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林太,香港我們都有份

林太,香港我們都有份

為了林鄭着想,我想指出,每一位香港人都持有香港的「股份」。無論他們是否支持她,他們都是香港人。如果她認為有些人因為示威而在香港沒有「股份」,那是她的錯,不是他們的錯。

褚簡寧 作者: 褚簡寧
2019-08-16
褚簡寧專欄

翻譯:曾紹樑

標籤: 國泰布袋彈振興經濟暴力林鄭月娥白衣人示威者解放軍警察逃犯條例香港人
林鄭和警方舉行的每次記者會。都要面對連串不懷好意的質問,而無論醫護人員、為人父母者甚至長者,皆有針對林鄭的和平示威。(亞新社)
林鄭和警方舉行的每次記者會。都要面對連串不懷好意的質問,而無論醫護人員、為人父母者甚至長者,皆有針對林鄭的和平示威。(亞新社)

在過去的幾天裏,無數的影像說明了我們正身處一個政治黑暗的時代。最令人震驚的是一名眼睛受傷的女示威者的血跡,照片顯示來自一枚警察用的布袋彈;當警察喬裝示威者時,一名示威者被打到大量出血,牙齒甩脫;機場的示威者將他們認為是「間諜」的兩名內地人綁了起來,還有一名警察拔出配槍。

香港在燃燒 特首去澳門

我不會輕易忘記那些影像。 許多香港人也不會。但另一張圖片也讓我感到不安。 我們的特首在過去的周日(11日)出席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結業禮,用普通話微笑着對學員致辭。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讓他們吃蛋糕」的時刻──這句話出自導致法國大革命的瑪麗王后(Queen Marie Antoinette)之口,當她被告知農民沒有麵包吃時,她說他們應該吃奶油蛋糕。

這些天來,香港正在燃燒,整座城市都有示威。警察與示威者在多個地方短兵相接。空氣中充滿催淚氣體,橡膠子彈橫飛。林鄭知道會爆發暴力事件,她曾將年輕人為爭取他們理想自由的抗爭形容為一場革命。可是,她卻微笑着出席駐港解放軍的活動。 如果那不是「讓他們吃蛋糕」,那是什麼?

示威遊行撼動整個香港,林鄭過去幾周卻三度出席解放軍的活動。她躲了起來,只參加大陸的活動和會見商界領袖,他們別無選擇,只能站出來支持她。他們是否真心撐她,我不知道。本周一,就在迄今為止發生最嚴重暴力事件後的翌日,示威者佔領機場,並令到航班登記停止的那一天,林鄭卻去了澳門參加大灣區活動。

她選擇去哪裏,以及與誰見面,對我們來說是長了見識。這些事實告訴我們,她知道必須先服務誰,這當然不是普通香港人。儘管忘記了問她是否仍在管治香港,兩天前我們也得到了答案:一名記者多次詢問她,是否有權未經北京同意的情況下撤回修訂《逃犯條例》,她拒絕清楚答覆記者的提問。

威脅與恐嚇 經濟只會差

林鄭在與商界領袖會面後聲稱,已被放棄修訂的《逃犯條例》引發的動盪所導致的經濟衰退,比2003年的沙士(SARS)更嚴重。 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旨在影響公眾輿論。但如果她真的相信,那麼我建議她勸勸北大人,不要用威脅和恐嚇的戰術,令經濟進一步惡化。

國泰航空是香港經濟的中流砥柱,但過去一周,中央政府對於支持示威的機組人員,無論和平與否,禁止他們飛越中國領空。這本身就是對香港珍貴的言論自由的攻擊。國泰現在必須提供進入中國空域的所有機組人員的詳細個人資料,並實際上涵蓋了所有國泰航班,因為幾乎所有起飛的客機都要進入中國領空。

國營傳媒落井下石,令國泰情況雪上加霜。國泰和母公司太古的股價大幅下挫。過去數周,內地官員也發出隱晦的警告,一旦暴力局面失控,便有能出動解放軍,引起本地和國際商界的情緒緊張,好一個「振興經濟」的方法!

警員扮示威者 累及無辜

現在很多人認為,香港不僅處於黑暗時代,而且變成一個警察城市。林鄭在解放軍活動微笑的那一天,一名女示威者眼睛被打爆,另一名示威者牙齒被警察打落,傳媒還披露警察喬裝示威者。

警方堅稱,他們派警員喬裝不同角色,只是為了拘捕死硬的激進示威者。但現在人們普遍懷疑,這些喬裝者穿着跟示威者一樣的黑色防護裝備,是故意煽動暴力,令公眾反對示威活動。

這些喬裝者有沒有投擲汽油彈、磚塊或射丫叉,藉此影響民意?警方發言人否認有任何違法行為,但現在公眾對警方的信任度低,很少人接受他們信誓旦旦的解釋,甚至傳媒也持懷疑態度。機場示威者涉嫌非法禁錮了兩名被懷疑是「間諜」的內地人,這是警方使用喬裝策略的直接後果。

我們現在處於這樣的一個階段:不僅是警察與市民和傳媒對立,市民和傳媒與林鄭甚至她領導的政府,亦處於對立地位。

林鄭和警方舉行的每次記者會都要面對連串咄咄逼人的提問,而無論醫護人員、為人父母者甚至長者,皆有針對林鄭的和平示威。

被捕的示威者迅速被起訴及帶上法庭,但7月21日在元朗襲擊港鐵乘客的疑似黑社會分子至今卻無一人被起訴,叫人們如何能夠信任林鄭和警方?襲擊事件發生近一個月了,警方應該有足夠證據起訴部分人,尤其是當時沒有一個施襲的白衣人戴上口罩或面具。

機場示威者涉嫌非法禁錮了兩名被懷疑是「間諜」的內地人,事件引起國內外關注。(亞新社)

暴力為禍香江 林鄭難辭其咎

最令我感到不安的是,林鄭上周五(9日)與商界代表會面後開記者會,她說有些香港人在香港沒有「股份」。(編按:林鄭以英文回答記者:”The economy is very important for everyone of us in Hong Kong, unless a small minority of people as you have said, they did not mind destroying Hong Kong’s economy, they 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 with so many people that help to build.”她指示威者不介意摧毀香港經濟,因為他們對很多人幫忙建立起來的香港經濟沒有「建設」。)這種麻木不仁的言論,表明她作為領袖是多麼的不合適。但是,中央政府一再表明對香港人想要的(民主)是多麼無能為力。回歸以來,每一位得到「欽點」的特首都未能完成10年任期。我們全都明白,即​​使她在首個任期僥倖能夠繼續做下去,也無法繼續做第二個任期。

為了林鄭着想,我想指出,每一位香港人都持有香港的「股份」。無論他們是否支持她,他們都是香港人。如果她認為有些人因為示威而在香港沒有「股份」,那是她的錯,不是他們的錯。她令這些人去做他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示威者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正在爭取自己在香港的「股份」。沒有林鄭或北京說三道四,他們也不會如此不顧一切。

刊於《信報》EJ Insight,本社獲作者授權翻譯刊登。

更多精采文章

  • 庸官治港累死香港庸官治港累死香港
  • 政府一再退讓犯了大錯政府一再退讓犯了大錯
  • 2019年是北京的噩夢,也是香港的覺醒2019年是北京的噩夢,也是香港的覺醒
  • 林行止:匡正警力和諧穩定 股匯雙弱黃金吃香林行止:匡正警力和諧穩定 股匯雙弱黃金吃香
  • 政府有理又何懼認受性被瓦解?政府有理又何懼認受性被瓦解?


褚簡寧

香港土生印度裔美國人,資深傳媒人,無綫電視時事節目《清心直説》(Straight Talk)前節目主持,亦是《頭條日報》專欄作家。任職記者多年,曾駐倫敦為《南華早報》報道中英香港前途談判。其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工作七年,為《南華早報》及《信報財經新聞》報道政治新聞,亦曾駐西雅圖五年。90年代中,任英文《虎報》編輯,及後出任《東快訊》(Eastern Express)總編輯,之後任職亞視英語新聞部總編輯,曾為亞視英語新聞節目Newsline及香港電台英語頻道清談節目Backchat主持。著有《不中不英》、《又中又英》系列、《香港玩完?》、《政識中英》,以及兒童讀本《惡犬城》。
View all posts
標籤: 國泰布袋彈振興經濟暴力林鄭月娥白衣人示威者解放軍警察逃犯條例香港人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團結香港基金創會主席董建華(左)出任榮譽主席,陳智思(右)出任基金會主席,新任命即時生效。(團結基金圖片;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報道

陳智思任團結香港基金主席 董建華改任榮譽主席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林毅夫教授指出,中國的快速發展帶來世界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的變化。(城大提供圖片)
名家演講錄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右)和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左)在論壇上合照。
灼見經濟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開幕 李家超:本港有條件在大灣區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9-28
陳茂波表示,本地樓市整體穩定,是否「撤辣」須務實檢視。(政府新聞處視頻截圖)
灼見報道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8
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不應為高風險的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David Webb Facebook圖片)
灼見報道

David Webb籲港府 勿透過證監會監管加密貨幣交易 指徒為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9-27

影片

  • 張五常教授:AI無法取代人腦? 我與科斯與佛利民為何惺惺相惜?學好中文有什麼竅門?
  • 黃錦輝教授:共和黨為何反對美國陷入俄烏戰爭太深?中國逐漸偏離歐美 不依靠西方經濟?
  • 陳鳳翔:美國向中國提出「四不一無意」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什麼中俄愈走愈近,中美愈走愈遠?
  • 陳文鴻教授: 中俄朝等陣營如何反抗西方霸權?印度怎樣與美國聯手東拒中國?
  • 陳文鴻教授:中國怎樣部署全球戰略 抗衡美國霸權?一帶一路倡議 香港為何仍未發揮作用?
  • 陳鳳翔:拜登四處樹敵令全球投入去美國化? 新興國家紛紛走上去美元化不歸路?
  • 張五常教授:對迷茫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學好中文為何一定要背誦經典詩文?有哪些推薦?
  • 香港中學生如何親炙詩人風采?川鄂詩詞之旅 以詩會友感受文人足跡
  • 鄭國漢教授:10年校長任內經歷佔中與黑暴有什麼體會? 大學在社會運動中如何自處?
  • 張五常教授:世界級經濟學大師為何對我傾囊相授? 怎樣做學問才會有大成就?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世界地緣政治演變對香港的挑戰 本社編輯部
  •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馮珍今
  • 賞月賞月 常霖法師
  • 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專訪張五常:經濟學、生命、傳世之作 本社編輯部
  • 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 施林海
  • 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 陳景祥
  • 學習:一個過程學習:一個過程 程介明
  • 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中美角力進入新格局 施永青
  • 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專訪張五常:學術環境、青年前途、學習態度 本社編輯部
  • 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高教界辦國慶晚宴 施俊輝:共同培養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編輯精選
  • 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 本社編輯部
  • 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不良習慣 ──甘筍番茄炆牛腩 李文基
  •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本社編輯部
  • 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大衛營峰會是盛事還是魔咒 張建雄
  • 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G20的來龍去脈和未來 張建雄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譚寶碩
  • 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新聞聯舉行27周年會員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 李大宏榮膺第11屆理事會主席 編輯精選
  • 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小記者與大教授──訪問張五常教授後記 本社編輯部
  • 全民皆兵全民皆兵 孫明揚
  • 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潘銘基
  • 陳嵐
  • 梁天卓
  • 蔣匡文
  • 陳景祥
  • 沈言
  • 程介明
  • 崔少明
  • 李立中
  • 陳文鴻
  • 吳文軒
  • 吳家豪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