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楊天石:不看蔣介石日記是損失,只看蔣介石日記會受騙

楊天石:不看蔣介石日記是損失,只看蔣介石日記會受騙

楊天石教授五本關於蔣介石的著作,歷史理據都以蔣介石的日記為主。楊教授指日記幫助我們了解其主人最隱密的事件,這些事件在歷史檔案、報紙、報告、文件等都找不到。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17-11-08
灼見文化

撰文:張港欣 攝影:文灼峰

標籤: 宋美齡毛澤東清黨蔣介石蔣介石日記
楊天石教授認為歷史人物生前沒公開過的日記,真實地袒露主人的內心世界和政壇內幕。
楊天石教授認為歷史人物生前沒公開過的日記,真實地袒露主人的內心世界和政壇內幕。
0
SHARES
7.3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編按:三聯書店出版《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第四冊,為本系列的收官之作。日前出版社邀請作者楊天石教授作訪問。本社將分三集推出,包括蔣介石歷史討論、日記的研究、中台兩地的研究蔣介石情況。

楊天石教授研究蔣介石35年,何以從眾多研究者中突圍而出?楊教授回答:「大規模、比較深入研究蔣介石的日記,大規模使用海峽兩岸、美國、英國的檔案,這個就是我的著作特點。」因此楊教授的「找尋真實的蔣介石」系列有一個副題──蔣介石日記解讀。蔣介石的日記有什麼歷史價值?但可以盡信這些日記嗎?

蔣介石大半生的日記

現今保存了53年的蔣介石日記,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蔣介石1915年開始寫日記,直到1972年8月,因手肌萎縮而停止,由28歲寫到85歲,共寫了57年日記。當中有4年丟失了,1915年的日記僅存13天,1915至1917年的日記,在1918年的福建永泰戰役遺失。1924年的日記遺失於黃埔軍校時期。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保留着半個世紀的日記,在古今中外十分罕見。

蔣介石通過日記記錄每天生活、工作、思想,甚至個人反思,都如實記錄。蔣介石是基督徒,1950年4月21日的日記裏,憶述1947年回鄉掃墓時,路過大禹陵,向大禹像鞠躬,旋即後悔,譴責自己違反基督教「不拜偶像」的教義。他認為之後三年國民黨接連打敗仗,退守台灣,是天父對自己的懲罰。(註1)可見蔣介石信奉基督教,同時他勇於反思自己過錯。

蔣介石的日記記錄當時親歷之事或個人所想,真實而私密度高。(三聯書店提供)

蔣介石日記裏,連跟老婆打架等私事也記載。楊天石教授看到日記裏有幾行被墨塗掉,於是拿早期日記仿抄本對照。「究竟是什麼?我一看就笑了!原來是蔣介石與她的老婆(前妻毛福元)打架,蔣介石打老婆,老婆還手,開始是打,然後對罵,最後自我慚愧。蔣介石說:『我這個人怎麼回事,怎麼對老婆這麼粗暴無理?』」蔣介石的後人認為日記裏不能公布的東西,例如個人隱私、身體情況等,統統用墨塗掉。蔣介石的後人覺得蔣介石跟老婆打架太過丟架,所以用墨塗掉。楊教授覺得蔣介石跟老婆打架一事挺有趣,跟蔣家後人說:「這個塗掉幹嘛?沒必要了。」對歷史學家來說,日記內容最好什麼都不要隱藏,完整地發表。

私人日記的可靠性

被問及蔣介石日記的真實性,楊天石教授指歷史人物的日記有兩種。第一種是作者生前發表的日記,例子有馮玉祥、閻錫山、胡適等。作者計劃日記完成一兩年後公布,寫給別人看的。楊教授認為這種日記裝腔作勢,把自己包裝成聖人,歷史價值較低。例如閻錫山的《感想日記》,滿篇都是《論語》式格言,教人如何成聖成賢的,沒有多大價值。

第二種是作者生前不會發表的日記,包括蔣介石的日記。蔣介石1975年逝世,日記從沒公開發表過,把手上50多年的日記留給後人。楊教授認為相比準備發表的日記,不會發表的日記比較可靠,因為這些日記主要是作者自己看的,例如記事抒情、工作安排等,毋須自我美化。楊教授又指如果蔣介石生前要公布日記,他就不會在日記裏無所顧忌地罵人。

滿腹牢騷的蔣介石

蔣介石的日記有兩個用途:備忘和發洩牢騷。蔣介石沒多少知心好友,有一肚子的牢騷,一肚子話的要講,找不到人講,日記成為發洩個人感情的工具。

楊天石教授說:「蔣介石很喜歡罵人,基本上國民黨的官員,沒有人不罵。我統計一下,只有兩人沒罵過,一個是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另一個是他的秘書陳布雷,蔣介石只說他身體不好。」蔣介石批評下屬李宗仁、白崇禧「害國害民」、「偽言偽行」、「無廉無恥」。蔣介石罵孫中山的兒子孫科「不僅賣黨,而且賣國,孫科是阿斗一樣的人物。」空軍司令周至柔,蔣介石的日記寫「周至柔這個傢伙,我槍斃他十次都不夠!」蔣介石覺得周至柔實在太壞了。

即使是近親,蔣介石也不寬容。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的哥哥宋子文,蔣介石罵他「囂張跋扈,此人絕不可用」。宋美齡的姊夫孔祥熙,蔣介石罵他「無恥之尤」。

蔣介石會不會罵夫人宋美齡?楊天石教授說:「照樣罵,罵得很藝術。」1972年5月27日的蔣介石日記:「獨上中興賓館視事。近日精神苦痛,以女子、小人為難養也,故獨居自修。」這位「女子」指宋美齡,「小人」指宋美齡的秘書,孔祥熙的兒子孔令侃。(註2)1972年,宋美齡和孔令侃拒絕資助尼克遜競選美國總統,結果尼克遜當選,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因此惡化。蔣介石不能直接罵他老婆,只能用文謅謅的話,引用孔子的《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日記裏,蔣介石幾乎所有人都罵,妻子宋美齡也不例外。(三聯書店提供)

楊天石教授認為如果單靠美國與台灣的歷史檔案,戰後兩國的關係十分良好,而蔣介石日記就反映他的內心世界。1950年,美國排斥台灣參加對日本和談會,蔣介石在日記上寫:「每念美國幼稚孩氣之神態,荒唐背謬,只可視之為糊塗之混蛋。」(註3)蔣介石又在日記裏,不滿尼克遜當選美國總統,多次責罵他為「尼丑」。蔣介石表面上與美國友好,但心裏不滿美國,於是在日記上宣洩憤怒情緒。

只看日記容易受騙

楊天石教授認為蔣介石的日記有相當真實性,但真實不代表正確和全面。蔣介石對人對事,都有個人觀點和立場。比如蔣介石日記裏,蔣介石夢見自己踏死毛毛蟲,象徵自己已經消滅毛澤東了。楊教授指:「這只是蔣介石對毛澤東的仇恨,不要當成真實可靠的東西。」

楊天石教授指蔣介石「沒意作假,有意不記」。蔣介石在日記不會亂作故事,但會故意不記載一些事。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密令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在上海殺共產黨員,用機關槍掃射遊行示威的工人。蔣介石早在1927年4月9日,離開上海,到南京去,幕後策劃清黨。因為蔣介石1927年4月12日當天不在上海,以及特意不記錄上海當天的情形,所以日記全無記載國民黨清黨一事。

歷史求證不能單靠日記

「我一直強調,研究蔣介石,只看他的日記不行,一定要同時看大量的檔案。」楊天石教授近二十年,去美國十多次,去台北也十多次,幾乎每年都看一次當地的歷史檔案。用檔案和日記對照,哪些地方符合事實,哪些地方不符合事實。「雖然蔣介石的日記是孤證,但可以從別的資料得到旁證。」

1944年,美軍將領魏德邁(圖左)抵達重慶的情形。(Wikimedia Commons)

1944年12月,日本接連攻下廣西、貴州獨山,距離臨時首都重慶只有幾百里。中國戰區參謀長兼美軍將領魏德邁(Albert Coady Wedemeyer)提議遷都昆明,蔣介石堅決反對。1944年12月2日,蔣介石日記:「若至最後絕望之時,乃堅守重慶,決與此城共存亡。」1944年12月4日,蔣介石日記:「此為中華民族歷史與民族志節關係,不能討論。余雖被敵在渝包圍,亦決不離渝一步。」(註4)魏德邁聽到十分感動:「你不走,我也不走。」這些記載在魏德邁回憶錄可以找到,魏德邁1944年12月7日給美軍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書信,提及蔣介石留守重慶一事。(註5)

楊天石教授總結研究蔣介石日記,得出兩個結論:「不看蔣介石的日記,研究中國近代史,是很大的損失;看了蔣介石日記以後,什麼都相信,也會相當受騙。」蔣介石的日記,由於蔣介石生前沒公開過,無疑是珍貴的一手歷史資料,特別知道蔣介石的內心世界。但日記多是蔣介石的主觀意見,內容不能完全盡信。研究歷史要多加分析、多加批判和找更多理據,才能找出真相。

新書簡介

書名:《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四)》

作者:楊天石

出版社:三聯書店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註1,楊天石,〈國民黨遷台與蔣介石的反省〉,《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二)》P.468,三聯書店出版

註2,楊天石,〈尼克松競選與蔣介石、宋美齡晚年的感情危機〉,《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三)》P.397,三聯書店出版

註3,楊天石,〈台灣時期蔣介石與美國總統的矛盾〉,《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四)》P.383,三聯書店出版

註4,楊天石,〈中國抗戰的三個艱危時期〉,《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四)》P.65,三聯書店出版

註5,齊錫生,〈第12章 魏德邁的新進程──並非太少,確實太遲〉,《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修訂版)》P.517,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天石論蔣介石之二

本系列文章:

楊天石:看蔣介石日記,看到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更多精采文章

  • 蔣夫人的最後歸宿蔣夫人的最後歸宿
  • 陳潔如出書 爆蔣介石內幕陳潔如出書 爆蔣介石內幕
  • 楊天石:看蔣介石日記,看到他不為人知的一面楊天石:看蔣介石日記,看到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 解碼西安事變解碼西安事變
  • 錢穆一生傳道授業,為中國文化招魂錢穆一生傳道授業,為中國文化招魂

0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宋美齡毛澤東清黨蔣介石蔣介石日記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羅乃萱表示,任何事情都有正面意義和有價值的一面,正如在黑暗找到光芒一樣。
名家演講錄

羅乃萱:正向教育如何幫助子女?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7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表示,有機會讓香港科研參與此次艱巨的太空任務,感到非常驕傲及榮幸。(灼見名家圖片,攝影:文灼峰)
灼見專訪

滕錦光教授:攬月探星之後,理大如何成為融入國家大循環的領頭羊?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6
曾鈺成指出,立法機關如何組成,對香港政治環境影響至大。(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4
近日批評特首林鄭的聲音不少,但批評最嚴厲的並非傳統建制陣營,而是來自前任特首梁振英的文膽,不由得不令人聯想起下任特首人選問題。(灼見名家製圖)
灼見專訪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1-12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灼見活動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020-2021學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12-18

影片

  • 市民如何選擇新冠疫苗?港大孔繁毅教授逐一深入剖析《抗疫專輯》
  • 馮檢基:蔡英文錯判形勢 親美抗中暗獨路線 後患無窮《灼見政治》
  • 黃錦輝教授: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未融入大灣區 須達至安全、共融、可信目標《灼見財經》
  • 馮檢基:特朗普拆毀美國民主燈塔 民主黨擁絕對權力走向民粹主義?《灼見政治》
  • 馮檢基:政治湧現高氣壓 移民潮急升 香港無前景?《灼見政治》
  • 施永青:《港區國安法》籠罩下 傳媒、法律界如何作出恰當選擇?《灼見政治》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褚簡寧
  • 2021年運勢預測:香港再遇本命年經濟將緩慢復蘇2021年運勢預測:香港再遇本命年經濟將緩慢復蘇 潘樂德
  • 會說不如會做會說不如會做 常霖法師
  •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本社編輯部
  • 春夢醒來了無痕春夢醒來了無痕 劉銳紹
  • 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衝擊國會和立會的分別 張宗永
  • 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陶傑:美國全球百年信譽形象的大崩潰 編輯精選
  • 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曾鈺成:處理本港立法機關選舉 中央可能出人意表 本社編輯部
  • 曾鈺成:特朗普會首開美國總統先例,宣布特赦自己?曾鈺成:特朗普會首開美國總統先例,宣布特赦自己? 本社編輯部
  • 卦象推測民航意外卦象推測民航意外 蔣匡文

推薦作家

  • 顧小培
  • 潘樂德
  • 曹啟樂
  • 周蜜蜜
  • 張建雄
  • 盧兆興
  • 楊興安
  • 雷鼎鳴
  • 丁望
  • 黃錦輝
  • 蔣匡文
  • 馮孝忠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