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林素以「南饒北季」來形容中國近代兩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和季羨林的重要貢獻。饒宗頤雖然長期定居香港,但因教研所需,足跡散布嶺南以至全球各地。饒宗頤在澳門故事分享會5月10日(周五)在澳門大學舉行,大會特別邀請與饒教授關係密切的專家學者,以及兩地100多名大學、中學學生及教師參與,作為桑梓嶺南:饒宗頤在大灣區學生比賽系列活動。
饒公作為楷模 終生勤奮學習
饒教授與澳門大學交情深厚,見證着其前身東亞大學的落成。不單出任文學院講座教授,更於1984年創辦中國文史學部研究院,親自指導第一批碩士研究生。澳大校長宋永華教授致歡迎詞時讚揚,饒公為澳門培養了一批造詣精湛的漢語言文學研究人才,又寄語參賽學生要像饒公一樣終生愉快學習。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就以饒公出版過千篇論文、過百部著作,甚至89歲高齡仍熱心關注澳門黑沙的重要考古工作,寄語學生只要勤奮和專注,必定有所成就,又要像饒教授一樣,時常滿懷好奇心與創意,撰寫或創作怡然自樂的佳作。
會上饒學研究基金永遠會長饒清芬女士與主禮嘉賓向澳門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頒贈委任證書,感謝3所大學對比賽的推動與支持。學生比賽獎品、獎金豐富,得力於饒學研究基金的資助。其中,港大饒宗頤學術館之友李俊鳴會長特別資助在澳門推動教育項目,由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學生廳廳長陳旭偉先生與饒小姐一同頒發捐贈證書,以示感謝。
貢獻文化工作 提升市民修養
李焯芬教授回顧了饒教授在澳門的重要足跡,例如為《東亞大學創建記》書寫碑文、2006年擔任路環黑沙遺址考古發掘考古隊顧問,更於2011和2013年兩次捐贈多套書畫作品予澳門藝術博物館和特區政府。
饒宗頤文化館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澳大創辦人之一黃景強博士分享道,饒教授認為當年澳門娛樂事業一枝獨秀,「唯一要化文成足,以學為先」,希望提升港澳兩地市民的中華文化修養,因此答應來澳任教。他又讚揚饒公眼光獨到,早有預言中華文化經歷了100年苦難後,將會近來復興的世紀。
晚年愛繪荷花 有「饒荷」之稱
除了學術研究,饒教授亦多次在澳門舉辦個人展覽,其創作的山水畫、荷花畫都有澳門的影子與故事。饒清芬女士當年協助饒教授舉辦各類參訪與展覽,分享了1999年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捐贈12呎巨幅荷花的故事。荷花為饒教授晚年一個重要的繪畫題材,筆下的荷花風格屢有創新,因而有「饒荷」的稱號。
2006年「普荷天地」展覽便曾展出饒公橫跨40年、96件作品。她又分享了1999年「清涼世界」、2001年「選堂雅聚」、2006年「普荷天地」、2011年「意會中西」到2016年「蓮蓮吉慶」展覽,饒教授如何用心準備作品,重視求是、求真、求正的精神。
港大饒宗頤學術館之友李俊鳴會長就表示,比賽是傳承國學重要一環,相信饒公看到在座諸位同學共同學習一定感到很高興。他分享最喜歡饒教授其中一部著作《文化藝術之旅》,當中回顧了他怎樣自青春時期開始,追索人生意義:「饒教授對美的追尋揭示了他隱藏着無限的創造能力」。
其後,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學生,分別以嶺南、澳門、香港長洲為主題,分享他們眼中的饒教授。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尋找饒教授的足跡,仔細考察饒教授與不同地區的故事,包括學術出版與藝術創作。如在長洲創作的詩集《長洲集》,是饒教授1961年除夕旅居長洲時,耳聞屋外波濤鴻號,因動憂思,乃依韻遍和阮籍82首《詠懷詩》,五日而成,計每日約和詩15首。
同學表示,饒教授作品將所學融會貫通,沒有自我設限,保持廣泛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深受啟發。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博士點評時,指出饒教授通過香港把他過去在澳門、潮洲等地的經歷連結起來,同學的匯報都反映了饒教授不同方面的精彩。他又向在場學生指出,研究饒學可以從3個角度出發,一是各大院校的資料,二是饒公身邊友人同事的分享,三是他與友人的書信往來,最終將饒公的遺產跟自己的生活串連起來。
饒宗頤學藝館 展出全球唯一饒公手印
繼香港於2009年成立饒宗頤文化館之後,2015年澳門亦趁饒公百歲華誕成立學藝館,展出精選饒公晚期的作品,體現其學術和文藝成就。學藝館位處塔石、早於1921年落成的民居住宅群,毗鄰澳門文學館,命名乃為彰顯饒教授強調「學藝雙攜」、「學藝兼修」的治學志趣。
羅樂然博士介紹道,1920年代流行新古典主義建築,富裕的葡裔及華人於塔石一帶建造民居,當中的立柱、拱劵、拱心石,以及天花、圍欄的花飾紋線均十分精美細膩。他又分享,饒公生前大部分時間都在香港工作,其次是澳門。雖然他也曾於新加坡工作,但對於當地人只視中文為實用語言而感到不太愉快。
桑梓嶺南比賽 歡迎港澳學生參與
為鼓勵和啟發港澳學生認識饒宗頤教授的學術、藝術和教育足跡與貢奕,港大饒宗頤學術館、浸大饒宗頤國學院和澳大聯合主辦桑梓嶺南:饒宗頤在大灣區學生比賽,讓兩地學生發揮創造力與想像力,從探索饒教授在灣區的足跡/故事,認識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是次比賽由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浸大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饒學聯匯、饒宗頤文化館及饒宗頤學術館之友協辦,歡迎兩地全日制中學生和大專院校學生參與,分為論文類和創意藝術類。參賽學生必須自行搜集資料,亦可參與由主辦單位舉辦的相關講座和活動,以蒐集和認識饒教授的故事。
參賽學校也可透過相關的學術、藝術機構之網站或出版刊物蒐集有關資料。參賽作品種類多元,包括現代文、古文、詩歌等文學創作,或以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形式呈現,如繪畫、攝影、手工藝等。
比賽網站:Bit.ly/4c4cr7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