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文化 板眼工尺:傳統曲藝與現代歌曲

板眼工尺:傳統曲藝與現代歌曲

──聲韻腔應用略説

從來料加工的學堂歌,到促成原創性的中國現代歌曲的誕生──配搭新詩/古典詩詞/自由體歌詞的調性旋律/和聲/鋼琴伴奏/共鳴發聲/五線譜/簡譜記譜。現代歌曲之誕生催生了社會資訊的引介、傳播和普及。

陳詠智 作者: 陳詠智
2018-11-10
韻諫春秋

圖片:作者提供

標籤: 國歌學堂歌漢字疊韻雙聲音節
耶魯大學中文部主任孟振華先生(右一)接受本文作者(左二)送贈的著作。
耶魯大學中文部主任孟振華先生(右一)接受本文作者(左二)送贈的著作。
0
SHARES
697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序贊》湊巧今年在雙十節那天,緣承美國國家人文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耶魯大學講座教授孫康宜博士盛情邀請到其班上講課,復蒙耶魯東亞研院禮遇厚待、大學圖書館中文部主任孟振華先生款待,不勝榮幸。至銘感者、乃班上六位美籍研究生於漢語聽、講、讀的表現,皆堪與來自兩岸的年青學人等齊,余由衷讚賞其力學、亦為耶魯傳統的「母語教學」而擎酒長嘯!康宜教授名重士林,為耶魯大學建校首位華裔女教授出掌系主任要職,近作Journey Through the White Terror,以無怨的筆觸,涓涓流水,點點滴滴,摯情道岀其尊翁曾在台灣陷國民黨冤獄、被覊十載,終能離開虎口;嗣後一家移居美國,安享天倫。張欽次大哥家風嚴謹,早歲於中原理工學院鐘塔工程施工比賽奪魁,所得獎金全數捐予中原基督徒學生團契。《易》乾卦六爻:「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恭為欽次大哥/康宜大姐撰冠首韻,此申敬忱!

《耶魯士相逢》
欽賢尊長閩家風,次考方圓御六龍,康復罡風羈煞劫,宜家耶魯士相逢。

耶魯大學圖書館氣派恢宏。

為張欽次大哥、孫康宜教授撰冠首韻。

《耶魯士相逢》,冠首嵌上欽次、康宜二名。

漢字每集聲韻腔 樂種三分雅俗胡

中國漢字乃單音節(single syllabic and a tonal language),且每字:

(1)各屬其音高(melodic pitch)──「聲」;

(2)各屬其聲母/韻母(consonant/vowel)──「韻」;

(3)各屬其聲調平仄的抑揚頓挫(articulation on a rhyming tone)──「腔」。

陳暘(1095-1098)《樂書》:分列雅、俗、胡三部樂器/樂種

樂種:

雅──宫廷祭典雅頌及古琴,經文正義,一字一音。

俗──民間口授相傳,戲曲及說唱樂種──詞、曲、唱賺、諸宫調套曲、鼓子詞,皆文白/襯字夾雜。轉加流俐、拖腔、加花度字(to sing out the vowel by using grace notes),問字攞腔(參見張世彬著《唐代管弦樂新编》序言及《中國音樂史論述稿》附錄,1975/74,香港友聯)。

吹打及鑼鼓八音則少配曲詞。

胡──外族傳入樂器及器樂曲,亦有少數外族詞/曲牌旋律,多已被漢化。

1982年的調查,時存曲藝341個曲種,歸納為五大類:鼓詞、彈詞、道情(源於道教歌曲)、牌子曲、琴書(《中國大百科全書. 音樂》第540頁,北京,1989)。

1917年2月陳獨秀創刋《新青年》雜誌,因應民族危機而提倡普及教育,掀起新文學運動、刊載胡適《文學改良芻議》,翌年胡氏復撰《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提倡言文一體,以話面語取代僵化之文言文;並為傳情表意,提倡摒棄詩文受格律、對仗、濫調、用典所束縳之陳規,不作無病呻吟,不要言之無物。

但礙於1937至1977年一波波民族酷劫的歷史因素,方家多未克深切探討漢字自身「聲腔韻」的吟誦特徴,亦未斟酌格律詩詞所藴含「韻與氣」的視覺、聽覺、與情志之整體意象(imaginary),以及數百年來民間早已開發了豐富多元性的「話面語方言曲藝」,乃至創作中国現代歌曲之經驗結晶。

若從另一個更高層次之涵義而言,「韻」;彰映其字與字間「聲韻腔」之相應微觀(Microtonic)配搭關係,雙聲 (如芬芳)與疊韻(如氤氳)之呼應;「氣」則涵括至句與句間,段與段間之宏觀(Macrotonic)連貫結構;恰當善用排句、偶句、對仗、配典、轉腔、換韻等,則堪從詩詞之默讀,即可聞其聲、見其色、應其神、動其心!又若以聲腔不止四聲調之粵、吳、閩、客語方言朗誦古典詩詞,則更能品味其結構微觀內層之工尺(旋律,melody)、板眼(節奏,rhythm/節拍,meter/速度 ,tempo);復依此「聲腔韻」相應配搭之均衡,及句段間「起承轉合」之整體宏觀連貫系統,進而神悟其「氣」──文學所同步規範視覺、聽覺、與情志之立體意象(synchronized literary imagery),臻入漢語詩詞所卓以聲應、含蓄、精煉、隨筆而衍化出之
神韻──其涵括象數恆易、際合無常、色空有無之獨特美感境界。

粵吳閩客方言誦詩 更見工尺板眼

According to the public record, the US Voyager spacecraft, facilitated with the Golden Records, was launched to the interstellar space in 1977 with an intention to communicate to extraterrestrials for an introduction of the human beings on Earth. The Records contain 116 images and a variety of natural sounds, such as those made by surf, wind, and thunder, and animal sounds; the records additionally feature musical selections, including Guqin (古琴曲《流水》[Flowing Streams]),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ras, and spoken greetings in fifty-nine languages that include:

粵語(Cantonese):各位好嗎?祝各位平安健康快樂。 Gok3 wai2 hou2 maa1? Zuk1 gok3 wai2 peng4 ngon1 gin6 hong1 faai3 lok6

吳語(Wu):祝你們大家好。

京語:(Mandarin):各位都好吧?我們都很想念你們,有空請到這來玩。

閩語:(Amoy [Min dialect] )太空朋友,恁好!恁食飽未?有閒著來阮遮坐喔。 (Thài-khong pêng-iú, lín-hó. Lín chia̍h-pá–bē? Ū-êng, to̍h lâi gún chia chē–ô͘!)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ntents_of_the_Voyager_Golden_Record

Requiem/Mass乃西歐從Mozart到Verdi、Benjamin Britten等,眾作曲家依同一組列拉丁經文Liturgical Song Text譜上不同音樂。宋後,詞曲則依同一詞牌曲譜Melodic Structure,由各文士填入不同文詞(song text)。查自曲子詞、雜劇、元曲而衍生之昆山吳聲「昆曲」,至皮黃(京劇)、徽、越、閩、漢、粤諸劇種,皆以 「唱腔體」為主軸(Melodic-Structure Oriented -Comparable to “Rgga” of Indian Music),而輕視原創式音樂創作(Original Musical Creativity)──即開戲師爺沿用系列唱腔、如梆子、二黃、 西皮等唱腔譜之旋律,填入不同曲詞,移動強弱節拍/節奏/散板,乃Macro-Levelled Music Notation,再悉由佬倌Actor/Actress自由即興Improvise,在速度、拖腔、節奏/旋律加花上進行再創作的臨場發揮(On-site Artistic Re-creativity),故有一譜多詞,多曲──Multi Song Texts Written Under the Same Melodies for Different Dramas。

1919年,追求民主科學、自由獨立的「五四運動」掀起了傳統文化思想轉型至現代化軌跡的驚濤;1922年8月,北大經蕭友梅提議,其音樂研究會改組為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由蔡元培任所長,提倡以美學取代宗教 。民初至1949年,出國留學潮下,歐美蘇日留學歸國學人,京滬南北兩大文化都會的白俄/猶太移民音樂家,白話文運動/報刊/電台/電影唱片業/制譜/中小學校音樂教育/交響樂團/爵士樂/音樂廳──尤值一書是1927年11月27日蔡元培和蕭友梅共同創辦了《上海國立音樂院》──種種社會文化因素,逐步凝聚了新文化與新音樂的主體力量,帶動歌曲創作:從來料加工的學堂歌,到促成原創性的中國現代歌曲的誕生──配搭新詩/古典詩詞/自由體歌詞的調性旋律(tonal melodies)/和聲/鋼琴伴奏/共鳴發聲/五線譜/簡譜記譜。現代歌曲之誕生催生了社會資訊的引介、傳播和普及。

銅像為首位耶魯清葉留學生容閎。

耶魯大學校友油畫涵錄孫康宜教授。

晚清引入西樂 見歌詞音樂流變

百年來晚清文化西潮以還,透過教堂,租界由外國人創辦的「上海公共管樂隊」、軍樂、學堂、音樂社團、歌舞劇團、夜總會、電影和唱片製作、羣眾組織、救亡組織與軍宣組織來引進西方樂法(作曲、記譜、樂器、演奏法)所創作之中國各類歌曲,其歌詞與音樂體裁風格形成及發展之流變,在在反照中華民族情愛夢幻,血涙歌泣的劫難滄桑──敢有歌吟動地哀、銘心刻骨史詩栽!

謹分類現代歌曲如下列:
聖詩(Church Hymn)
國歌──晚清/民國/中共(National Anthem)
學堂歌(Songs for Modern Schooling)
藝術歌曲(Art Songs)
流行歌曲(Popular Songs)
羣眾歌曲(People’s Songs)
改編的民歌(Arranged Folk Songs)
政治宣傳歌(Songs for Propaganda)

傳統曲藝的吟哦範例

《昆曲六百年》第一集〈前世今生〉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T8p4pgNxy8

蘇州評彈(Suzhou Pingtan)《白蛇傳──賞中秋》蔣月泉、朱慧珍。蔣調/俞調(1961年錄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easmjc8Ao

彈詞選曲《舊貨攤》王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0KzAsRGQDg

京韻大鼓 《寧武關·別母亂箭》劉寶全(1939年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2b2TYgVXyw

快板《武松打店》 李潤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ThSMXbTQw

京韻大鼓 《劍閣聞鈴》 駱玉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zHSg69ShI

絕版賞析:《孟小冬、裘盛戎、趙培鑫:搜孤救孤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OmXvURuDk

南管唱唐詩《將進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giIfhVSrw&list=PLIDbjVYoGqpuXvVL-pGntOLhltBoaqfyE

紅線女《昭君出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DvuLpOrqU&list=PLAgN85Rx0ACDYM5ScqLCWRkYUtSR_FXuz

唱八板南音板面節錄觀柳還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HQRE3C930

客途秋恨 – 杜煥瞽師(加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Joe9xlLVs&=166s

岳飛《滿江紅》──九然 朗誦/吟唱(閩南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c1IiPG-VM

【將進酒】台山話朗讀(Poem in Taishane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iOJ6IOPfA

客家話朗誦《將進酒》Taiwan hakk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a0PnNgf2ys

專業翻譯外國歌曲的漢語歌詞和中国現代歌曲的歌詞、皆富吟誦性而聲腔韻完整流暢,其與旋律之間務求「字正腔圓」、互相包容的經驗手法(Correlation-ship of Tonal Language & Melodic Pitches)

現代歌曲範例:

聖誕詩歌百人合唱《平安夜》(Good example of translation on tex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3LxH9FrDAk

Solidify Our Golden Empire 鞏金甌──大清帝國國歌(1911-19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endscreen&NR=1&v=FbBTkINk5n4

卿雲歌(The Song to the Auspicious Clou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kR3lg_-FhM&feature=related

中華民國國歌──National Anthe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f3SghEsDZI&feature=related

李叔同──《長亭送別》JP Ordway,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SP0dD8gnM

前蘇聯懷舊民歌《海港之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AMCnaJNvE

《漁光曲》──作詞:安娥;作曲:任光(王人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x9iSP8uIhM&feature=relat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xv0GWwAnIk

周璇、阮玲玉《夜上海》──陳歌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dZTK8tCL3s&feature=related

周璇《天涯歌女》──賀綠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OFha17v1KY&feature=related

鄧麗君──《何日君再來》(1984)十億個掌聲演唱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Rexw3eyYc

《世上只有媽媽好》蕭芳芳(最原裝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pUcV7iO4k

1980版《上海灘》主題曲原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tNg5N6hi1k

《教我如何不想她》──趙元任、斯義桂 Yi-Kwei Sze(1915-199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B5afO6jRA

趙元任、海韻──《雅韻清歌》南開大學學生合唱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DOkSYrWbc

古調《滿江紅》──斯義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cKlYrVVT4

廖青主、李之儀詞,斯義桂──《我住長江頭》Yi-Kwei Sze(1915-199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wm9AU3-mPI

《大江東去》──青主(Dong-Jian Go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IU1hBbri7k&feature=related

周小燕──《紅豆詞》劉雪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ZRbC_Fi0wM&feature=related

Jose Carreras《紅豆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s1ciW_lUA

黃源尹《追尋》──劉雪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pc4TZ8Ty0

《浣溪沙》詞:晏殊;曲:胡然;女高音:畢永琴(soprano Rosaline P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5eukQFiivc

林聲翕曲/徐訏詞/邱少彬編伴奏──男聲獨唱《輪迴》(指揮:邱少彬/獨唱:呂國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HJxVStKSg

林聲翕──《你的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fKe7mNebc4&list=FLDo8SzP9d2bsQH4-X_rBwaA&index=20&feature=plpp_video

《祝福》(林聲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jBfRjZANA

王若詩──《偶然》李惟寧曲/徐志摩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308s5YSRA8&feature=related

江文也《佛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vg80UeXtI

Symphonic Overture’ In Memoriam’交響序曲,黃自《懷舊》(Graduate Work at Yale in 19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99pOHHGdOw

《踏雪尋梅》──黃自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CNlvlf2iFo

《春思曲》──黃自曲(王若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1DWZKdD7Lw

范宇文演唱《玫瑰三願》──黃自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eeH1q0wbbA

黃自:《花非花》范宇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vB6XTkIhQ

黃自:《點绛唇·赋登楼》──沈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wRCBhFfI

黃永熙:《懷念曲》──女高音林錦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wuvneDJjc

黃友棣《在銀色月光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DbeJnFF3mA

郎毓秀──《天倫歌》黃自作曲,78RPM 35010 PATHE (MADE IN CHINA) 193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4tLu0Ha40

黃自作曲;韋瀚章作詞。長恨歌《山在虛無飄渺間》2009 指揮/陳雲紅 Chen Yun Hung 台北市教師合唱團
www.youtube.com/watch?v=QOGSI_C8a58

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黃自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PiOtmgRk

長恨歌──《夜雨聞鈴腸斷聲》,黃自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GkRLBGJIQ

《六軍不發無奈何》,長恨歌之五(黃自作曲/韋瀚章作詞/林聲翕補遺)──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Choru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yfEuYSDZFY

長恨歌──《此恨綿綿無絕期》,黃自作曲/韋瀚章作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6x0_Arhs8

瞿希賢《牧歌》──南開大學學生合唱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nmFCn_M9s

《在那遙遠的地方》朱崇懋演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bYVfHhj5I

《青春舞曲》──中山大學合唱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1Ej6z32Wh8

《新貨郎》串門(原版)郭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qgVIfdGKIY

抗敵歌(原名《抗日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g5FWDiIQ2E&feature=related

黃自──《旗正飄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0KFdbra0A

Paul Robeson – Chinese National Anthe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v0jMLLRcw

《松花江上》──張寒暉作於1936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RP-VrXqTII&feature=fvwrel

《大刀進行曲》──麥新(原名孫培元)作於1937年8月8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0HL2wfaaI4&feature=endscreen&NR=1

《長城謠》(劉雪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TuyVyhnDRU&feature=related

黃源尹sings 《思鄉曲》(戴天道詞夏之秋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G3UoMd4sQ

賀綠汀《嘉陵江上》(岳彩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TB9tDOywA&feature=related

《八百壯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4QRaQuggCk

聶耳:《畢業歌》(193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wczgYQ04c

[沙家濱](粵)紅線女、仇小冰、容劍平、黎國榮(197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PiVvhydFN8

鋼琴伴唱《紅燈記》錢浩梁、劉長瑜、殷承宗(196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9ah-aQSzCw

《反攻大陸去》(老蔣時代最流行愛國歌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8ZbcFSsqmQ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jSaIeImzsA

毛澤東《七律·長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FbFw8eHtPw&feature=fvwrel

《蝶戀花·答李淑一》(程桂蘭)蘇州評彈/交響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EAUyCghtyQ&feature=related

《歌唱祖國──奥運開幕》──林妙可、杨沛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c-lu3hf7Y&list=RDOdc-lu3hf7Y&t=21

《黃河大合唱》(完整八個樂章)2005。作詞:光未然;作曲:冼星海;指揮:嚴良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qxTvI3lYk

《中國夢》──羅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G3m46vnQkc&feature=related

梅艷芳《血染的風采》
http://www.youtube.com/watch?NR=1&feature=fvwp&v=pO4VCyXguSU

《國際歌》全場觀眾沸腾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18UUewO0Qs&feature=related

 

更多精采文章

  • 中國詩詞氣韻板眼工尺鈎沉中國詩詞氣韻板眼工尺鈎沉
  • 粵語「輸入方法」趣談粵語「輸入方法」趣談
  •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
  • 艸‧草‧皁‧皂艸‧草‧皁‧皂
  • 漢字漢語解碼漢字漢語解碼

0

陳詠智

美國詩人學院會員,美國交響樂團聯會會員,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名師講座教授,喬治華盛頓大學當代華盛頓傑岀詩人檔案收集委員會常委,美國綠山學院和瀋陽音樂學院客座教授,紐約大學翻譯系碩士班考委, 華盛頓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總裁;曾任華盛頓藝術俱樂部《悼念南京大屠殺八十週年詩歌韻之夜》、喬治華盛頓大學《詩魂羣英會》及駐美意大利使館《國際詩歌之夜》監製主持、中國交響樂團、江蘇演藝集團顧問,美國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南卡州、新澤西州文化委員會、華盛頓市府評委 ;華盛頓交響樂團副主席、華盛頓青年交響樂團發展總監、國家室樂團行政總監、Commissioner for National & Community Services 華盛頓全國/社區服務委員會專員。 其作品 A Fugue Of Tone Rhyming 入選 2009年美國Tom Howard 作詩比賽高評「Highly Recommended」;英詩集 《Mass for NanKing’s 1937》 於2016年由華盛頓 New Academia 出版社發行;其詩作已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詩人與詩篇》項目錄音存檔。其中詩發表於《香港文學》、《信報月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學術論文發表於哥倫比亞大學、倫敦京斯頓大學、日本天理大學、香港大學、華盛頓DC大學、馬里蘭大學等大學學術會議。2007年陳詠智帶領12位美國聲樂家參與南京大屠殺70週年紀念音樂會的演出, 擔任合唱指揮;名列《美國名人錄》及《全球名人錄》。
View all posts
標籤: 國歌學堂歌漢字疊韻雙聲音節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人民日報》的署名文章強調,愛國愛港是每一個特區從政者必須堅守的政治倫理。圖為今年5月31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香港候任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左二 )。 (亞新社)
灼見報道

官媒:《香港國安法》築牢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屏障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張仁良校長:教大積極推動教育科技 培育創新人才
灼見專訪

張仁良校長:教大積極推動教育科技 培育創新人才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9
李家超新政府的司長、副司長和行政會議成員的陣容,顯示了幾個突出的特點。(亞新社)
大中華視野

淺析李家超的司局長和行政會議成員

作者: 盧兆興
2022-06-27
曾鈺成認為,新班子必須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灼見專訪

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5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及行政總裁文灼非(右)詢問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如何考慮美國這個因素。(灼見名家圖片)
名家觀點

陳茂波:港人要有「底線思維」迎接不同挑戰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6-24

影片

  • 霍詠強:回歸25年香港為何走向極端政治化?認清BNO本質 英國有善待香港嗎?
  • 雷鼎鳴:美國怎樣違反世界秩序為所欲為?面對挑戰 如何千方百計挖中國牆腳?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 曾鈺成:李家超新問責班子有什麼特點?如何達至中央與港人期望?
  • 嚴浩:減肥為什麼不能衝動?晚餐應該怎樣吃才有效果?多吃健康的油才可以減肥?
  • 雷鼎鳴: 美國軍事、工業、傳媒複合體如何影響國策?世界一哥為什麼愈來愈不受各國歡迎?
  • 何毓贄校長x彭智華:學會品賞紅酒有什麼好處?香港可成為葡萄酒中心嗎?
  • 文相濡:用梅花心易為李家超起卦 占卜馬航客機失蹤及英國脫歐均應驗
  • 曾鈺成:智庫有助施政,打手破壞和諧,特首應予區別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珍寶一別成永訣?狂瀾欲挽或未遲珍寶一別成永訣?狂瀾欲挽或未遲 關品方
  • 陶傑:移民英國,其實沒有離開過香港?陶傑:移民英國,其實沒有離開過香港? 編輯精選
  • 我的修行路我的修行路 常霖法師
  • 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削弱俄羅斯談何容易 張建雄
  • 供應鏈會大幅撤出中國?供應鏈會大幅撤出中國? 謝祖墀
  • 香港人才流失比失業更令人擔心香港人才流失比失業更令人擔心 施永青
  • 齊白石等大師名作  將於天際100展出  慶祝回歸25周年齊白石等大師名作 將於天際100展出 慶祝回歸25周年 本社編輯部
  • 50年一起走過的日子 期許香港重新出發50年一起走過的日子 期許香港重新出發 張量童
  • 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姊妹們,網上情緣騙案在香港大增50%:「殺豬盤」渣男的4大特徵 李偉民
  • 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文相濡:從李家超得1416票反對8票起卦剖析運程 任內困難重重如何險中求勝? 本社編輯部
  • 看《聲生不息》有感看《聲生不息》有感 蔡世鴻
  • 八九請願未了情 燭光仍在記憶裏八九請願未了情 燭光仍在記憶裏 丁望
  • 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李家超班子出爐 曾鈺成:新班子具備堅定愛國愛港政治立場 本社編輯部
  • 做好準備就不必擔心未來做好準備就不必擔心未來 潘燊昌
  • 教城與Microsoft合辦編程大賽 鼓勵學生智用AI教城與Microsoft合辦編程大賽 鼓勵學生智用AI 本社編輯部
  • 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本社編輯部
  • 文言的困難文言的困難 陳章華
  • 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俄烏戰爭影響內政 美宜懸崖勤馬 黃錦輝
  • 湯告魯斯的笑容湯告魯斯的笑容 張灼祥
  • 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 陳文鴻

推薦作家

  • 釋證嚴
  • 盧兆興
  • 徐區懿華
  • 周光蓁
  • 湯文亮
  • 劉銳紹
  • 常霖法師
  • 施永青
  • 徐家健
  • 霍詠強
  • 張海暘
  • 關品方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