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林鄭月娥要駕馭的複雜局面

適逢香港出現歷史上第一位女特首,權且以此作為《易道》現代應用的例子,探索香港的困境與解難之道。(亞新社)

梁振英政府的功與過

梁振英政府快將結束,是時候總結一下它的功過。

梁振英的政綱中,重中之中是土地房屋,其次是扶貧。在這兩方面他和特區政府都盡了很大的努力,也遇到很大的障礙,客觀的效果是強差人意。

他任內,房價是升了,而且還升得不少;貧富懸殊是加大了,堅尼系數從2011年0.537,上升0.002,至去年0.539,是回歸以來最嚴重,也創下45年來新高。

不管如何解釋,這就是客觀的事實,充其量我們只能說,如果沒有特區政府不懈的努力,情況還能會更壞。

我相信一般市民,都不會接受這種開脫,他們只追求結果,反對勢力更一定會藉此大造文章。只不過攻擊也沒用,過不了幾天,梁振英便會落台。反對派也不可能以此為理由鼓吹民主,因為外邊普選的領導人表現更差,蔡英文和特朗普是活生生的例子。

梁振英在任五年,最大的成就是使香港開始破局。他之所以不受歡迎,除了他個人性格使然,最主要原因是他動了大財團和外部勢力的乳酪,梁振英經常自豪的是,自他上任之後,再沒有人提「官商勾結」了,所以「財外聯盟」當然跟他沒完沒了。

梁振英很清楚,今天香港的各種矛盾,根源在於既得利益集團不斷巧取豪奪。既得利益集團的坐大,並且不斷侵蝕香港的管治權,令一國兩制變形走樣,民怨沸騰,中央也心有戚戚然。

於人大頒布了8.31決定之後,反對勢力非法「佔中」79天,依然失敗收場,他們終於明白到通過普選奪權之路不通,於是否決了政改方案。為了自我保障,反對勢力便炮製出「身分認同」政治,希望進一步通過「自決」、「獨立」,能擺脫中央的「干預」。

很明顯,反對勢力這一圖謀是不會成功的,只是局已經破了,瓶子打開之後,妖魔鬼怪全部出籠,還要作惡好一回。

所以反對勢力指責梁振英促成「港獨」,這指責於某一方面是對的。要是他不嘗試觸動既得利益,讓他們實際上管治香港,大家是可以繼續相安無事一段時期的。只是把矛盾掩蓋和延,應該嗎?值得嗎?

中資企業與「財外聯盟」的格局

梁振英做了觸動既得利益這一件大事,反對勢力組織ABC,千方百計阻止他連任,是必然的事。因而他如競選連任,勝算一定不高,反對勢力可以藉此奪權。

只是反對勢力集中針對梁振英,他一宣布不競選連任,反對勢力便馬上失焦。建制方倉促推出林鄭月娥參戰,像之前曾蔭權一樣,政務官出身的她是既得利益可以接受的人選,「財外聯盟」於忙亂中一轉身,她便高票當選。

這一結果,既得利益於某一程度得以保障,所以論者都認為她施政會較為順暢,而犧牲的,將會是一般市民大眾。

只不過今天內外形勢都跟以前不一樣,在內地,政府正開始把資本放進籠子裏,香港雖然是資本主義社會,但資本坐大,致管治權旁落,社會不安,中央也不能坐視不理。

隨着中央開綠燈讓中資企業在港做大做強,「財外聯盟」的既得利益格局將無可避免被打破。

首先正面交鋒的戰場是房地產。以往中資在港很少投資房地產業,但近年來投地成功率從幾個巴先上升到六成多,主流傳媒大喊中資炒高地價。近月來,中資很有默契地不再參加投地,結果地價仍創新高,港資和外資對中資的指責不攻自破。

繼續下來,財團對通訊、金融等壟斷,很快便都有可能被陸逐打破。隨着大灣區計劃的開展,香港整個利益格局都會面臨翻天覆地的改變,對此,既得利益不會坐以待斃。

它們可以選擇積極的適應,或者消極的抗拒,或者既拒還迎、既迎還拒,有一點可以肯定,梁振英破了的局,於未來五年都不可能完全穩定下來,林鄭月娥需要駕馭一個十分複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