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梁廣灝:鐵路工程延宕 帶來深刻教訓

梁廣灝:鐵路工程延宕 帶來深刻教訓

再一次,香港在規劃和建設一條重要的鐵路線方面汲取了慘痛的教訓。我們延遲實施基建計劃的時間愈長,時間和金錢成本就愈高。

編輯精選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5-19
名家觀點

撰文:梁廣灝(資深專業工程師,曾任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等公職) 譯寫:曾紹樑

標籤: 九廣鐵路交通規劃南港島線地鐵東鐵線梁廣灝沙中線金鐘站
金鐘突然成為香港鐵路網中最繁忙的車站,4條不同的鐵路──荃灣線、港島線、南港島線和東鐵經過這裏。(港鐵Facebook圖片)
金鐘突然成為香港鐵路網中最繁忙的車站,4條不同的鐵路──荃灣線、港島線、南港島線和東鐵經過這裏。(港鐵Facebook圖片)

經常出行的市民,最高興就是看到第四條過海鐵路本周投入使用,從新界東北到港島金鐘從此有了便捷的途徑。但我們當中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它已經推遲了近30年。

沙中線是在地鐵是名副其實的城市運輸系統和九廣鐵路是郊區鐵路的時候構思的。

荃灣延伸線及機場快線則被視為市區系統向新界的延伸,而九鐵公司則熱衷於將其系統延伸至市中心。

正是這兩家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導致沙中環線延遲施工,有些人用中文稱之為「缺失環節」。

政府要求競標  兩鐵最終合併

我記得當時的政府當局,不僅是指定九鐵公司或地鐵公司進行施工,而是有一個奇怪的想法,要求不管是完全擁有還是多數擁有的雙方,都競標這條鐵路線。

當局要求兩間公司各自提出一個效率最高路線的方案,以及融資的建議。

由於九鐵在新界東部已經擁有鐵路網,最終中標。

但傳奇還在繼續。

儘管沙中線應該是一個基於郊區東鐵線的九鐵系統,合併後的港鐵公司卻獲得建設權。(Wikimedia Commons)

不幸的是,當時公眾認為九鐵的營運效率較低,最終導致了2007年的兩鐵合併。

該計劃進展緩慢,導致中標的九鐵公司將其業務併入另一家公司,而地鐵公司(現在稱為港鐵)再次重新獲得了建設這條至關重要鐵路線的權利──儘管它應該是一個基於郊區東鐵線的九鐵系統。

四線穿行金鐘  繁忙一時無兩

但與此同時,隨着城市的不斷發展,與中環的交通聯繫變得更為窘迫。

這條鐵路線再也不能繞行穿過跑馬地,再回到中環站。

金鐘站成為唯一可行的轉車站,但由於現有的建築物地基和其他障礙物的限制,可用空間已無法容納全長12節車廂的列車。

東鐵線列車現在要縮短到9節車廂,需要更複雜的信號系統來縮短列車與列車間的距離,以盡量彌補載客量的不足。

那時候,南港島線已經規劃好,金鐘再次被選為市區的終站。沙中線只能在繁忙的月台層中增加一層來連接金鐘站。

金鐘突然成為香港鐵路網中最繁忙的車站,4條不同的鐵路──荃灣線、港島線、南港島線和東鐵經過這裏。

沙中線只能在繁忙的月台層中增加一層來連接金鐘站,以應付東鐵線及南港島線的需求。(港鐵Facebook圖片)

這就是為什麼建造和完成需要這麼長時間,而且成本要高得多的原因。雪上加霜的是,幾年前紅磡站的大堂月台出現了施工問題,兩年後擴建部分又出現了信號問題,導致進一步延誤。

再一次,香港在規劃和建設一條重要的鐵路線方面汲取了慘痛的教訓。

我們延遲實施基建計劃的時間愈長,時間和金錢成本就愈高。

我們寧願看到系統早日完成,投入服務,而不是永遠試圖徒勞地改進設計和程序,以完善流程。

不然,最終這頭「野獸」將更像駱駝而不像獅子。

Lesson in Rail Link about Signalling Quick Starts

Commuters are most delighted to see the fourth railway harbor crossing coming into service this week, providing an express link from northeast New Territories to Admiralty.

But not many of us may know it has been deferred by almost 30 years.

The Shatin to Central Link was conceived at a time when MTR Corp lived up to its name as an urban system and Kowloon-Canton Railway Corp was a suburban railway.

The Tsuen Wan extension and then the Airport Express was regarded as expansions of the urban system to the New Territories, and the KCRC was keen to extend its system into the city center.

It was the sever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se two firms that caused the delay in implementing the Shatin to Central Link, which some people dubbed, in Chinese, as the “Missing Link.”

I recall the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t that time, instead of just naming either the KCRC or the MTRC to proceed, had the strange idea of asking both, which it totally or majority owns, to bid for the link.

They were asked to come up with a proposal on what link was the most effective one and the method to finance it.

As the KCRC already has a network in east NT, it eventually won the bid.

But the saga continued.

Unfortunately, at that time the public perceived KCR operations as less efficient,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a railway merger in the early 2000s.

The slow progress of the plan caused the railway company that won the bid for the link to have its operation merged into the other company, and once again, the MTRC (as it is now called) regained the right to build this all-important line, despite its being a KCR system, based on the suburban East Rail Line.

But meanwhile, with continued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the connection into Central has become much tougher.

It was no longer possible to loop the line through Happy Valley and lead it back to Central station.

Admiralty station then become the only feasible connecting station, but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existing building foundations and other obstacles, the space available can no longer accommodate the full length of 12-car trains.

East Rail Line trains now need to be shortened to nine-car ones, requiring a much more sophisticated signaling system to facilitate a shorter headway to try and minimize the reduction in passenger carrying capacity.

By this time, the South Island Line has already been planned and again Admiralty was selected as its city terminal. The Shatin to Central Link can only connect to Admiralty by adding a further layer of platform to the busy layout.

Admiralty has suddenly become the busiest station in the railway network, accessing four different lines: Tsuen Wan, Island, South Island and East Rail.

That is why it has taken so long to construct and complete, and at a much higher cost. To add to this misery, there was a construction issue over a concourse platform at Hung Hom station a few years ago, and a signaling issue of the new extension some two years after, causing further delays.

Once again, Hong Kong learned a hard lesson 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n essential railway link.

The longer we delay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infrastructure plan, the more costly in time and money it will be.

We would rather see the system being completed early for service than forever trying to fruitlessly enhance the design and procedures for perfection of process.

In the end, the “beast” will be more of a camel than a lion.

原刊於《英文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翻譯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鐵路歲月──酥炸日本生蠔鐵路歲月──酥炸日本生蠔
  • 工程界或工程師在大灣區的發展與機遇工程界或工程師在大灣區的發展與機遇
  • 港大地理系盧佩瑩教授:港交通基建應考慮節約城市形態、發展多核心城市港大地理系盧佩瑩教授:港交通基建應考慮節約城市形態、發展多核心城市
  • 遊走東鐵  穿梭時空遊走東鐵 穿梭時空
  • 正能量 在一線正能量 在一線

  • 前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禁蒙面法》是正確一步
  • 陳弘毅呼籲:建制非建制共同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
  • 陳智思:北京視香港的騷亂為國家威脅

編輯精選

View all posts
標籤: 九廣鐵路交通規劃南港島線地鐵東鐵線梁廣灝沙中線金鐘站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布林肯訪華期間,將尋求討論俄烏戰爭。(美國國務院圖片)
國際觀

美國務卿元宵節訪華 俄烏戰爭有望弭兵?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1
去年8月,張婉婷拍攝的紀錄片《給19歲的我》於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後,好評如潮。
字旅相逢

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

作者: 馮珍今
2023-02-01
2022年,黃漢森教授回到母校香港大學領取名譽大學院士銜,同時首度對香港傳媒說明從業界返回學界的緣由。
灼見專訪

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2-01
黃漢森教授感謝母校香港大學孕育養成今日的他。
灼見專訪

從玻璃之城走出的科學家──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1-31
香港文化博物館「眾裡尋她」展館。
灼見文化

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1-29

影片

  • 【兔年投資錦囊】基金教父雷賢達:中美關係繼續主宰中概股表現?哪些板塊能推動恒指向上?
  • 黃錦輝教授:美國死心不息打壓TikTok所為何事?華府一名官員的意見 反映美國文化自信不再?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泡腳對改善長新冠後遺症有什麼好處?配哪些中藥可以補陽、袪濕、活血、化瘀?
  • 【兔年投資錦囊】基金教父雷賢達:除了估值平,港股升勢有什麼因素推動?美股何時轉勢反彈?
  • 美國傑出大學如何依靠社會資助、募款傳統 運用良好資金管理 維持國際一流教研──郭位教授與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對話
  • 曾鈺成:香港三次政改帶來什麼教訓?五部曲不復存在?
  • 曆法世家蔡興華評十二生肖運程 有哪些生肖犯太歲? 豬:小心飲食 升職有望;鼠:紅鸞星動 祿勳喜慶;牛:注意長輩 謹慎投資;虎:病符纏身 提防詐騙
  • 曆法世家蔡興華評十二生肖運程 有哪些生肖犯太歲? 羊:官符纏身 太歲三合;猴:吉吉重來 慎用國印;雞:歲破大耗 以靜制動;狗:春風得意 量入為出
  • 曾鈺成:立法會議員每年有多少天有薪假期?答案:零天
  • 曆法世家蔡興華:《通勝》春牛圖、地母經透露哪些吉凶? 流年方位須注意什麼宜忌?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從The First Slam Dunk看體育發展從The First Slam Dunk看體育發展 何劍輝
  • 從玻璃之城走出的科學家──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從玻璃之城走出的科學家──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本社編輯部
  • 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在電影中,捕捉永恆的片刻──專訪張婉婷導演 馮珍今
  • 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心態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心態 張建雄
  • 讓中醫藥成為香港新興支柱產業──給財政司司長的信讓中醫藥成為香港新興支柱產業──給財政司司長的信 編輯精選
  • 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 張建雄
  • 美英政府擅長特務滲透和扶植傀儡美英政府擅長特務滲透和扶植傀儡 陳鳳翔
  • 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賴慶芳:眾裏尋她千百度──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 編輯精選
  • 貨幣國際化貨幣國際化 陳文鴻
  • 為何中國占星日漸式微?一探中國占星歷史為何中國占星日漸式微?一探中國占星歷史 蔣匡文
  • 荔枝窩民宿開幕 恢復在地經濟重要一環荔枝窩民宿開幕 恢復在地經濟重要一環 本社編輯部
  • 誰殺死了紙皮婆婆?誰殺死了紙皮婆婆? 徐家健
  • 數據在握2025數據在握2025 黃淑儀
  • 港大微生物學系首證新冠病毒人傳人 論文獲選《刺針》200年來醫學發現里程碑港大微生物學系首證新冠病毒人傳人 論文獲選《刺針》200年來醫學發現里程碑 編輯精選
  • 如何培養健康的孩子?如何培養健康的孩子? 馮文正
  • 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美德允提供主力戰車 俄烏戰爭勢升級 本社編輯部
  • 什麼是認知障礙症/失智症?什麼是認知障礙症/失智症? 編輯精選
  • 撲滿的故事撲滿的故事 譚寶碩
  • 環境營造·設計思維環境營造·設計思維 程介明
  • 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 本社編輯部

推薦作家

  • 盧兆興
  • 李志強
  • 劉銳紹
  • 陳鳳翔
  • 張宗永
  • 車品覺
  • 卓王詠詩
  • 常霖法師
  • 何劍輝
  • 徐家健
  • 陳文鴻
  • 周光蓁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