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說:「歷史不會重複,但它會押韻。」筆者想起這句名言,是因為最近美聯儲(Fed)前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受訪時,向現時美國執政黨發出警告,不要忘記金融海嘯的教訓,重申加強金融監管的必要性,以防止美國企業貸款標準出現「巨大惡化」的後果。
回看過去三年美國合共加息八次,投資者及市場資金持續流入浮動利率的金融產品,此舉推動美國槓桿貸款市場規模擴大至1.3萬億美元,而且現階段未有見到減弱的跡象。事實上,LPC便有數據指出,今年有超過160億美元資金流入貸款共同基金(Loan Mutual Funds)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理柏(Lipper)亦有數據顯示,今年環球金融市場已經發行逾1060億美元的美國貸款抵押債券(CLO)及224億歐元的歐洲CLO。難怪耶倫認為企業貸款標準放鬆了。
金融監管放寬 須防槓桿貸款風險
另外,今年初黑石集團(Blackstone)以LBO(槓桿收購)方式花費200億美元收購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旗下的金融和風險(F&R)業務55%股份。據穆迪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該交易槓桿率為7.6倍。對此,筆者不得不提,2008年金融海嘯帶來巨大傷害,推動美國監管機構於2013年更新有關槓桿貸款指引,透過監控及承保標準,防範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不過,就算是該指引也在近年慢慢放鬆了。
從不同資料及數據可見,企業貸款標準的確有放鬆之嫌,黑石集團例子也只是冰山一角,筆者估計仍有不少企業之間的信貸協議存在嚴重的風險缺陷;同時不能否認,巨大惡化且不能受控的槓桿貸款會對銀行構成系統性風險,隨時引發企業大規模破產,拖累全球經濟再次出現衰退。
總括而言,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提倡放鬆金融監管政策,在一個本已貸幣寬鬆的環境,可以說是火上加油,以致現時槓桿貸款市場出現過度寬鬆情況,再者中美貿易戰仍然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這些不明朗的市場風險都有可能影響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同時為股票市場帶來持續波動。但筆者最為擔心的是,假若槓桿貸款相關的系統性風險爆發,則會導致全球金融安全的問題。
原刊於iMone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