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政局 李立峯:疫情下,民意對政府、警察反感跌幅有限 對社運支持度仍高

李立峯:疫情下,民意對政府、警察反感跌幅有限 對社運支持度仍高

在疫情期間,民眾和媒體的焦點轉移,民意對政府和警察的反感,比起運動高峰期有所回落,可以說是必然的事,在這個背景考慮之下,我們反而可以說,民意對政府和警察的反感的下降程度,並不如想像中大。

編輯精選 作者: 編輯精選
2020-04-09
文章摘萃

標籤: 反修例運動太子李立峯武漢肺炎藍店警察黃店黃色經濟圈
如果政府和警察以為疫情會讓市民忘記運動中警察的各種問題,那是不切實際的。(亞新社)
如果政府和警察以為疫情會讓市民忘記運動中警察的各種問題,那是不切實際的。(亞新社)
0
SHARES
511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自從1月底,香港社會的關注點從反修例運動轉移至武漢肺炎。其間,一些反修例運動的相關行動仍然在進行,最近的有3月31日晚太子站外的悼念,跟疫情相關的一些抗議行動亦帶有反修例運動的影子,但無可否認,社會運動在這一段時間是「被迫」暫緩下來。那一邊廂,特區政府在疫情初期的處理手法和能力也惹來多方批評和不滿,後來疫情曾經在一段時間看似穩定了一點,但到最近個多星期,隨着疫情在全球多個國家爆發,香港的確診數字亦比之前大幅上升。

疫情在香港出現了兩個月,到底民意有什麼樣的轉變?市民對特區政府和警察的信任度比之前運動高峰時有沒有回升?市民又怎樣評估抗爭運動在疫情後捲土重來的可能性?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剛在3月19日至27日進行了新一輪民意調查,共訪問了847名15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一方面詢問一些關於疫情的意見,之前已由《南華早報》報道,另外,調查亦包括對政府和警察的信任度以及一些關於反修例運動的題目,可以回應以上的問題。

對政府信任度稍升 半年來始終在低水平

上圖先總結了關於信任度的結果。在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度方面,問卷要求被訪者在0至10分當中評分(0分最低),結果41.4%給予0分,這個0分比例比較去年10月中進行的民調下降了8個百分點左右,跟去年9月民調中的0分比例則差不多。不過,若跟去年9月的民調結果再仔細相比,給予0至4分的比例下降了5個百分點左右,給予6至10分的比例則上升了約3個百分點。整體上,市民在3月下旬調查期間對政府的信任度,回到稍稍高於去年9月的水平。

要指出的是,這結果不代表市民對政府看法正面,無論是去年9月抑或今年3月下旬,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始終在一個很低的水平,政府可能以為自己在抗疫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但對市民而言,就算抗疫成功,功勞也不一定在政府。調查詢問被訪者,如果疫情沒有在香港大規模爆發,那是否政府處理得宜的成果,結果只有24%的市民同意,高達55.7%的市民不同意。相比之下,有71.9%市民同意,如果疫情沒有在香港大規模爆發,那是「市民民間自救」的成果,不同意的只有10%。在大部分市民眼中,政府的防疫工作並不妥善,若疫情受控,也只是市民自己的功勞。

對警正面評價回升不少 仍有45.6%給0分

至於對警察的信任度,給予0分的比例達45.6%,比去年10月調查下降了6個百分點左右,比9月調查也低2.7個百分點,不過數字仍高於去年8月調查的相應比例。但另一方面,給予6至10分的市民合共30.9%,這個百分比高於10月、9月和8月的調查結果,只是比6月中的調查低一些。亦即是說,對警方評價極為負面的市民比例仍然高企,但對警方傾向正面評價的市民比例的確回升了不少。

這轉變其實不難理解,在疫情之下,警方雖然在處理個別示威活動時有濫捕之嫌,但隨着示威活動得到的關注較之前少,警方行動引發的爭議和批評亦相比之前少。同時,警方在處理疫情方面的角色不算明確,防疫工作做得好或不好,也跟警方關係不太大。對民望本來很低的人或組織而言,也許「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但我們也可以反過來說,縱使警察在過去兩個月沒有成為批評的焦點,但仍然有高達45.6%的市民給予警察0分,說明對警方極度不滿的民意,有部分是頗根深柢固的,如果政府和警察以為疫情會讓市民忘記運動中警察的各種問題,那是不切實際的。

五成支持「疫後」以大規模群眾運動爭訴求

市民對政府和警察的態度仍然傾向負面,那會否在往後的時間重新轉化為行動?在疫情發生之前,社會上正進行有關「黃色經濟圈」的討論,在疫情期間,市民如果有意欲,其實仍然可以進行政治消費。調查發現,42.6%被訪者經常或有時刻意因為一些商店的政治立場而光顧它們﹙其餘回答很少、沒有,或拒絕作答﹚,43.8%被訪者經常或有時刻意因為一些商店的政治立場而不光顧它們。以政治立場劃分,62%的民主派支持者及83%的本土派支持者有「幫襯黃店」,63%的民主派支持者及83%的本土派支持者有「罷買藍店」,這些都是頗高的比例。

至於其他反修例運動的行動又怎樣呢?問卷詢問被訪者是否支持「反修例運動在疫情期間以各種方式繼續延續下去」,結果36.6%表示支持或非常支持,21.6%表示一般,36.9%表示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支持和不支持的比例基本上一樣,這大概部分是因為疫情期間,不少市民會認為安全和健康仍是最重要的,社會運動可以或甚至應該暫緩。但問到「當疫情消退後」,會否支持「以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去爭取訴求」,則49.1%表示支持或非常支持,17.2%表示一般,29.6%表示不支持或非常不支持,值得留意的是,五成這個比例,大概就是之前調查發現有參與過至少一項反修例運動的行動的比例。

對警察的信任度和對行動的支持度固然是高度相關的,在給予警方0分的市民當中,有84.8%支持在疫情後以大規模群眾運動爭取訴求,在給予警方1至4分的市民當中,有50.8%支持在疫情後以大規模群眾運動爭取訴求。

一旦運動重臨 仍可能愈滾愈大

總括而言,在疫情期間,民眾和媒體的焦點轉移,民意對政府和警察的反感,比起運動高峰期有所回落,可以說是必然的事,在這個背景考慮之下,我們反而可以說,民意對政府和警察的反感的下降程度,並不如想像中大。在政府對反修例運動的訴求仍未有充分回應的情况下,民意對社會運動的基本支持仍然頗為紮實,而一旦運動重臨,視乎政府的應對,運動仍有可能像去年一樣愈滾愈大。固然,到了4月初,疫情仍然沒有減退,有可能還會延續一段頗長的時間,大型行動仍會在一段時間內被「擱置」,疫情如何影響民意,尤其是如何影響市民如何看待抗爭運動,仍需要持續觀察。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哲學碩士,史丹福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

更多精采文章

  • 城大2019中文新詞榜 「止暴制亂」成最熱門新詞城大2019中文新詞榜 「止暴制亂」成最熱門新詞
  • 李立峯:是兩極化還是一面倒?當下香港民意的共識李立峯:是兩極化還是一面倒?當下香港民意的共識
  • 中聯辦幫助「黃圈」中聯辦幫助「黃圈」
  • 港獨去荒島搞「黃圈」 若守法政府應支持港獨去荒島搞「黃圈」 若守法政府應支持
  • 831太子站事件7個月 市民到站外聚集獻花831太子站事件7個月 市民到站外聚集獻花

0

編輯精選

View all posts
標籤: 反修例運動太子李立峯武漢肺炎藍店警察黃店黃色經濟圈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10日(周六)日假饒宗頤文化館舉行初賽最後一日賽事。
腹有詩書

「腹有詩書」最後一日初賽圓滿結束,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英華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閩僑小學出線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10
自發生疫情以來,巴西大約有33萬3000人死亡,1300萬宗感染病例和1100萬康復病例。2021年4月初,巴西許多城市的醫療系統據報已瀕臨崩潰。(Shutterstock)
大中華視野

巴西應向東亞學習 遏制新冠病毒蔓延

作者: 盧兆興
2021-04-09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表示,她將研究規管投白票的行為,但如何規管呢?(灼見名家製圖)
褚簡寧專欄

審查參選人資格抑或獵巫?

作者: 褚簡寧
2021-04-08
每個國家的所謂民主制度都有其弱點,沒有一個民主制度是十全十美的。(灼見名家製圖)
巾幗經綸

好文分享:什麼是民主?

作者: 葉劉淑儀
2021-04-07
自由和法治,是香港成為國際文明大都市的根基;司法的獨立,則是實現法治不可或缺的元素。(Shutterstock)
今天與時光隧道

如無司法獨立 香港文明衰退

作者: 丁望
2021-04-02

影片

  • 施永青:為政治理念移民外國註定失望 人離鄉賤將無法影響中港政局
  • 術數名家文相濡:五個玄機推測拜登今年有血光之災? 美國金融大動盪有分裂之象
  • 曾鈺成:政改以往透過「循序漸進」已成絕路 以「愛國者治港」重新出發達至雙普選
  • 雷鼎鳴:拜登要扭轉特朗普對華政策錯誤合縱連橫、軍事力量、普世價值三招已經失效
  • 金耀基教授:中國快速崛起因擅於吸收西方文化 未來願景是建構現代文明強國
  • 譚耀宗:香港官員缺乏管治能力及政治判斷力 新形勢下需要什麼治港人才?
  • 段崇智校長:香港中大最早闖進大灣區建發展平台 有志者想創業創新須走出舒適圈
  • 施永青:靠反共與中央對着幹得票已成歷史 新選舉遊戲規則下政界如何自處?
  • 曾鈺成:投白票不應成為抵制選舉手段 愛國陣營不會全面封殺 泛民仍有勝算
  • 葉劉淑儀:反對派過去靠謊言、恐懼誤導選民 香港選舉制度大有改善空間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反制西方「三絕招」的辦法反制西方「三絕招」的辦法 張建雄
  • 敏而求知六十載   聚道傳承藝展來敏而求知六十載 聚道傳承藝展來 馮珍今
  • 早並不知有今日  才會如此定當初早並不知有今日 才會如此定當初 施永青
  • 好文分享:什麼是民主?好文分享:什麼是民主? 葉劉淑儀
  • 「腹有詩書」最後一日初賽圓滿結束,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英華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閩僑小學出線「腹有詩書」最後一日初賽圓滿結束,梨木樹天主教小學、英華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及閩僑小學出線 本社編輯部
  • 寂寥天地有知音:錢穆與錢鍾書寂寥天地有知音:錢穆與錢鍾書 管仲連
  • 北京人說氛圍  再議土法煉鋼北京人說氛圍 再議土法煉鋼 丁望
  • 送給老師最珍貴的禮物送給老師最珍貴的禮物 陳家偉
  • 審查參選人資格抑或獵巫?審查參選人資格抑或獵巫? 褚簡寧
  • 國弟之尊 無憾而終──段正淳國弟之尊 無憾而終──段正淳 楊興安
  • 感恩?感恩? 陳家偉
  • 首版的一國兩制 是香港的最佳版本首版的一國兩制 是香港的最佳版本 施永青
  • 岑智明:劉天賜與天文台有段緣岑智明:劉天賜與天文台有段緣 本社編輯部
  • 零議價反令業主傷心零議價反令業主傷心 湯文亮
  • 從會談互嗆看中美關係:拜登上任也回不去了  北京將反守為攻從會談互嗆看中美關係:拜登上任也回不去了 北京將反守為攻 朱雲漢
  • 選舉制度是完善了?還是倒退了?選舉制度是完善了?還是倒退了? 施永青
  • 曾鈺成:投白票不應成為抵制選舉手段 愛國陣營不會全面封殺 泛民仍有勝算曾鈺成:投白票不應成為抵制選舉手段 愛國陣營不會全面封殺 泛民仍有勝算 本社編輯部
  • 常食八豆 可與天鬥常食八豆 可與天鬥 朱鶴亭
  • 世界閱讀日的反思世界閱讀日的反思 吳凱霖
  • 《大學》一書的由來《大學》一書的由來 陳家偉

推薦作家

  • 陳家偉
  • 海星
  • 洪蘭
  • 丁惠芳
  • 李文基
  • 靳杰強
  • 張玉峰
  • 楊興安
  • 許志榮
  • 胡孟青
  • 鄭楚雄
  • 黃錦輝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