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每當朋友讚歎他時,就認為別人是在諷刺他,便把話牢牢放在心中,耿耿於懷。其實別人根本無心傷害,而他卻有意被人傷害。「無心傷害人的人無罪,有意去接受別人的傷害,才不可原諒!」
千萬不要動不動就認為別人是在諷刺你。如果人家真的有意傷害你,你更應該要原諒他。所以說:「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人生要時時培養這分原諒人的心,如此就會時時歡喜、幸福。
日常有這三種心:愛心、信心、寬容心,每天都能活得歡喜自在。看到什麼人都歡喜,做任何事也歡喜,這就是菩薩的初地──「歡喜地」。
進入「歡喜地」需要付出,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歡喜。如果一個人只想得到別人的布施,常常想着「你給我,你給我」,那會非常痛苦;相反的,每天心存「我給你,我給你」,就會過得很歡喜。「我給你」是布施、是愛,歡喜布施是做菩薩的第一個條件。布施要有歡喜心──如月亮般光明、柔和、可愛,如此,眼中所見的人都是那麼的美善。
每天照鏡子學習「笑」,培養歡喜心
有一位老太太,是慈濟的培訓委員,她的丈夫很早就過世了,女兒很孝順。老太太後來與另一位有家庭的男士組織了新家庭,老先生的身體很不好,需要人照顧,這位老太太對他百般依順。但是看在老先生的兒子和媳婦眼裏,卻認為這位阿姨想要謀奪財產,所以處處提防她。
所以許多年來,她每天都是以淚洗面。沒想到她真心照顧老先生,卻換來全家人對她懷疑的眼光──一舉一動,都像防賊一樣地提防她,使她感到很痛苦,但是又捨不得這位老先生。
後來她女兒知道了,覺得媽媽好可憐,就將她引進慈濟,時常聽我的演講。當她聽到我說「歡喜心」就是幸福,覺得自己也應該培養歡喜心──既然歡喜跟隨老先生,就應該歡喜地照顧他,何必擔心別人怎麼說。於是她將眼淚擦乾,每天照鏡子學習「笑」,培養歡喜心。
原刊於《自在的心靈》,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