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國家教育部和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明確到了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高校,成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和創新發展先進典範。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最早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學術、科研合作的香港高等院校之一,早在2006年已與深圳市政府、中國科學院開展合作夥伴合作關係。最近,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接受灼見名家訪問,暢談中大進入大灣區的歷程和今後合作發展的方向。
首間踏足大灣區的香港高等院校
段崇智教授說,現在中文大學在大灣區的發展,有互利共贏的機會,即是深圳得益,中大也可得利。「我們的老師和校友們身先士卒,現在已經有幾千萬元的融資,成績也是很好的」。他認為,在此刻仍有許多人等候進入大灣區的時候,中大在大灣區無疑有自身的位置。
段校長表示,他希望中大深圳研究院眾創中心(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ub,簡稱InnoHub)的面積能夠更大,因此中大方面正在考慮與深圳市政府商討,「告訴他們(InnoHub)現在成績這麼好,(深圳當局)應該投資一些資源給我們」。
回憶中大的「大灣區之路」,段校長不無自豪地說,香港中文大學可以說是香港第一間踏足大灣區的大學,早在2006年已與深圳科學園和深圳市政府成立國內第一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在產學研方面有相當的成就,而在這間研究院成立後,中科院也在其他城市成立研究院。
他接着說,2007年,中大成立了深圳研究院,這所研究院可說是香港院校在深圳市最大面積的研究院。然後,2012年,中文大學(深圳)獲得批准成立,2014年正式招生,到2018年,就誕生了第一屆畢業生。他補充說,中文大學(深圳)更是連續五年在廣東省招生成績最好的院校。
2018年,中大(深圳)研究院成立了眾創中心(InnoHub),「這是一個給我們的老師、校友、同學們的平台,給希望創新、創業的他們一個很好的發展平台。」他說。
2020年,中大獲得批准在福田成立中大深港創新研究院。段校長說,這間研究院有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一是智慧機械人,另一則是研究腸道內的細菌生物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以上就是中大在大灣區發展的概況。
段崇智教授同意,在文化、政策、管理上,大灣區和香港是有些差異的,為此,2020年成立了一個辦事處,協助在大灣區創科和研究的校友、老師和同學適應兩地的差異。
「正如我們很多同事說,要walk out our comfort zone(走出舒適圈),這樣才能有新的發展。不過,若然在走出舒適圈的時候,感到uncomfortable(不舒適)也是不行的,所以我們便成立了這個辦事處,為他們提供服務。」他說。
段崇智又以香港兩家知名的獨角獸(unicorn)公司,一是盧煜明教授的DNA診斷公司,另一是湯曉鷗教授的商湯科技為例,認為中大現時在大灣區的發展,擁有互利共贏的機會,「即是不只深圳獲利,我們也能獲利,這個也是我們的宗旨和策略」。他強調,創新創業是一場接力賽,「除了basic research(基礎研究),還有applied research(應用研究),然後有prototype(原型),再有certification(認證),然後是production(生產),再來是marketing(營銷),之後是投資、管理等等,這麼長的一條龍,中大一開始就在每個地方,都有一個位置在那裏,這是一個整體的發展,創新創業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走出象牙塔的創業創新之路
他希望,中大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們一直在和商湯合作,中大將來也會有人工智能的研究所……我希望中大將來可提供創新創業的配套,『產學研』的『產』就是將研究成果轉化成產品;『學』就是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研』就是要有研究的題目,沒有題目便沒有研究,沒有研究便沒有生產,亦不會有學生去做,這是一個cycle(循環),有產品便有人研究;有人研究便有人學習;有人學習才有人研究;有研究才能有產品;這都是不能分割的,完全是一體的。
段校長認為,20多年前的大學比較像一座「象牙塔」,只做一些相當純粹的科研。「有科學家說過,science(科學)只有兩種,一種是applied science(應用科學);另一種是not-yet-applied science(未曾應用的科學)。所謂純科學就是未曾應用的科學。科學家實驗室內做了很精彩的科研,他一定會想下一步怎樣?多年前他們只會想下一步發表論文,一篇接着一篇,但現在我們能夠製造這樣的機會和culture(文化),所謂文化,就是當你完成一項研究後,可以想想下一步做什麼?因此我們在幾年前,就設立了名為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EPIN,創業精神與創新)的副修科,主修任何科目的學生都可選修這一科,課程教他們怎樣做entrepreneur,這個課程很受歡迎」。
他補充說,「要創造大家可以合作的culture(文化),所謂Interdisciplinary culture(跨學科文化)……每一間學院、每一位dean(院長),不只是為自己的學院工作,要跟其他學院一起共事」。他又說,為了鼓勵跨學科人才,中大決定在招聘教員的時候,第一最好是找跨學科的,然後教授若擅於跨領域研究的話,大學便會投資在那些教員身上。
「其實我們現已開始新的招攬英才計劃,準備了大約有50個助理教授、100個博士後的職位,5年內,會招攬這些英才到中大,不分國籍,不分背景,這樣,就能創造一個跨學科的、能夠彼此合作的文化,然後就會有新的東西出來」。
談到中大深圳研究院眾創中心,段崇智說,這個眾創中心現有47間初創公司,成績出眾的包括聲揚科技,是研發計算機聽覺、智慧語音技術的,最近完成了一個差不多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另一間是深圳視見醫療科技,是人工智能醫療影像、分析和診斷的公司,還有一間叫做邁微思科技,是用微波和濾波器去做5G通訊設備自動化測試系統,擁有幾千萬的融資。「這些都是做得很好的公司,現在有很多人排隊想進入眾創中心,儘管還有少量空位,但我們希望InnoHub面積能夠擴大,現正在考慮跟深圳政府商討,可否投資一些資源給我們,我相信這樣的吸引力會更大」。
段崇智校長專訪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