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另一作者林燕靖為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究中心研究員
石菖蒲即常見的水草植物蒲類,屬天南星科植物,為多年生草本,盛產於長江流域及江南各省,多野生於山澗溪流和水石縫隙處。石菖蒲葉為劍狀,夏天葉間抽出花梗,開綠褐色細花,排列成圓柱狀的肉穗花序,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與蘭花、菊花、水仙被人們並稱為「花草四雅」。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就很欣賞石菖蒲,他在《石菖蒲贊》中說:「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須微土以附其根,如石葦、石斛之類。雖不待土,然去其本處,輒槁死。惟石菖蒲,並石取之,濯去泥土,漬以清水,置盆中,可數十年不枯。雖不甚茂,而節葉堅瘦,根須連絡,蒼然於幾案間,久而益可喜也。」等詩句,從中可見他深得欣賞菖蒲之趣。
古人對石菖蒲的記載
因菖蒲的葉片像一柄柄利劍,故我國廣東、江西、湖南一帶稱菖蒲為「水劍草」,認為可以驅妖除邪。每逢端午時節, 人們都有採集或購買菖蒲,然後將其懸掛於門窗之上,或者用其泡酒飲用,以驅毒避瘟的民間習俗。關於這一習俗,在《荊楚歲時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端午節以菖蒲一寸九節者,泛酒以避瘟氣。」宋代詩人劉克莊在其創作的《賀新郎.端午》一詞中,對古人飲菖蒲酒,劃龍舟競渡作了十分生動的描繪:「⋯⋯且盡尊前今日醉,誰肯獨醒吊古?泛幾盞、菖蒲綠醑。兩兩龍舟競渡,奈珠簾、暮卷西山雨。看不足,怎歸去?」
石菖蒲藥用價值高
菖蒲入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謂其「主風寒濕痹,咳逆,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並且「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歷代本草統以菖蒲為名而敘述,並未細分,沒有單列石菖蒲。而明朝李時珍曾把菖蒲分為五種:生於池澤者,泥菖蒲也;生於溪澗者,水菖蒲也;生於水石之間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者,亦石菖蒲也;甚則根長二三分,葉長寸許,謂之錢菖蒲是也。李時珍認為入藥須用第二種石菖蒲,餘皆不堪。現今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規定,藥用者為石菖蒲,來源於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乾燥根莖。石菖蒲味辛、苦,性溫,入心、胃經,功能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主治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等。
傳說漢武帝遇仙者賜教採食菖蒲
古代醫家、道家對菖蒲頗為推崇,《仙經》中稱菖蒲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靈藥。」古籍《神仙傳》中記載:有一次漢武帝劉徹上嵩山,至山頂,忽然看見眼前一人,身高二丈,耳長垂肩,仙風鶴須,氣度不凡。漢武帝急忙屈萬駕之尊,上前施禮並問道:「仙者是何方人士,怎麼會來到這裡?」只聽此老者回答說:「我是九嶷山中人也。聽說中嶽山山頂的石頭上,生有一種草叫石菖蒲。此草一寸九節,吃了它可以長生不老。所以特地到這兒來採集它。」說完之後,突然不見了。漢武帝剛聽完老者的話就突然不見了人,心中頓時大悟,他對左右侍臣說:「這個老者並不是自己想採食菖蒲,而是特意來告訴朕的。」《神仙傳》中的這段記載雖然純屬傳說,但石菖蒲是一味延年益智的良藥,確為歷代醫家推崇備至,除了《神農本草經》外,《千金方》中也載有:「七月七日取菖蒲為末,酒服方寸匕,飲酒不醉,好事者服而驗之,久服聰明。」而王秉衡《重慶堂隨筆》還稱讚:「石菖蒲,舒心氣,暢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藥也。」
今日醫家推崇之至
現代中醫則認為石菖蒲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能鎮靜安神、催眠,芳香化濁、祛痰濕的作用,對治痰熱內擾之不寐症有較好的療效。而石菖蒲味辛,能理氣活血,祛風宣濕,用於治風濕痹阻、關節疼痛或跌打損傷之瘀腫疼痛症。當中所含有揮發油,氣芳香,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腸異常發酵,故能醒脾和胃助運化,用治濕困脾胃症。也適用於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等。
兼具藥用和觀賞價值
明代王象晉寫的《群芳譜》中記載:「乃若石菖蒲之為物不假日色,不資寸上,不計春秋,愈久則愈密、愈瘠則愈細,可以適情,可以養性,書齋左右一有此君,便覺清趣瀟灑。」不但寫出了石菖蒲頑強生命力的特性,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為人們喜愛,並常作案頭擺設的情況。閱讀了這篇文章後,各位不妨也在書房電腦枱邊、寫字枱上擺布一盆菖蒲草,再加上一小魚缸養幾尾魚,使房間內增添綠意、靜中有動,陶冶性情,愉悅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