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景色雖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在畫家筆下卻能整合起來,於一致之中又見其多元化特色,反映出傳統與現代交錯並存。江啟明先生筆下的香港,由《香港風光》到《香港史趣》,由《香港今昔》到《香港心靈》等,把不少已消失了的景物保留於畫中,隨時代變化的面貌亦活現於紙上,何只百景,這個展覽所選的,是其中一些具代表性和說明意義的作品。
按地區可把畫作分成三組:主題一是香港島與近代城市發展,大抵表達了十九世紀以來香港的現代化歷程;主題二是九龍半島的社會變遷,旨在表明這個地區的生活面貌;主題三是新界地區和離島風光,較宏觀地尋找香港古來的自然景色和歷史痕跡。編排的次序,是循着香港島、九龍半島的先後「割讓」,以及英國「租借」新界的階段性擴築,從中可以看到百多年間香港前進的步伐,滄海桑田,興革於彈指之間。而這也是1997年回歸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奠立的規模。
當年英國人管治香港,其勢力拓展顯然由南而北;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疆域的一部分,其積漸發展則是由北而南的。因此,觀賞這批畫作的次序,既可按上述的編排,亦不妨先從後面看起,由遠古而至近代,或者別有一番體會。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居民來說,或早有所聞,了然於胸,自亦有人「不識香江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港中」。
與中國悠久的歷史一樣,香港有6000年的文化背景,百多年來的進展一日千里,回歸後更呈現了新顏。今日香港是中國的南大門,是亞洲國際都會,中西文化交織,舊的事物逐漸消失於無形之中,或留蹤影,或了無痕;新的事物在不知不覺間出現,或悄然無聲,或大眾矚目,而新的又會慢慢變成舊的。蛻變與新生本是歷史規律,畫家擅長描繪景像,學者致力撰成著述,簡略說明或有助於勾勒史事,畫中情懷就要大家細意賞味了。
主題一:香港島與近代城市發展
【1】太平山頂──遊人絡繹不絕 觀光陸續有來
太平山是香港島最高的山,居高臨下,視野開闊,成為上流社會居住和避暑勝地。山頂有瞭望台等旅遊點(圖中為獅子會公園),維多利亞港的景色盡入眼簾。
【2】水坑口街(Possession Street)──華人的大笪地 英人的佔領角
位於港島上環,英文名稱是「佔領街」,因1841年英軍登陸香港,在大水坑附近的高地上駐紮,華人則稱該處為「大笪地」。
【3】荷里活道文武廟──地處繁華鬧市 從來香火鼎盛
香港著名廟宇,奉祀文昌、關聖二帝君;建於1840年代,1850年和1884年曾兩次重修。
【4】上環華賢坊東──華人聚居處 重建未有期
在永利街對面,是華人聚居之處,馳名省港的王老吉涼茶店東主王耀棠曾住華賢坊十號三樓,現時該區正等待清拆和市區重建。
【5】中環街市──舊時為煩囂市場 今日成歷史文物
始建於1858年,是為中環一帶的華人而設;現時的建築是1939年重建的,樓高四層,2003年停止運作,列為歷史文物。
【6】鐵崗(Glenealy) ──當年如有銅牆鐵壁 今時教堂樂韻悠揚
位於中環半山,正式名稱是己連拿利,十九世紀為軍政重地,門禁森嚴,故有此稱。現時綠樹成蔭,是聖公會主教府(舊稱會督府)所在。
【7】中區裁判司署(Central Magistracy)──司法與懲教 近在咫尺間
位於中環亞畢諾道,屬中區警署建築群之一,1914年落成,至1979年遷出。毗連域多利監獄。
【8】下亞厘畢道外國記者會所(Lower Albert Road)──前身是牛奶公司 後來成為藝穗會
外國記者協會成立於1943年,初時在重慶,1949年遷至香港後,沒有固定地址,1982年遷入位於雪廠街的舊牛奶公司倉庫。
【9】中央警署(Central Police Station)──威嚴的差館 古典的風格
位於中環荷李活道,始建於1864年,屬古典式建築,曾經是香港警察總部。原址現為香港法定古蹟,屬中區警署建築群之一。
【10】陸羽茶室──中環街坊座上客 國際顯達是貴賓
1933年創辦,1976年遷至士丹利街現址,是香港著名茶樓,古意盎然。共有三層,二樓放置中國茶聖陸羽像。
【11】蘭桂坊(Lan Kwai Fong)──中外遊客流連 本地居民買醉
中環一處大小酒吧和餐館雲集的消遣好去處,是具有香港特色的旅遊景點,深受外籍人士和遊客歡迎,本地一些居民亦喜歡流連於此。
【12】天主教總堂(The Hong Kong Catholic 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莊嚴座堂 聳立半山
全稱聖母無原罪主教總堂,是天主教香港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中環堅道,1883年奠基,1888年落成。
【13】都爹利街(Duddell St.)──煤氣路燈碩果僅存 百載石階氣派依然
中環都爹利街的石階約建於1875至1889年間,兩端的欄杆上置有四座煤氣路燈,是本港僅存的煤氣路燈,仍然提供街道照明。
【14】利源東街 ──利源街分東西 小攤販賣東西
1894年建成,1906年另建利源西街。利源東街曾有多家印刷廠和報館,故有「報紙街」之稱。後來成為售賣平價衣物的著名小街。
【15】港督府 / 禮賓府 ──港英的總督官邸 特區的禮賓府第
始建於1851年,1855年落成,第四任港督寶寧爵士首先入住,1997年香港回歸後改稱禮賓府。
【16】皇后像廣場──女王銅像搬家 皇后芳蹤杳然
原名中央廣場,1880年代填海而成,1896年放置維多利亞女王銅像,翌年改稱皇后像廣場。香港淪陷期間,遭破壞,戰後港府將女王銅像置於維多利亞公園。
【17】立法會大樓──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糅合東方的藝術特色
前身是香港最高法院,1985年成為立法局大樓,香港回歸後改稱立法會大樓,使用至2011年。
【18】終審法院 ──特區政府成立 體現一國兩制
位於中環炮台里,前身為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1997年用作終審法院,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高的上訴法院。
【19】聖約翰座堂(St. John’s Cathedral) ──糅合英法建築風格 平面佈局呈十字形
聖約翰座堂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西式教會建築物,1849年落成啟用,亦是基督教新教在亞洲最早的教堂之一。
【20】中環統一碼頭──汽車也渡海 往來維港間
1933年啟用,配合九龍佐敦碼頭,油麻地小輪往來其間,提供客運及汽車渡輪服務。1990年代拆卸,原有航線遷往新填海區的中環碼頭。
【21】中環小巷──城市的罅隙 市井的空間
中環新舊建築林立,既有通衢大道,也有橫街窄巷,遠處是一盞早期的煤氣街燈。建築物的外牆,有高聳的水渠。
【22】金鐘兵房──昔日軍隊駐紮 今天商業繁華
又名美利兵房(Murray Barracks),是香港昔日一個軍營,由英國皇家工兵軍團(Royal Engineer)興建,當時美利樓就是這個軍營的軍官宿舍。
【23】紅棉道婚姻註冊處──花香處處 情意綿綿
前身為域多利軍營(Victoria Barracks),軍營於1979年關閉後,至1991年建成香港公園,婚姻註冊處就在公園的西面,有露天停泊花車區。
【24】般含道余園(Euston)──消失了的古堡 令人記憶猶新
余仁生創辦人余廣培之子余東璇於1927年移居香港,1931年建成此古堡式別墅,1980年代拆卸,改建為豫園住宅樓宇。
【25】香港大學──亞洲著名高等學府 宗旨是「為中國而立」
1912年正式成立,是香港第一家大學。本部大樓是重要的學院建築,以文藝復興的花崗柱式承托。
【26】西環──樓房高低處 新舊交替間
西環之名源自十九世紀香港行政區劃「四環九約」,又稱西區,包括西營盤、石塘咀和堅尼地城等地,是華人聚居之處,從高矮不一的建築物可見其新舊交替的情形。
【27】堅尼地城焚化爐──煙囪引人注目 如今已成陳跡
曾是香港四大垃圾焚化爐之一,1993年停用,2007年開始拆卸,至2009年大致完成。
【28】西營盤高街(High Street)──西半山的街道 昔有精神病院
原稱第四街,1892年在此建一座精神病院,因而有一些恐怖傳聞。現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29】英皇書院(King’s College)──典雅的紅磚屋 朗朗的讀書聲
1926年落成,1928年英皇書院正式遷入,二戰時期被日軍佔用為馬房,1960年重建。建築物以紅磚建成,是一級歷史建築。
【30】香港演藝學院──集多元演藝於一身 兼中西文化之特長
1984年成立,是亞洲首屈一指的表演藝術高等學府,學院的教育方針着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和中西兼容的特色。
【31】修頓球場──街坊的遊樂場 平民的夜總會
是灣仔一個露天運動場地,昔日為灣仔主要地標,有不少待業者日間在此等候分配體力勞動工作,傍晚後則搖身一變成為「平民夜總會」。1982年港鐵在此興建灣仔站,隔鄰為修頓中心。
【32】灣仔厚豐里──梯級門牆依山而立 改建計劃波折重重
從皇后大道東轉入船街,向山漫步,保留了一條梯級及幾扇門,並有古牆。現時該處有合和實業建築項目的所在地。
【33】灣仔慶雲街──雙數門牌黃屋 列為歷史建築
最著名的是2至8號雙數門牌的唐樓黃屋,樓高三層,1920年代由一位茶葉商人斥資興建,現已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34】李節街──位於灣仔的街道 中段建成私家路
1920年命名,有一個可供公眾休息的小公園,具南洋風格,其特色是一座剩下前壁的唐樓,類似澳門的大三巴牌坊,但並非真蹟,而是把舊建築推倒後重建的「假古董」。
【35】循道會──宣道教育 服務社會
全稱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是香港早期成立的基督教宗派組織,1950年代以來,積極展開福音工作。
【36】銅鑼灣(Causeway Bay)──商城故事 百年變遷
古稱鹽船灣,該處的海岸線像一個銅鑼,因而得名,1950年代進行大型填海工程。曾有多間百貨公司在這區開業,現時遍佈購物商場。
【37】維多利亞公園──以女皇銅像命名 種植有香味植物
建於1955年,是香港最大的公園,以體育運動場地為主,有游泳池、網球場、足球場等,並有緩跑徑、兒童遊樂場及中央草坪。
【38】香港帆船會──推廣風帆運動 倍添維港景色
1962年成立,2005年改名為香港帆船運動總會,全港有12間認可訓練中心,為市民提供風帆訓練。
【39】銅鑼灣天后古廟──岸邊檢得神像 立祠供奉至今
約建於十八世紀初,是本港眾多供奉天后的廟宇之一,曾數度修繕,是同類廟宇建築的佳作。
【40】告士打道──海傍雙線行車道 興建分層交匯處
1920年代進行填海工程時興建的街道,是香港市區最寬闊的道路之一,沿途有分層交匯處,1980年擴建。
【41】聖保祿醫院──法國沙爾德修會興建 1918年正式命名
1898年初在灣仔開幕,附設藥房,1916年搬到銅鑼灣現址,1976年新翼啟用。
【42】香港仔及鴨脷洲(Aberdeen and Aberdeen Island 〔Ap Lei Chau〕)──漁村景色今猶在 海面劃為避風塘
原本稱為石排灣,昔日是一個轉口港。1841年有一批英軍在此登陸,因而亦有「香港的起源」之意。對出的島,嶼狀似鴨舌,粵語叫做「鴨脷」。因以為名。
【43】海洋公園集古村──集中國古史之一村 仿歷代建築和文物
1990年開幕,展現中國13個朝代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包括廟宇佛塔、宮廷農舍、市集作坊等,2003年封閉至今。
【44】北角(North Point)──先為小上海 後成小福建
位於港島東區北部,指突入海中最北面的岬角,1940年代以來有大批上海人、福建人先後來港聚居於此,現時是繁盛的商業住宅區。
【45】筲箕灣聖十字徑街──一場大火成灰燼 原址建公共屋苑
1983年發生大火,燒毀不少居民的家園,政府於是進行清拆及在原址開山,建成耀東邨、興東邨等公共屋苑。
【46】筲箕灣──「英雄被困筲箕灣 問君何日到中環」
原本是一個海灣,因水域像一個大筲箕而得名,早年交通不便,所以有這樣的戲言。
【47】柴灣羅屋──罕見的古村落 現時是博物館
羅屋是柴灣數座古村落中僅存的村屋建築,原為一羅姓客家人所有,是港島罕見的中國舊式建築物,1990年建成羅屋民俗館。
主題二:九龍半島的社會變遷
【48】尖沙咀鐘樓──火車站大樓遺存 成九龍半島標誌
原是尖沙咀火車站的一部分,1915年完工,1975年火車站遷至紅磡填海區,於1978年拆卸。鐘樓保留下來,成為地標。
【49】香港理工大學──昔為工專 今稱理大
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工業學院,1957年遷至紅磡,1994年升格為香港理工大學,校舍風格較為一致。
【50】普慶戲院──兼營電影與粵劇 時移世易終淡出
位於油麻地彌敦道與加士居道交界,1930年代開始營業,曾是一個多元化的娛樂表演場地,包括粵劇演出,1987年結業。
【51】佐敦道碼頭──乘客與汽車一同渡海 曾是九龍最繁忙碼頭
1933年啟用,提供往來中環統一碼頭的乘客及汽車渡輪服務,至1990年代停航,現時只有巴士總站。
【52】油麻地警署──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舊翼保留新翼或拆
1893年設立於上海街及眾坊街交界,現時是梁顯利油麻地社區中心;1922年遷至廣東道及眾坊街交界,戰後加建新翼及宿舍。
【53】東華三院文物館──主堂有如村落祠堂 整體切合慈善機構
在油麻地窩打老道廣華醫院內,根據該院舊大堂改建而成,保存和展示東華醫院、東華東院、廣華醫院的歷史文物,從中可見華人社會變遷。
【54】南九龍裁判署──前稱九龍巡理府 舊翼有希臘色彩
位於油麻地加士居道,由兩座大廈組成,先後建於1936年和1970年代,裁判法院於2000年停止運作。舊翼建於山坡上,底層以花崗石砌疊而成,二、三樓有希臘多利克式大石柱,並設露天遊廊。
【55】油麻地果欄──水果批發集散地 凌晨工作數十載
原是香港主要生果批發市場,建於1913年,由多幢一、二層高的石建築組成,至今尚可見有戰前特色的裝潢,1990年代中遷往長沙灣副食品批發中心,果欄列作三級歷史建築。
【56】油麻地避風塘──香港最大避風塘 多次填海成新貌
始建於1909年,1916年完成,是九龍西海岸的一個避風塘,後來經歷多次填海工程。
【57】油麻地戲院──曾有五大戲院之稱 戰前戲院碩果僅存
1925年開幕,當初是附近碼頭工人和車伕的消遣地點,播放電影及上演粵劇時常滿座,1998年結業。
【58】油麻地露宿者之家──前身是郵政局 九龍最具規模
在油麻地上海街,原址為1920年代興建的舊油麻地郵政局,1967年九龍中央郵政局落成之前,是九龍最具規模的郵政局。
【59】紅磡──海邊為紅岩 泊船便成磡
古稱赤磡村,十九世紀時只是突出在海灣畔的小半島,其後填海作為黃埔船塢,此外還有青洲英泥廠及中華電力廠。
【60】紅磡海底隧道──灣仔紅磡遙對望 維港兩岸海中連
1972年通車,以沉管式隧道建造,在海底橫跨維多利亞港,將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兩岸的道路網連接起來。
【61】鯉魚門燈塔──屹立海濱亂崖上 登臨塔頂景色佳
鯉魚門位於九龍半島東南端,原是古老漁村,燈塔是鯉魚門的象徵,可觀覽水道兩邊景色。
【62】藍田──鹽田鹹田藍田 漁農礦產不再
原屬九龍灣鹽田的一部分,後來發展成為村莊,稱鹹田村,戰後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在此興建公屋藍田邨。
【63】觀塘──曾是東莞四大鹽場 清初遷界漸成今貌
觀塘舊作官塘,是「官富鹽塘」之意,1950年代開始發展成為香港主要工業區,1979年地鐵在此設觀塘站。
【64】牛頭角復華村──復華振華樂華 見證歷史變遷
1949年後,有一批國民黨舊部到香港,聚居於當時仍很荒蕪的牛頭角一帶,取名復華村,連接該村的道路稱振華道。香港政府於1978年開始清拆,在原址建成樂華村。
【65】九龍灣金谷村──原為山上寮屋區 清拆改建彩福村
在現時觀塘佐敦谷平山彩福邨所在的位置,原為一處約有十五層樓高的小山,上面有一個寮屋區名為金谷村,後於1990年代中清拆。
【66】鑽石山──鑽開岩石成礦 沒有鑽石的山
鑽石山並無鑽石礦,或謂山峰形狀似鑽石;附近有個石礦場,出產的石塊礦晶較為晶亮,可能是得名由來。戰後初期這一帶多個木屋區,鳳鳳村是其中之一。
【67】大磡窩村災後──大火焚燒八小時 災民多達7000人
大磡窩村在九龍鑽石山,1981年發生大火,災民多達7000人,香港政府開放深水埗難民營給災民暫時棲身。
【68】黃大仙廟(Wong Tai Sin Temple)──全稱赤松黃大仙祠 三教融合為其特色
香港著名廟宇,1921年嗇色園成立,負責管理,1956年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
【69】啟德機場 ──位處稠密住宅區內 升降難度舉世聞名
位於九龍城區,1998年赤鱲角國際機場啟用前,啟德機場是香港的民航機場,繁忙時跑道平均每小時有36次班機升降。
【70】聖三一堂──採中國建築形式 弘三位一體聖教
聖三一堂是香港聖公會在九龍區歷史最悠久的教堂,創於1890年,1936年在現址興建,翌年啟用。
【71】九龍城──古有軍隊屯衛 後建九龍寨城
宋時名官富場,是廣東十大鹽場之一;元時有人在此處山石上刻「宋王臺」三字作為紀念,晚清建九龍寨城。原址今改建為公園。
【72】馬頭角屠房──當年牛頭不搭馬嘴 今日是牛棚藝術村
位於土瓜灣,1908年建成後,用作牛畜檢疫站兼屠房,1999年屠房遷至上水,政府把建築群批給藝術工作者使用,現稱「牛棚藝術村」。
【73】香港浸會大學大專會堂──紀念首任校長林子豐博士 一度是藝術表演主要場地
香港浸會大學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浸會學院,大專會堂亦稱林子豐博士紀念大樓,1978年啟用,成為香港一個主要的藝術表演場地,現改稱大學會堂。
【74】又一村木屋──盼與九龍塘齊名 富豪和貧民對望
又一村是糖薑大王余達之出資興建,寓意與九龍塘齊名,他希望華人應有自己的高尚住宅區,鄰近亦有貧民木屋。
【75】李鄭屋村古墓──東漢墓穴 法定古蹟
這是1955年發現的東漢墓穴,後加建鋼筋水泥硬殼以作保護,1957年開放給公眾參觀,墓旁有展覽館。
【76】美孚新邨──新式住宅屋苑 全球樓宇最多
原址為美孚石油公司油庫,1968年改建為美孚新邨,共有九十九座住宅樓宇,提供一萬三千多個住宅單位。
【77】荔園與宋城──早期最大遊樂場 增設宋城添景點
荔園遊樂場於1949年開業,在當時是香港最大遊樂場,1961年增設宋城,吸引了不少遊客。1997年結業。
【78】大角咀福全街──當年原是福全鄉 洪聖廟移至今地
1818年福全鄉建於此處,並有洪聖廟;1928年政府為開發土地,清拆了福全鄉,洪聖廟亦遷往新闢的街道上,命名為福全街。
【79】界限街(Boundary Street)──初為九龍半島北界 後成九龍新界分界
位於九龍半島中部偏北,是一條東西向的街道,原是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時清朝「割讓」九龍的北界,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後,成為九龍與新界的分界線。
主題三:新界地區和離島風光
【80】沙田大圍車公廟──香港四大廟宇之一 風車轉運香火鼎盛
相傳車公是南宋末年的一名勇將,隨宋帝昺南下逃難時在途中病逝。他精通醫術,深受村民尊敬。車公廟有悠久歷史,相傳與對抗疫症流行,或與田心村風水有關。
【81】香港中文大學──博文約禮 止於至善
1963年成立,由崇基、新亞、聯合三書院組成,是香港第二家大學,在沙田馬料水的山頭建校。校舍寬大,有建築物多座。
【82】大埔大尾篤──大埔區東部邊陲 八仙嶺龍脈末端
區內有龍尾村,寓意吉祥。現時一些指示牌,以同音寫成「大美督」。
【83】大埔八仙嶺與八仙湖──北向望深圳特區 南面遙對馬鞍山
位於吐露港以北,是新界東北的一條山脈,由八個山峰組成,故名八仙嶺。
【84】船灣淡水湖──海灣成水庫 全球我首創
船灣東部原為吐露港北面的海灣,1960年代為解決水荒,興建兩條堤壩,將島嶼連起來,成為大型人工淡水湖,容量僅次於萬宜水庫。
【85】上水廖萬石堂──北宋廖氏出任高官 父子俸祿合共萬石
建於1751年,是上水廖族最大的祠堂,1983年重修,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之一。
【86】吉慶圍──鐵門事件載史冊 妙覺園內英雄祠
北宋時鄧氏遠祖至此定居,清初加建圍牆,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錦田居民抵抗,英國拆除鐵門運回倫敦作為戰利品。至1925年英國交還鐵門,並立碑誌其事。
【87】天水圍──配合人口增加 發展為新市鎮
原本是元朗市西北部的一條圍村,周圍是一大片魚塘(基圍)。1980年代開始發展成一個新市鎮,魚塘亦被填平而成今貌。
【88】青山禪院──新安八景之一 杯渡禪蹤所在
創建於1500年前的東晉末年,有普渡寺、杯渡寺、青雲觀等多個名稱,據古籍《高僧傳》所載,杯渡禪師喜歡乘坐一隻大木杯雲遊四海。青山禪院建築工程至1930年才告完成,內有杯渡禪師像。
【89】荃灣──老圍村是最早建成村落 三棟屋為香港古老圍村
傳說該處海灣水淺,古時稱為「淺灣」,清朝康熙年間(1669年)一度放寬遷界令時,有大批客家人遷入,約建有二十六個村落,1898年納入香港範圍。
【90】西貢──明時西方來貢 今有萬宜水庫
明初鄭和下西洋後,此處是西來朝貢船隻停泊的一個港口,因稱「西貢」,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設理民府管理。
【91】將軍澳──明代史籍已見此名 近代帆船往來其間
早在十三世紀已有人在這裏定居,或謂古時曾有將軍至此,英文曾稱Junk Bay,或謂「將軍」與英文Junk音近。1980年代政府在此移山填海,發展為新市鎮。
【92】調景嶺(Tiu Keng Leng)──海灣規圓平靜無波 務農婦女日出照鏡
早期亦稱照鏡嶺,英國租借新界後,加籍人士倫尼在該處建麵粉廠,因而稱為Rennie’s Mill,但他在該廠關閉後自盡,香港回歸後英文名稱改用調景嶺音譯。
【93】布袋澳村──三面環山 狀似布袋
位於清水灣半島西部,內有漁排養殖場,村民多經營海鮮生意,此處亦成旅遊景點。
【94】大澳──有300年人類聚居歷史 遺址可上溯至石器時代
十六世紀時,佛朗機人(今葡萄牙人)曾在此建據點,後在屯門一帶被明朝軍隊擊敗,史稱屯門海戰。附近有鹽田遺址。
【95】大嶼山龍仔──郊野公園 龍仔悟園
位於大澳,附近有南大嶼郊野公園及名為「龍仔悟園」的私人別墅,建於1962年,是行山人士必經之處。
【96】東涌炮台──清朝水師營地 裝有六尊大炮
原是炮台陣地,十九世紀初建成,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後,炮台被廢棄。1979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88年全面維修。
【97】長洲張保仔洞──傳說收藏寶物 現為旅遊景點
相傳是著名海盜張保仔收藏寶物的山洞,或者是躲避清兵追捕的地方,洞內非常黑暗及狹窄,近年加建了鋼梯。
【98】東平洲──在深圳大鵬半島對面 香港十大勝景稱亞軍
香港最東北的島嶼,位於大鵬灣,原稱平洲,加「東」字以免與坪洲混淆。
【99】南丫島──唐宋時外國船隻停泊 現為香港第三大島嶼
古名博寮洲,位於香港島西南面,形狀像「丫」字,面積僅次於大嶼山和香港島。
【100】蒲台島雷紋石刻──位處香港最南端 圖案有如拜祭畫
蒲台是蒲台群島的主要島嶼,地勢平坦,看似浮台,地質以岩石為主。19603年發現南端有史前時期石刻,估計約30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