來我們看看友邦日本」,「日本文化的歷史,雖然不及中國悠久,然而日本文化不獨能夠始終保持東亞文化的優點,而且能夠多方吸收世界文化,經過合理的消化,而育成為現代最優美的綜合文化」,又以恭順的語氣,請三國新聞界同仁對廣東文化努力檢討、加以批評;他承認廣東文化基礎薄弱,有待培養和扶植。他衷心希望三國新聞界同仁,能將各地優秀文化介紹進廣東,從而令廣東文化「足以成為東亞文化復興運動的支柱之一」2。由此可見,陳耀祖通敵程度之深。

1941年12月,日本軍全面向香港進攻。由當年的聖誕開始,香港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月。在日本軍政統治底下,香港市民生活困苦;日本人為了減輕香港的人口壓力,遂鼓勵香港人歸鄉。廣東與香港僅一河之隔,而很多香港人也是粵人,因此他們的目的地自然是廣東。

日治時代香港一間文具店的收據,留意印章刻着「東昭和通」四字。筆者藏。

一本日治時代在香港蘭桂坊印刷的日語學習書籍,1942年。當時售價為75錢。筆者藏。

一本日治時代在香港蘭桂坊印刷的日語學習書籍,1942年。當時售價為75錢。筆者藏。

一本日治時代在香港蘭桂坊印刷的日語學習書籍,1942年。當時售價為75錢。筆者藏。

1942年8月21日,時為廣東省政府主席的陳耀祖訪港,與香港總督磯谷廉介(1886-1967)中將會面。陳在香港發表談話謂︰

余頃巡視市內各處,見工商各業均已恢復,治安亦已確立,吾人對磯谷中將勵精圖治之苦心,深表敬意。廣東與香港僅一水之隔,實有互相協力之必要。關於人口過剩問題,廣東省政府方面盡量收容由香港回鄉之人民,以謀農地開墾及生產増強,然如何使彼等歸鄉及各項救濟方案,廣東及香港當局,自當共同負責。磯谷總督前此之訪廣州及余今次之答訪,即在互相認識當地之實情,以謀緊密之協力。廣東省政府已收容回鄉之華僑三、四十萬人,並支出二百萬圓為救濟費用。3

在陳耀祖的言談之中,並無半句譴責日軍對香港造成的巨大破壞。
1943年1月20日陳耀祖在上海廣東同鄉會作演講,向會上各人報告戰時廣東的情況。
他謂「廣東省政府成立以來,經過多年的改革,已得入正常狀態」。他將廣東的情況分三方面來說:

第一,是政治和軍警。他指出,廣東自組織政府之後,情況已轉為平穩,政治亦已入於正軌,「至於行政權及治安方面」,則「絕對自主」,又說「人民也均樂與友邦(按,日本)協力」。當時廣東省共有二個師及警察三萬人,其他地方自衛隊則有約一萬人。全省器械充足,可保全境安全。

第二,是經濟。陳耀祖謂「粵省經濟,在三年前至去年為止,完全採用軍票為本位,自去年1月份起,已完全改用中儲劵,但軍票亦可比率通用,與上海相彷。」至於廣東米價,以一百斤一擔計算,甲等米一擔國幣240元、乙等200元、丁等180元。另又實施計口授糧,大人一日十兩、六歲以下小孩一日六兩;辦法是由省政府根據統制糧食辦法,把香山等地產的米糧給價收購,再行分配給零售商,民眾憑購米證照上所開列價錢向米店購買米糧。在屋宇方面,「戰後省民四散分開,故無人管理的房屋,在廣州最多,省政府成立後,為防宵小拆賣,故立即組織民業管理委員會,將無主房屋妥為管理。」

第三,是教育與建設。陳耀祖報告,全省公私立中學共約35所,學生約8,000人;小學1,152所,學生165萬人;省立大學恢復,另有國立廣東大學,學生450人。他又指出,省政府積極推動建設工作。在戰後,日軍管理廣州等地所有工廠,但自省政府成立之後,「友邦方面先後將各廠全部交還」。自來水廠、士敏土廠、啤酒廠、糖廠等後亦陸續恢復,均有盈利;「化縣又在開煤礦,所產之煤質甚佳,將來當可大量生產」。然而廣東省交通仍是困難,上海與廣州之間交通有所隔膜,省內交通尚未暢通,為令物流便捷,預備利用帆船為工具,以疏導運輸。香港與廣州接壤,在港粵人甚多,香港難以容納,廣東省出錢出力「救濟港僑」,「由省府負責遣散約三十餘萬人」。4陳耀祖雖努力粉飾太平、歌頌日本,但亦難掩國土淪喪的滄桑。

觀古董賠上性命

1944年4月4日下午,陳耀祖「與衛士八、九人,往廣州文德路搜購古玩」,行刺者偵知其行蹤,乘其觀賞古物之際,「上前以快掣薄壳」向他施襲,陳連中數槍,幾名衛士亦中槍斃命。陳耀祖經送醫院治理,惟因受傷過重,返魂乏術,延至5日下午1時50分不治。5
陳耀祖的香港大學同窗、時為國府駐俄大使的傅秉常在俄京收聽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廣播得悉其死訊,在日記中云「余與彼同學多年,渠人本不錯,惜環境不佳,隨其姊丈同充漢奸,致有此結果,深為渠惜也。」6

傅秉常寥寥幾句,概括了陳耀祖匆匆的一生。

汪精衛妻舅陳耀祖的故事(二之二)

港大出「漢奸」——汪精衛妻舅陳耀祖(二之一)

【註】
1.陳耀祖︰〈切實奉行總理的遺教︰奉告於總理之靈的一句話〉,《東亞聯盟畫報》,1941 年,第5期 ,頁5。
2.陳耀祖︰〈劃時代的責任︰歡迎中日滿新聞記者代表〉,《東亞聯盟》,1941年,第1卷第2期,頁11-12 。
3.〈陳耀祖答訪香港時談話〉,《僑聲》,1942年,第4卷第10期,頁54。
4.〈戰後的廣東全貌〉,《中國商報》,1943年1月22日。
5.〈粤偽省主席伏誅經過〉。
6.傅錡華、張力校註︰《傅秉常日記》(民國三十三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年) ,頁95,1944年4月8日。

更多精采文章

  • 港大出「漢奸」——汪精衛妻舅陳耀祖港大出「漢奸」——汪精衛妻舅陳耀祖
  • 亂世讓無情生根亂世讓無情生根
  • 少壯激情與生涯規劃──抗爭倫理不容忽視的議題少壯激情與生涯規劃──抗爭倫理不容忽視的議題
  • 汪精衛還是孫中山?汪精衛還是孫中山?
  • 金庸用一生來寫一部偵探小說金庸用一生來寫一部偵探小說

  • 港大出「漢奸」——汪精衛妻舅陳耀祖
  • 布拉格朝聖
  • 世味如紗
  • 商場空間想像
  • 周刊文化

黃振威

香港大學一級榮譽文學士,主修中國歷史。香港大學哲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哲學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曾與王頌威合編《革命與我》(2015年),與傅錡華博士合作英譯、整理1939年至1965年期間之《傅秉常日記》(2017年)。2018年出版《傅秉常傳︰從香港大學到莫斯科中國大使館》。2019年出版《番書與黃龍:香港皇仁書院華人精英與近代中國》。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史和香港史。
View all posts
標籤: 孫中山抗日戰爭汪精衛陳耀祖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協助傳統製造業利用創新科技升級轉型,實現智能化先進製造。(Shutterstock)
灼見創科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作者: 香港科技園公司
2023-05-23
佛山市一家開發氫能燃料技術的企業來港考察,與本地能源科技及政商各界會面交流。
灼見報道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3
任景信認為,無論是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或是碳排放,數據聯通絕對有好處。
灼見專訪

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碳數據處理應用增加 綠色科技成資本新寵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2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宿世的善根宿世的善根 常霖法師
  • 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SEN:教育界最核心的挑戰 陳家偉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21世紀兩個最重要組織:金磚和上合 張建雄
  • 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一個社會要容得下幽默 陳景祥
  • 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博文約禮的三種體驗 潘銘基
  •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編輯精選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本社編輯部
  • 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隱藏在命盤中的治病方案 潘樂德
  •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本社編輯部
  • 逢危須棄逢危須棄 吳家豪
  • 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從吳越國「納土歸宋」看兩岸統一趨勢 關品方
  • 南韓開始衰敗南韓開始衰敗 蔣匡文
  •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香港科技園公司
  • 中年幸福婚姻特質中年幸福婚姻特質 羅乃萱
  • 移民專家的人生多元選擇移民專家的人生多元選擇 張灼祥
  • 習近平主席與《星空奇遇記》習近平主席與《星空奇遇記》 陳奕偉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