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楊衢雲逝世120年紀念──興中會長楊衢雲的譽與毀

楊衢雲逝世120年紀念──興中會長楊衢雲的譽與毀

楊衢雲是我的堂伯父,和先父楊拔凡同一個爺爺。先父年輕時和衢雲胞姊及長女錦霞相處密切,親聆先烈事跡。想不到先烈為革命犧牲後,這位曾與孫中山先生並肩生死,志氣高昂,獻身救國的人物曾被人刻意誣衊。

楊興安 作者: 楊興安
2021-01-09
意氣揚揚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史堅如孫中山楊衢雲興中會謝纘泰馮自由
楊衢雲和孫中山都是革命黨的領導人,早已立志獻出性命推翻清政府,進行武裝革命時已丟失許多同志的性命。
楊衢雲和孫中山都是革命黨的領導人,早已立志獻出性命推翻清政府,進行武裝革命時已丟失許多同志的性命。
0
SHARES
1.4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楊衢雲生於1861年,1890年與謝纘泰等香港雙語精英組織「輔仁文社」,在國難當前,批評朝政。1892年設址中環百子里,已暗中籌備推翻滿清,進行武裝革命活動。楊衢雲比孫中山年長5歲,混入社會比孫更早許多年。楊謝在籌劃革命事業時,「孫中山還是個醫科用功的學生」,(見唐德剛著《晚清七十年》語)1894年曾親赴天津上書李鴻章,傳上強清計劃,結果失敗。1895年春孫氏來港,結合輔仁文社組織興中會。是年10月發動廣州首義,結果失敗。楊衢雲自1895年至1900年任興中會首任會長五年之久,1901年1月10日為清廷派人到寓所行刺,翌日在西營盤國家醫院殞命。2021年1月11日是楊衢雲逝世120年的日子。

楊衢雲是我的堂伯父,和先父楊拔凡同一個爺爺。先父年輕時和衢雲胞姊及長女錦霞相處密切,親聆先烈事跡。想不到先烈為革命犧牲後,這位曾與孫中山先生並肩生死,志氣高昂,獻身救國的人物曾被人刻意誣衊。今特予一談,讓世人辨其真偽。

興中會會長楊衢雲

杜撰誣衊 缺乏常識

有人傳聞愛說「史書」記載:「楊衢雲膽汁甚少,既以要脅得總統名義,乃在港先編一小隊,名為總統衛隊。……各人發手槍一支,……衛隊所領,盡得精良。」並說此舉令其他革命成員不滿,要求更換精良槍械,遂因未達要求而未有參與舉事。如此傳聞,真令聽後失笑,笑其無知。因楊衢雲是當時革命秘密會社領袖,身份行蹤都要隱蔽之極,豈會要「總統衛隊」招搖過市逞威風?而革命黨人又如此小器不識輕重、因未有精良槍械而臨時退出?實因造謠者不懂時勢,把楊衢雲看作自大無知的軍閥,漏洞百出,才有令人失笑傳聞。

另則傳聞是清廷向革命黨招降,委以官爵,說楊衢雲心動。楊衢雲和孫中山都是革命黨的領導人,早已立志獻出性命推翻清政府,進行武裝革命時已丟失許多同志的性命。傳聞以什麼爵賞向楊孫等人招降呢?楊衢雲可能心動、棄已犧牲生命的同志而不顧嗎?理應說給他們當個兩廣總督或朝中二三品大官,才有叫座力。而向他們招降的清官,有權力給楊衢雲當總督嗎?在史堅如被捕殺前供詞中有說:「楊衢雲叫我做城內大都督。」句。楊衢雲有任命革命黨人事成之後任「城內大都督」之氣魄及權力,清官以什麼官爵而能令楊心動?最重要的,這傳聞沒有旁證佐證,沒有清方紀錄,沒有嚴肅史筆記載。傳言者只求坑人而已。

史堅如絕命供詞部分。請見本頁最左兩行有「楊衢雲叫我做城內大都督」句。

其實,早期興中會的武裝革命主要人力財力,確來自香港知識分子、愛國富商、義氣屠狗輩,還有帶着血海深仇、被清廷剿滅的太平天國餘黨及其後人。他們見清廷政府腐敗、喪權辱國,因而挺身而出,報國忘身。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是在倫敦蒙難,國際聞名後才開始廣為人知。孫中山先生亦親口說出革命思想是在香港孕育。他從未說過他的革命思想是與生俱來,橫空出世的。當日時局瀕危,怒潮澎湃,有人走在孫中山先生前頭,絕不為怪。筆者從沒有讀過孫中山先生貶沒楊衢雲的記載。

楊衢雲受到無情的貶沒,原因簡單之至,因為有人不想見到革命的光環出現在楊氏頭頂之上。蔣介石甚而在民國初期,吩咐下屬用100萬購入楊氏坐在孫氏身前的照片和底片,予以銷毀(見蔣介石前妻陳潔如回憶錄),這種切志淡化興中會首任會長地位的意圖昭然若揭。

下文節錄先父遺著《楊衢雲家傳》,讀者可更貼近了解情況。(下文小標及括號為筆者所加。)

親訪謝纘泰  口證鄧氏造謠

……不久在廣州黨報中,作者鄧慕韓,以黨人傳記體式,對衢雲加以誣謗指摘,………。

錦霞(先烈長女)未與謝纘泰家人往來多年,余(堂弟楊拔凡)往訪謝家。談下,謝謂廣州黨報所載,彼亦知之。倘廣州革命紀念會或黨報向其本人駁詰,彼本人必有以駁覆,但今以傳記體式,為不負責之言,駁覆有失價值。鄧慕韓何人(指乃無名小輩)?何所知(非當日革命義士)?雖稱為夔石(即韓託言乃孫中山革命得力助手陳少白)所言,但頗難據之(據韓之言)以找老友麻煩。倘果夔石本人負責直接作此種話,則彼當絕不客氣駁斥,令其吃不消云。……。又說到假使衢雲壞至如此田地,何以孫於衢雲死後,函中說得如此悲傷,如此盡禮。函中且有說到「自香港南北,以及西方各路,請足下作主,代寄為望」之語,其人(楊衢雲)當時主要地位,不難想見,其事世人有頭腦者,當能立判是非。再又說到彼本人已交託謝英伯轉語黨報中人,勿再妄作胡言。

繼云……彼本人(謝纘泰)所著《中華民國革命秘史》(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of the Repulic of China)一言一句,皆可提出反證。早在孫未逝世前六個月,逐日排登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內,孫不讀到,廣州外交部亦曉讀到,倘內有半句假話,早被駁倒矣,何不見有一詞相加。今黨報流氓(Rascals)之話,實不值得駁覆。…….. 。

《楊衢雲家傳》封面。(新天出版2010年)

馮自由向謝纘泰索取史料

馮自由所著《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該史內有影印史堅如原審供詞,其供詞雖被墨潑染污,未污處仍赫然存有「楊衢雲委小的為城內大都督」字樣可見,錦霞所說其父被刺真因,已得一充足之證明。黨報當日誣衊死者,實最可恥。因其後有此報章,將誣衊之話,輾轉傳載,余所見已不止一次。但此只能取信於無知之輩,而不能欺有識者之鑑辨也。

馮自由著革命史時,向謝纘泰徵求革命史料,謝以其立場如何未知,是否持正未測,僅照給已曾發表與衢雲有關各照片,另多附一張衢雲手寫英文短簡。該短簡召謝往杏花樓約會,……謝云該簡一以證明衢雲字迹,因衢雲有不書名祇編號手札(英文的)數十封存彼處。……謝云,其本人存有四十餘年個人日記,曾取一本示余,厚數吋,如一本大賬簿,中夾剪報,信件,雜紙等。偶掀一頁,竟夾有(民初)孫中山由歐返國過港時,謝領僑衆開會歡迎,所用茶點,商店開來帳單。謝謂是如此的,日記之外,還有傍(旁)件,說不得假話。(節錄至此)……

楊興安按:

1 謝氏本名「贊泰」,見其墓碑。革命活動時均用「謝纘泰」,是興中會第三號人物,亦為香港《南華早報》創辦人。

2 謝纘泰口中日記如此重要文獻,不知落在何人手中?亦不知是否今已損毀。

3 上文所說史堅如絕篇筆供詞檔案,十多年前曾在尖沙咀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

此圖照為蔣命陳果夫購入、欲銷毀楊衢雲坐於前座之照片。謝氏拒絕。上面額題為謝氏囑人加上後交馮自由,後被人刪去額題方刊出。疑原照在謝氏後人手中。

更多精采文章

  • 訪謝纘泰話當年訪謝纘泰話當年
  • 興中會之英雄肝膽興中會之英雄肝膽
  • 楊興安:中國革命史遺忘了我的堂伯父──楊衢雲楊興安:中國革命史遺忘了我的堂伯父──楊衢雲
  • 先烈楊衢雲 成就革命功業先烈楊衢雲 成就革命功業
  • 孫中山致函謝纘泰善後孫中山致函謝纘泰善後

1+

楊興安

文學博士。曾任編輯、編劇,曾經教學,任明報社長室行政秘書,長江實業集團中文秘書。其散文被選為中學課文。著有《金庸小說與文學》、《浪蕩散文》、《現代書信》等多種著述,現為香港小說學會榮譽會長。
View all posts
標籤: 史堅如孫中山楊衢雲興中會謝纘泰馮自由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馮康醫生表示,若香港能普及接種率,加上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有效,預計到年底疫情應該有希望受控。(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醫療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即使打了疫苗,仍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習近平說,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擔當。(觀察者網圖片)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鄭永年:盼中國深度開放 可改變亞洲格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蒙代爾生前曾說過一些「金句」,為美國傳媒津津樂道。(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前副總統蒙代爾高齡93逝世 曾聯署公開信〈中國不是敵人〉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蔡英文(前中)4月15日在招待美國代表團晚宴上表示,她期待深化台灣和美國的夥伴關係。(蔡英文facebook)
大中華視野

日捲入中美台政治 台勢成中美爭拗磨心

作者: 盧兆興
2021-04-19
阿拉斯加會談會場。(美國國務院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

作者: 丁望
2021-04-16

影片

  • 雷鼎鳴:中國敢於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團結世界多國迎接中美新冷戰
  • 黃錦輝教授:香港加快推動數碼人民幣作為RCEP交易貨幣 善用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服務大灣區
  • 袁彌昌:21世紀民主與專制效用之爭 新冷戰下從現實主義看中美關係新發展
  • 施永青:回歸後北京與西方進行香港爭奪戰 逼中央改變對港政策 反對派付出慘重代價
  • 張炳良教授:泛民政黨不參選有什麼出路?香港政局遽變需要新思維
  • 鄭赤琰教授:中美關係交惡 李顯龍不偏幫 新加坡非共不反共 爭取中國支持
  • 張建雄:潮看《三國》 三大智者、三大聰明人、三大被低貶人物
  • 葉劉淑儀:英美民主人民並非當家作主 政治制度究竟從眾還是從賢?
  •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未止 香港市民如何自求多福?
  • 黃錦輝教授:後疫情中國未來五年發展布局 香港再工業化如何善用內地資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顧小培:打疫苗「血栓的疑惑」 「捽」針口弄巧反拙顧小培:打疫苗「血栓的疑惑」 「捽」針口弄巧反拙 本社編輯部
  • 福島核廢福島核廢 陳文鴻
  • 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 本社編輯部
  • 黑與白黑與白 常霖法師
  • 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 丁望
  • 褚簡寧「退下火線」 停主持「清心直說」 大減報章專欄褚簡寧「退下火線」 停主持「清心直說」 大減報章專欄 本社編輯部
  • 比梵高小十歲的中國畫大師比梵高小十歲的中國畫大師 益行
  • 瀟湘夜雨  千古傷心人莫大瀟湘夜雨 千古傷心人莫大 楊興安
  • 哀之還是嘲之?哀之還是嘲之? 張建雄
  • 明德格物明德格物 陳家偉
  • 天下去得的中國市場天下去得的中國市場 張建雄
  • 中國霸權?中國霸權? 陳文鴻
  • 陶傑:王夫之死陶傑:王夫之死 編輯精選
  • 吳靄儀給港人上了一堂法治課吳靄儀給港人上了一堂法治課 王永平
  • 悼花園街悼花園街 黃珍妮
  • 818黎智英等九子判刑8-18月 全球嚴厲譴責 Jimmy Lai + 8 Jailed for 8-18 months for Aug 18 Rally Prompted Global Condemnation818黎智英等九子判刑8-18月 全球嚴厲譴責 Jimmy Lai + 8 Jailed for… 楊必興 P H Yang
  • 段崇智: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段崇智: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 本社編輯部
  • 公務員不獲讚賞 士氣低落原因公務員不獲讚賞 士氣低落原因 湯文亮
  • 百年樹人,由品格教育開始百年樹人,由品格教育開始 屈家妍
  • 住屋供應短缺  城規會責任最大住屋供應短缺 城規會責任最大 施永青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海星
  • 洪蘭
  • 丁惠芳
  • 李文基
  • 鄧希煒
  • 張玉峰
  • 陳景祥
  • 謝祖墀
  • 胡孟青
  • 鄭楚雄
  • 張灼祥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