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和索羅斯,請坐過去一點,讓位給伯格魯恩(Nicolas Berggruen)。伯格魯恩是誰?為什麼應該是香港有錢人(至少是不反智、愛思考的一群)的好榜樣和學習對象?
渴求知識 不下於金錢
在法國出生、擁有德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伯格魯恩有錢,但未至於富可敵國。他居無定所,長期住在酒店,因此有「億萬富翁流浪漢」(homeless billionaire)之稱。上世紀80年代,他通過購買房地產和投資對沖基金致富,然後發現自己對知識的渴求不下於金錢,於是以私人上課的方式跟幾個UCLA的教授讀哲學和政治理論。
之後不久,他成立智庫伯格魯恩學院(Berggruen Institute),集合西方社會的知名學者和文化大腕,聲稱要為「好點子充電」(empower ideas)。學院目前有全職員工30人及40名院士(fellows),在洛杉磯、北京和威尼斯設有辦公室。它還出版一份定期刊物名為Noema(希臘文,意思是「認真思考」),這本刊物是季刊,水準不低,每期就政治、文化、科技和氣候轉變等議題都有高見和新觀點,但只接受訂閱。
重視知識、思辯的有錢人
學院每年撥出100萬美元,贈予有傑出貢獻的哲學家或文化人。這個伯格魯恩哲學及文化獎(Berggruen Prize for Philosophy and Culture)的去年得主是以著作《動物解放》和論文《飢荒、富裕和道德》而聞名的澳洲哲學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簡言之,伯格魯恩是罕有動物──一個重視知識、思辯與認真思考的有錢人。哲學家伯克(Edmund Burke)說,出錢相助是富人向天才致敬的方式(Patronage is the tribute which opulence owes to genius)。伯克的天才論在今天已經過時,倒不如說出錢相助使知識更普及,是富人對社會的責任(Patronage is the responsibility opulence owes to society)。香港的富人不重視文化、教育和知識的傳播,今日這個城市淪落至此,他們真的沒有責任?
原刊於《亞洲週刊》,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