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早前,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出席第三屆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頒獎禮,並發表主題演講,向出席的老師、同學及家長,分享19世紀中國及世界發生的大事,與香港的種種關聯。在45分鐘的講話中,林先生娓娓道來,而一切的故事,可以由太平天國開始談起。
太平天國是一次很獨特的革命,中國的農民革命是無日無之的,十年一次小革命,50年一次大革命,但這次是十分特別的。
洪秀全與太平天國的崛起
所有故事可以從香港開始——1842年割讓香港的《南京條約》。為何這樣說?其實洪秀全從來未曾踏足香港,但他卻是個經常到廣州考試,卻永遠也考不上的一個所謂讀書人,所以他經常出入廣州。在廣州,他應該親眼目睹過在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朝的官員是多麼的無能,而外國的船堅炮利是多麼的厲害;他亦接觸到傳教士,因此洪秀全的自己一套基督思想亦應該是從廣州學習回來。所以在整個過程中,他應該是耳聞目睹的。
之所以這一次革命是比較奇特,在於它是第一個以西方思想——以基督、神作為本源而發起的一次革命。當然,當時不少傳教士對其不以為然,認為其思想是虛假的。先不談這一點,歸根究柢,它是第一個借用外國思想而引進的中國革命。在其中兩幅照片中,可以見到洪秀全將自己打扮成耶穌基督、「天帝」的模樣,而他則是一個不節不扣、地地道道的廣東人。
然而,洪秀全要發起這次暴亂,必須要有相當的背景。以中國當時的大勢來看,清朝一定正在沒落,但仍未至於民不聊生的階段,所以依然未構成一個大局——一個大亂的局面;但從小局看來,由於英國人霸佔了香港,出現了不少亂局。首先,香港當時有很多海盜,而那些海盜並不是一般打家劫舍的海盜,而是一群由官方包庇、海關以外非法抽稅,所有商船經過都要抽稅。英國人來到並使用這個深水港,當然無需要再被抽稅,於是便大力打擊這些海盜,對英國來說,是非常成功的。亦因如此,當時所有於伶仃洋、南中國海等圍繞着香港商船出入的海盜無法維生,被迫走入內河發展,成為河盜,靠打劫接駁船維生,令珠江三角洲一路引伸至廣東、廣西的河道都被這群河盜肆虐。
第二,《南京條約》打破了當時廣州壟斷中國對外通商的局面。五港通商,除了廣州以外還包括福州、廈門、寧波及上海,而對上海的影響尤其嚴重,很快便窮起來,廣州作為出入港的地位亦同時急跌。在這個情況下,導致數以十萬計的苦力失業,造成了一大批盲流的出現,亦令農民運動很快便得以壯大。
「長毛」一名亦是來自太平軍,主要是因為他們都剪去了髮辮,披頭散髮,並以布蓄起了頭髮。
很快這一批盲流演變成一批支持洪秀全的軍事力量。他們肆虐的地區並非南中國,而是肆虐於長江流域一帶,尤其是接近商貿、最繁盛的一帶,包括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區。
這一次的革命規模十分龐大,為19世紀時期全世界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內戰,與美國內戰相比起,其規模之大顯而易見,而這個死亡數字只是一個粗略低估出來的數字,實際死亡數字之大無法估計,從不少資料來源可得知,這次戰爭最少導致2,000萬人死亡,佔當時全國人口超過百分之六。
太平天國與香港的關係
香港亦被牽涉到戰爭之中。曾經有一小撮不屬於正規太平軍的部隊,包括天地會及太平軍的支持者,攻打九龍城寨,而這批部隊亦曾經成功趕走清兵。然而,當時英國人並未佔據九龍,只是盤踞於香港島。但士可忍孰不可忍,英國人所佔據的海港被太平軍所侵襲,於是英軍便擊退了太平軍,香港便因此經歷了一場短暫的戰爭。
我不會詳細談太平天國,我會談談它的後禍。在1859年,太平天國經歷過內訌之後,曾經有一個人協助洪秀全,為太平天國帶來了一段短暫的中興時期。他是什麼人?他是一個與香港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人,他就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也就是所謂的堂兄弟。他和洪秀全一起學習基督教,大家亦在相當接近的時間一同領洗。在香港居住並學習了多年後,終於在1859年前往南京協助族兄洪秀全。除了軍事將領外,洪仁玕是在太平天國領導層中思想最為先進的一位,因為他曾在香港居住。他撰寫的《資政新篇》,應該為中國現代化第一本引進西方現代思想的計劃書,遠遠早於三民主義。它有何先進之處?不談其他部分,單是法律方面,它提及需要保障人權,指出在審訊制度中,不能沿用我們固有的方式,一早先定罪後審訊,以當時來說是非常先進的思想。
但不用多談,由於當時戰亂的情況下,這本書終究也只是停留在一本書的階段,從來未曾落實過,但是依然值得一提——洪仁玕正正是從香港吸取這些思想。
太平天國對香港的大變動有何影響?大家可以看到,在1848年太平天國之亂開始之前,香港人口只有約24,000人;到太平天國之亂被平定後的一年,人口急增了五倍,大多都是為了逃避太平天國而來,但亦有部分是從太平天國流落至香港的人。對香港最大的分別的是什麼?在香港開埠之初的華商,嚴格來說並不是商人,大多數是我們俗稱「大天二」的冒險家,來到香港黃賭毒樣樣皆做。但由於太平天國肆虐於華中地區,不少殷實商人,也就是所謂士紳階層的商人避亂來到香港。東華三院成立於1870年,雖然並無證據顯示這批人與太平軍有關係,但絕對有證據顯示他們是為了逃避大陸之亂而來到香港,很快便成立了東華三院這類具有文化的組織。太平天國之亂成為了第一個引領香港走向文明商埠的開始,當然之後亦陸陸續續有很多次的演變,但大家要記着,香港就是有着這樣一個本質的商埠,我們本身其實什麼也沒有,但每次中國大亂,我們就吸收了中國一批最佳的人才。
太平天國對香港還有什麼影響?它還影響了我們最早期、先行的革命者孫中山先生。因為當時太平軍失敗之後,他們不少散落於不同的鄉下之中,當中包括翠亨村。去到翠亨村的中山紀念館,大家可以看到一個銅雕像,的確曾經有一名老兵回到翠亨村,經常荼毒當地的小孩子,並將太平軍的革命思想散播出去。孫中山小時亦經常聆聽這些思想及故事,久而久之,其實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並不是起於香港,而是起於自己的鄉下、起於太平軍。
三位具影響力的人物
有幾個具影響力的人是不得不提的,其中一位就是曾國藩。為什麼不得不提曾國藩?因為他是我們最後一代的儒學學者,而成為軍事將領的人,以前有不少例子,如戚繼光、史可法以及袁崇煥等等,而曾國藩則是我們最後一代的儒將。曾國藩是一個湖南人,他和毛澤東的鄉下距離100公里,他死後20年毛澤東便出生,我絕對不相信毛澤東長大時沒有聽說過曾國藩的名字,因為曾國藩在湖南是一個大人物,而且他的治軍、為人、紀律等等都必然是家傳戶曉的。雖然彼此的立場不同,但大家都可以看到毛主席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相當高的。毛主席有否從曾國藩的治軍能力以及作為革命家的修身中有所學習呢?我相信是一定有的。
第二個不得不提的是一個外國人,像我們這樣年紀的人都看過一部名叫 Khartoum 的電影,這個人叫作 “General Gordon of China”(中國人戈登)。為什麼一個英國軍官會有着一個 “General of China” 的名字呢?因為在太平天國後期時,他統率了一批草率成軍,名叫「洋槍隊」的僱佣兵,但他卻通過英軍正式的紀律訓練,將這支洋槍隊打造成一支非常有效率的軍隊。他的軍隊數量很少,但他最大的效用就是成功守住上海。當時李秀成差點攻入上海,但「常勝軍」卻成功守住了上海。假如李秀成真的攻入了上海,整個局面將會大有不同——一旦佔領了上海,不論錢財、貿易、軍火,全部都會落入太平軍手中,最後鹿死誰手將會是個未知之數。
為什麼我特別要提及戈登呢?因為戈登其實是英軍的正式軍官,如果沒有英國政府的允許,他是絕不可能穿着黃馬褂,成為清軍的將領。為什麼英國政府會容許一個正式的軍官,以志願軍身份服務於清廷,去鎮壓太平軍呢?我們日後可以看到,在幾年前,Stephen Platt 寫了一本名為 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的書,書中第一次提及這個理論——因為美國南北戰爭發生在太平之國之亂的後期,當時英國在全世界兩個最大的貿易對手,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中國。中國出口絲綢,而美國則是出口棉花。兩個市場都面臨內戰,結果導致英國的貿易一落千丈,以致當時英國決定要恢復其中一個市場。然而,英國不敢干預美國,認為自己只有能力干預中國的內戰,後來結果就是英國干預了中國的內戰,亦同時解釋了為何英國會派出戈登,一個如此有能力的將領去協助清廷,這也是一個歷史上的轉折,不過亦只是一個支節。
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就是李鴻章,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開展洋務運動的建制派人物。他當時所建立名為淮軍的私人武力,運用了歐洲的編制,配備了軍刀火槍等等。而這支淮軍就是日後北洋軍的前身,袁世凱就是他的弟子,北洋軍亦是清朝倒台後第一批武裝管治中國的力量,所以李鴻章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與此同時,李鴻章在甲午戰爭當中亦擔當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待續)
講者簡介
林煥光,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並持有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及香港大學佛學研究碩士學位。曾任香港政府司級官員、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問責官員、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比賽(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其他公職包括香港管弦樂團董事局委員。2000年獲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
中國歷史與香港歷史的關係(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