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香港津貼中學議會(簡稱津中議會)李伊瑩主席的邀請,榮幸地擔任「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2023活動的主講嘉賓。當天盛況空前,共有21所參與學校及團體參與分享。
李主席在邀請函、節目表序言(香港津貼中學議會,2023,p. 2)及致歡迎詞中,提及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中,建議「說好香港故事」的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2022,第八章),本人十分認同,期待活動的目的「一方面促進業界同道的專業交流,砥礪互勉;另一方面向外展示豐碩的教育成果,齊來閃耀發亮。」(李伊瑩,2022)。藉此良機,本人現就「知識轉移和專業分享」的課題,提出一些個人看法和初步觀察。
知識轉移 4個層面
「知識轉移」大致可分為4方面。第一是有關知識的性質和範疇,包括理論的知識、課程與教學實踐的知識,以及個人的經驗(內含知識)等。第二是知識分享、衍生和互動的場景和空間。它們可以通過集體備課、展覽分享、觀課評課、到校支援會議、行動研究、個案及其他教育研究、資料冊、文章及海報等不同方式呈現和交流。第三是知識轉移的價值,除了可產生一些創新成果(甚至部分可成為專利和教育商品)之外,知識轉移後,還期望可以產生正面的社會和教育方面的影響,包括教育理論、實踐水平的提升和促進學生學習等。
最後一方面是知識轉移和交流要考慮的要素,我個人稱為”COPE”(處理;見表一),意即教育的成果或案例,可以從C,情境化(contextualization),例如某種課程與教育的實踐例子可適用於那些情境脈絡,而在轉移到另一情境時,需要如何調適和轉化(Fernandes, et al., 2013, pp. 417-418; Leite, et al., 2014, pp.134-135)。O為可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意即操作、設計及實施步驟及輔助條件等。
P為實用性 (practicality),有些意見認為課程是一種實踐。很多時候,教師會考慮從專業視角課程或學與教設計是否符合非金錢及資源上的成本效益,也考慮付出是否會對學童帶來裨益等(Lee, 2000)。E是指效能(effectiveness),包括教學和學習方面的效能等,通常都需要透過研究或評估,從而得到較系統和客觀的理解(鄭燕祥,2021,頁291-318)。
另一個”COPE”
觀察所得,分享學校或單位所展示的成果都很有素質,團隊和學校成員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香港津貼中學議會,2023,pp. 8-22),值得嘉許。在此,本人建議用另一個”COPE”(處理及應對)去詮釋21所學校及單位的成果。
今次的分享主題大致分為「STEAM教育」、「品德情意教育」和「國民、國安教育」。STEAM教育雖然是一種以跨學科、科技與藝術或人文領域結合的教育,但可以加入和統整相關的價值元素(教育局,2022;課程發展議會,2022,第1.7.5章)。品德情意教育和國民、國安教育雖以個人的品德、情意、行為為主,但涉及不同領域的知識、21世紀技能,以及可以利用科技或電子化學習模式,促進學童學習(李子建等,2019)。
第二個”COPE”的C(見表一)可以代表跨越(cross-),例如跨學科(cross-disciplinary)的STEAM教育、跨領域(cross-domain)(例如國民教育與STEAM教育的結合)。
O可以代表organization(組織),包括校內不同的學科組別、級別、以及教師協作和校長的課程領導,或者與校外機構(例如大學或科創公司)合作。O也可理解為學習機會(opportunity),例如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學科團隊(例如英文/語文藝術領域、科技學習領域、中國歷史科)、早會平台及國旗下講話,以及服務學習等,為同學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當然,它亦可涉及跨課程的框架,例如生命及價值觀教育的「知、情、意、行」(王秉豪等,2016,頁481;李子建,2022a,頁146-173;李子建,2022b;李子建,2022c;「香港教育的未來趨勢—訪問李子建教授」,2022,頁4)、設計思維、專項化或專題式學習等(李子建與黃顯華,1996)。
P代表人(people)和過程(processes)。部分學校採用校本模式,推動品德情意教育。透過不同學習和經歷,建構正向校園氛圍,並配合不同方法,例如靜觀活動、班級經營及音樂劇等形式,促進學童學習 (李子建,2022b ,pp.164-167)。
E代表嵌入(embed)和電子化學習(e-learning)。前者的例子利用疫境疫情加入STEAM和價值觀教育的元素(Hanesworth, 2015;NSW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22;Parker, 2014;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2020;顏國樑與胡依珊,2021,頁22-36),後者的例子則利用擴增實境成虛擬實境(AR/VR)的方法,應用電子學習工具,結合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元素,進行教與學。
透過結伴學校 開展教育創新
總括而言,筆者感謝津中議會的悉心安排,讓參加者從分享學校及機構的良好實踐和示例中,找到知識轉移和分享的點子,用以發展自己學校的校本課程,一方面可回應香港教育的重要議題,另一方面也可以締造優良的香港教育故事。當下,大專和科研機構又可透過與學校夥伴協作的模式,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開展理論與實踐兼備的教育創新,造福學界,造福莘莘學子,正如行政長官所言,為香港教育「同開新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2022,第一章)。
筆者感謝港島民生書院校長嚴志成博士為本文提供意見。
部分參考文獻從略,本文僅代表個人的看法,並不代表香港教育大學的立場和看法。
參考文獻:
- Fernandes, P., Leite, C., Mouraz, A., & Figueiredo, C. (2013). Curricular contextualization: Tracking the meanings of a concept.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22(4), 417–425. https://doi.org/10.1007/s40299-012-0041-1
- Hanesworth, P. (2015, July 31). Embedding equality and diversity in the curriculum: a model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actitioners. Advance HE. https://www.advance-he.ac.uk/knowledge-hub/embedding-equality-and-diversity-curriculum-model-learning-and-teaching-0
- Lee, J.C.K. (2000). Teacher receptivity to curriculum change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the cas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2(1), 95-115. https://doi.org/10.1080/002202700182871
- Leite, C., Fernandes, P., & Mouraz, A. (2014). Curriculum contextualiz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eanings expressed in Portuguese and English school evaluation.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43, 133–138. https://doi.org/10.1016/j.stueduc.2014.10.001
- NSW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22). Embed phase. https://education.nsw.gov.au/teaching-and-learning/curriculum/leading-curriculum-k-12/phases-of-curriculum-implementation/embed-phase
- Parker, P. (2014, June 19). Eight key skills to embed in the curriculum. SecEd. https://www.sec-ed.co.uk/best-practice/eight-key-skills-to-embed-in-the-curriculum/
- 教育局(2022)。教育局通函第154/2022號。取自:https://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DBCM/EDBCM22154C.pdf
- 課程發展議會(2022)。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取自: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major-level-of-edu/primary/curriculum-documents/Primary_Education_Curriculum_Guide/pecg_full_r.pdf
- 李伊瑩(2022年11月24日)。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邀請擔任小組討論分享嘉賓[邀請函]。
- 李子建(主編)(2022a)。生命與價值觀教育:視角和實踐。香港:中華教育。
- 李子建(主編)(2022b)。生命教育:理論基礎、取向和設計。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李子建(2022c年12月)。開啓香港學校課程新篇章。華夏教育,創刊號,10-11。取自:https://tsangyoksing.files.wordpress.com/2022/12/e88fafe5a48fe69599e882b2e589b5e5888ae8999f_2022e5b9b412e69c88.pdf
-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第二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李子建、姚偉梅、許景輝编著(2019)。二十一世纪技能與生涯規劃教育。臺灣: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出版公司。
-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2020)。全球教育會議:COVID-19 後疫情時代教育特別會議2020年全球教育會議宣言。取自: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4704_chi
- 王秉豪、李子建、朱小蔓、歐用生(主編)(2016)。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 ( Life education : its intellectual, emotional, volitional and practical dimensions)。台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2023年4月1日)。「專業分享‧杏壇閃亮」教育薈萃2023[場刊]。
- 香港教育的未來趨勢—訪問李子建教授(2022年9月)。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會刊,4-7。取自:https://heyzine.com/flip-book/f40c1ab71f.html#page/6
- 顏國樑、胡依珊(2021)。後疫情時代對教師教學的影響與因應對策。教育研究月刊—第323期:後疫情時代的教與學,22-36。取自:https://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715
- 鄭燕祥(2021)。學校效能:校本發展機制。香港: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2022年10月19日)。行政長官2022年施政報告。取自: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22/tc/poli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