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最近對民辦教育部門的全面改革令許多人感到意外。7月24日,中國政府公布了「雙減負」政策,強調了減輕家庭作業負擔和課餘補習時間。
雙減負政策終上台 中國教育股市下跌
新法規禁止民辦教育機構在課餘時間提供核心課程的輔導來獲益,同時禁止民辦教育機構參與融資甚至上市。
除此之外,因為愈來愈多的兒童被迫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為考試進行補習,法規禁止相關機構為 6 歲以下兒童開設核心科目的在線或線下課程。
新規公布之後的幾天,在美股、A股和港股上市的所有中國民辦教育企業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中國教育行業指數在7月26日下跌高達14%。當天,在港股上市的新東方與思考樂分別下跌40.6%和28.5%,在美股上市的高途和好未來同時下跌了約 50%。
採取多項重要措施 深遠意義值得推敲
對教育行業的改革是中國政府繼滴滴事件後的一個重大舉措。滴滴出行作為內地領先的汽車出行服務公司最近在紐交所上市,然而卻因為涉及數據安全的問題受到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查。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監管機構出於反壟斷的考慮,禁止了國內兩家領先遊戲公司的併購提議,其中一家是互聯網巨頭騰訊的子公司。食品外賣應用美團也被要求為公司外賣送貨人員繳納社保。
此前,中國監管機構因為螞蟻集團商業模式的問題而阻止了螞蟻集團的上市,同時阿里巴巴、美團和零售商蘇寧均因反競爭行為被罰款。
此外,中國政府還採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放寬戶口、消除貧困、放寬生育限制政策,以及進一步開放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准入條件,特別是開放金融服務業等領域的准入。
中國監管禁止校外培訓的這一舉措是減輕學生負擔的關鍵一步,這一舉措同時也將降低中國孩子的撫養成本很多。中國夫妻不願意生育更多孩子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撫養孩子的成本過高。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也導致了中國人口結構的傾斜與惡化。
這些政策措施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外國和本地投資者以及其他相關人士應該如何解讀這些政策變化?這一系列的政策變化是例外事件還是代表某些更加重要的事情?
多方面全方位發展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
除了上述一系列重大政策以外,中國政府還公布了「十四五」規劃,其中科技創新是重點關注的領域。雖然在過去十多年裏,科技創新也一直是中國發展的重中之重,但美國政府對中國在核心技術的制裁加速了中國對科技創新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中美貿易戰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中國在應對這些挑戰時需要做出重大的決策,中國政府也從這些經驗中增強了對自身治理的信心。
這些舉措都是中國探索中國特色的現代性(moder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的過程中所進行的。習近平主席在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講話上曾9次提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這是中國如何探索屬於自己的現代性的縮影。在此基礎上,「舉國體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在展望未來的同時,中國也會回望它豐富的歷史文化。中國在秉承傳統理念的同時,對馬克思主義等外來思想以及合理程度的資本主義也能包容。中國奉行社會主義原則,但同時擁抱市場經濟的活力。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要理念,但同時亦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
對「陰陽」二元思想長久以來的信仰,對外來思想例如佛教的吸收,與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多股中國傳統思想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中華文化中的「一體」感,這種包容性,自從1000多年前就塑造着中華文化的發展。
在這一背景中,中國將繼續以包容的方式向前發展,在過程中伴隨着進行各式各樣的試驗,並在社會、經濟和政治上實現增長。
在改善中國人民福祉和促進全世界福祉方面,中國的角色正在變得日益重要,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國領導人在重要議題上採取了果斷的舉措。
政府促進集體利益 奠定未來增長基礎
在這次民辦教育事件中,當然受影響的公司的投資者不會喜歡這些政策舉措,但作為受益者的中國民眾總體上持支持態度。在尋求其所設想的現代性的過程中,中國政府正努力促進集體利益,同時允許個人繼續追求經濟富足。換句話說,這是對「共同富裕」的追求。
它的核心是一種以降低人民生活成本為目的的體制化舉措,其中包括降低生育、撫養子女、教育和住房等在內的費用。
這些措施將為未來的增長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展望未來,機遇將來自硬科技、製造業、生命科學、新能源、可持續性、農業等領域。
這些領域將湧現大量的初創企業,許多投資者將從中受益,選擇正確的投資賽道將是成功的關鍵。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種短期的動蕩將重新定義長期增長的基礎。
隨着中國繼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世界其他國家也將愈來愈多地感受到中國的影響力。同時人們也需要加深對中國做法的理解,以及它將如何影響全世界。
此文英文版原載於中國環球電視網,本社經作者翻譯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