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教育 最真摯的愛

最真摯的愛

「養兒方知父母恩」。生孩子只是十個月的事,雖然日子不短,過程也很「慘烈」,孕婦臨盤產子,要用盡畢生的氣力,經歷十級的震痛,才可把腹中塊肉,誕生成人。然而,養兒教兒,才是一輩子的學問。

陳家偉 作者: 陳家偉
2020-05-06
仁愛滿香江

影片:作者提供

標籤: 孝順感恩最真摯的愛母親節父母
作者(左)與母親合照。(作者提供)
作者(左)與母親合照。(作者提供)
0
SHARES
1.6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是出自金元好問的詞《摸魚兒‧雁丘詞》,此句訴說天地間的痴情兒女,如雁、鶯兒、燕子一樣,雖然天南地北,但願一生都相隨。金庸的《射雕英雄傳》是寫英雄大俠,但續集《神雕俠侶》卻是寫楊過和小龍女的情,這兩本書長期高踞香港公共圖書館最受歡迎排行榜的首兩位,肯定是最受歡迎的金庸小說,因為情義兼備。

我是相信人有至死不渝的愛情,我也覺得雀鳥每多能充分展示牠們的愛情和親情。據我所知,大部分的雀鳥都是一夫一妻的,雌雄二鳥彼此視作終身伴侶。少數的雀鳥如鴛鴦,雄的愛「拈花惹草」,如最近台灣小朱,但絕大多數雀鳥都是「從一而終」的。鳥的情史很簡單,雄鳥通常要出盡法寶去求偶,如撐起鳥冠,故作雄偉,或以精湛的舞姿去取悅異性,幾經辛苦才可以在眾多對手中脫穎而出,「贏得美人歸」。之後,雄鳥和雌鳥便會夫唱婦隨,雙宿雙妻,好不恩愛。新婚甜蜜過後,牠們便開始選擇良木,築其愛巢。

從愛情到親情的延續和演變通常在母鳥生蛋後,雀鳥夫婦會輪流孵蛋,經十數天的努力,雛鳥才會破殼而出。光禿禿的初生鳥不但樣子醜陋,而且無毛無翼,不懂覓食,只懂得把口將得最大,希望爸媽早點回來餵食。大約十天八天後,幼鳥開始學飛,父母又會在四周支援,監視有沒有敵人攻擊;及至幼鳥羽翼已長,便要獨立,遠走高飛,就如《燕詩》所寫,父母只會對着空巢;但下一年牠們又會重複這個繁衍下一代的偉大工程,一年復一年,一代又復一代,無怨無悔,生生不息。

當上父母,是一輩子的責任

人類又何嘗不是有這種天性,少男和少女到一定的年齡就會想結識異性,經過多多少少的感情洗禮之後,便會有打算「成家立室」,結婚生孩子是自自然然的事。一旦當上父母,那已是一輩子的責任。要做好「父親」和「母親」的角色毫不簡單,因為多年來,我們只是做慣了「兒子」或「女兒」的角色。

「養兒方知父母恩」。生孩子只是十個月的事,雖然日子不短,過程也很「慘烈」,孕婦臨盤產子,要用盡畢生的氣力,經歷十級的震痛,才可把腹中塊肉,誕生成人。然而,養兒教兒,才是一輩子的學問。世間所有的父母在每一階段都是「新手」,由照顧初生的嬰兒,到學行學跑,牙牙學語,到供書教學……父母的劬勞真是難以回報。

孩子日漸成長,長大成熟的同時,父母卻日漸老去。暑往寒來,秋去春至,日子流水似的迅速流走,歲月如梭,子女由弱變強,父母卻由強變弱。漸漸地父母卻由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人本應要懂得感恩,好好地照顧日漸年老的父母,可是,年輕的夫婦也會有自己的幼小要照顧,結果,每多忽略了自己的父母呢!

「愛護下一代」是動物的天性本能,不學而會,但人要懂得孝順父母卻是「德行」,並不是人人做到。如何能夠「盡孝」呢?確是不簡單的,孔子說:「色難」,要和顏悅色地去照顧父母確實很不容易,唯有學習。現今世代,如果家裏有個孝順的兒子和女兒確實是一份很大的福氣。

時代正在急速改變,從前人人口中的「尊師重道」和「孝順父母」已不再掛在嘴邊,「養兒防老」那一句已鮮有聽聞。父母不但不敢說,也許不敢想。「老竇養仔,仔養仔」這一句是多麼的真實和無奈,「一生兒女債」確實十分有道理。

中國人始終有「百行以孝為先」的傳統美德,孟子更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要懂得兼上顧下,甚至推己及人。我工作的學校最重視兩個節日,一是5月份的母親節,二是6月份的父親節,但因疫情停課的關係,今年的母親節一定是不一樣的母親節,而且政府的「限聚令」未見放寬,傳統的外出吃一餐盛宴已難安排了。我建議大家可和媽媽拍一幅照,以作日後紀念或回顧都是一點心意。

年前,我寫了一首歌叫《最真摯的愛》,並有音樂科老師譜曲,同學們大多會唱。今年,我最喜歡有關母親節的歌是《當你老了》,尤其是由一位11歲男孩子所唱的真情流露,非常感人,建議大家在YouTube收聽!在此,向天下的父母致敬!願您們健康幸福!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WhatsApp-Video-2020-05-07-at-20.34.46.mp4

《最真摯的愛》歌詞

詞:陳家偉校長

曲:林揚晶老師

是 誰 帶 你 到 世上

願意 把 一切 奉 上

不 知 原因,也 不必 原因,愛 你

縱使 艱辛,也 不怕 艱辛,護 你

從 有 你 那 一刻 開始 愛 你

是 誰 帶 你 到 世上

願意 把 所有 獻 上

不 需 提示,也 不必 提示,帶 你

不 去 計算,也 不 懂 計算,陪 你

從 有 你 那 一刻 一生 疼 你

是 我 帶 你 到 世上

願意 把 一切 奉 上

奉 上 自己 青春 和 時間,教 你

奉 上 自己 心血 和氣力,育 你

從 你 呱呱墜地 那 一刻 掛 你

也許 就是 延續

我 的 爸 媽 就是 對 我 這樣 好

也許 因為 是 父母

就 會 自然 這樣 做

全心全意 為 你好

每 天 照顧,每 夜 禱告

無時無刻 一生 一世 的 守護

這 就是 最 真摯 的 愛

更多精采文章

  • 感恩教育感恩教育
  • 懂得尊重老師的孩子有福懂得尊重老師的孩子有福
  • 家有這五種女人,是三生修來的福氣!家有這五種女人,是三生修來的福氣!
  • 家有這五種女人 是三生修來的福氣家有這五種女人 是三生修來的福氣
  • 培養孝順懂事的孩子培養孝順懂事的孩子

0

陳家偉

仁愛校長會創會會長,資深教育學者。從事教育工作30餘年,期間曾任中小學校長20年;現任德萃學校教育總監,主要負責16年一貫的全人發展(Whole person development),專責品德培育,資優教育及家長支援。 近年,他致力優化多元智能理論,提出要發展孩子的「文化智能」及「心靈智能」,並提出HEART 的培育框架,鞏固學生五大核心價值。 陳總監為哲學博士、中國文化碩士及工商管理碩士,曾往英國及澳洲修讀教育及工商管理及資優教育,並在香港及北京深造中國傳統文化。陳博士曾獲香港教育行政卓越獎、並獲華南師範大學邀請出任首屆全國國培校長領航培訓的實踐導師之職,為香港唯一榮獲此邀請的香港校長。近這十多年,陳總監亦替多間大學培訓擬任校長、在職校長不同所課程,並擔任指導導師,貢獻良多。 陳博士一向重視家校合作,認為家長是學校最重要的伙伴,對資優、品德、環保、創意及幼小中銜接等範疇見解尤深。陳博士為優才書院創校校長,曾在校內創辦綠色學會,與家長攜手宣揚環保及德育訊息,並榮獲行政長官嘉許狀(德育及訓育輔導)及全港卓越環保大獎小學組金獎。 陳博士酷愛閱讀及寫作,筆耕甚勤,先後出版十多本著作,近作如《漢字的智慧》和《孩子教育的黃金十年》均大受歡迎,前者被廣泛中小學校採用,在推動中國文化方面備受認同。陳亦在多個媒體發表文章,及在電台電視擔任節目主持,希望向社會大眾弘仁傳愛。陳博士的信念是「天生我才,自強不息」,以培養「德才兼備,中英兼擅」的孩子為己任。
View all posts
標籤: 孝順感恩最真摯的愛母親節父母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馮康醫生表示,若香港能普及接種率,加上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有效,預計到年底疫情應該有希望受控。(灼見名家圖片)
灼見醫療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即使打了疫苗,仍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習近平說,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擔當。(觀察者網圖片)
灼見報道

習近平: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鄭永年:盼中國深度開放 可改變亞洲格局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蒙代爾生前曾說過一些「金句」,為美國傳媒津津樂道。(灼見名家製圖)
國際觀

美前副總統蒙代爾高齡93逝世 曾聯署公開信〈中國不是敵人〉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1-04-20
蔡英文(前中)4月15日在招待美國代表團晚宴上表示,她期待深化台灣和美國的夥伴關係。(蔡英文facebook)
大中華視野

日捲入中美台政治 台勢成中美爭拗磨心

作者: 盧兆興
2021-04-19
阿拉斯加會談會場。(美國國務院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

作者: 丁望
2021-04-16

影片

  • 術數名家文相濡:賀錦麗陰卦主宰白宮 印第安人對美國總統詛咒會否應驗?
  • 施永青:回歸後北京與西方進行香港爭奪戰 逼中央改變對港政策 反對派付出慘重代價
  • 曾鈺成:任立法會主席時難制止不檢點議員 修訂議事規則非多此一舉
  • 張炳良教授:泛民政黨不參選有什麼出路?香港政局遽變需要新思維
  • 鄭赤琰教授:中美關係交惡 李顯龍不偏幫 新加坡非共不反共 爭取中國支持
  • 張建雄:潮看《三國》 三大智者、三大聰明人、三大被低貶人物
  • 葉劉淑儀:英美民主人民並非當家作主 政治制度究竟從眾還是從賢?
  •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未止 香港市民如何自求多福?
  • 黃錦輝教授:後疫情中國未來五年發展布局 香港再工業化如何善用內地資源?
  • 曾鈺成:沙嶺殯葬城爭議反映新界北發展滯後 政府寧要大規模填海而讓新界土地閒置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福島核廢福島核廢 陳文鴻
  • 修行的量和質修行的量和質 常霖法師
  • 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律師雙雄志同道合 名家書畫只展不賣 本社編輯部
  • 顧小培:打疫苗「血栓的疑惑」 「捽」針口弄巧反拙顧小培:打疫苗「血栓的疑惑」 「捽」針口弄巧反拙 本社編輯部
  • 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戰狼不吃這套 紅粉熱議杯麵 丁望
  • 在移民壓力下  樓價為何依然上升?在移民壓力下 樓價為何依然上升? 施永青
  • 許鞍華、張婉婷、楊紫燁對談:300萬,你想拍什麽?許鞍華、張婉婷、楊紫燁對談:300萬,你想拍什麽? 編輯精選
  • 哀之還是嘲之?哀之還是嘲之? 張建雄
  • 黑與白黑與白 常霖法師
  • 瀟湘夜雨  千古傷心人莫大瀟湘夜雨 千古傷心人莫大 楊興安
  • 明德格物明德格物 陳家偉
  • 北京會整治香港的地產商嗎?北京會整治香港的地產商嗎? 施永青
  • 耳機戴一整天有多危險?洪蘭:失聰會加速失智耳機戴一整天有多危險?洪蘭:失聰會加速失智 洪 蘭
  • 奈思比辭世:曾洞察中國經濟  他的八根支柱與我的十項特色奈思比辭世:曾洞察中國經濟 他的八根支柱與我的十項特色 高希均
  • 二次回歸的不足與隱憂二次回歸的不足與隱憂 袁彌昌
  • 天下去得的中國市場天下去得的中國市場 張建雄
  • 818黎智英等九子判刑8-18月 全球嚴厲譴責 Jimmy Lai + 8 Jailed for 8-18 months for Aug 18 Rally Prompted Global Condemnation818黎智英等九子判刑8-18月 全球嚴厲譴責 Jimmy Lai + 8 Jailed for… 楊必興 P H Yang
  • 悼花園街悼花園街 黃珍妮
  • 段崇智: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段崇智:吸引海外華裔學者 服務粵港澳大灣區 本社編輯部
  • 探索半山廢棄公寓  Exploring Abandoned Apartments at Mid-Levels探索半山廢棄公寓 Exploring Abandoned Apartments at Mid-Levels 楊必興 P H Yang

推薦作家

  • 曾國平
  • 海星
  • 洪蘭
  • 丁惠芳
  • 李文基
  • 鄧希煒
  • 張玉峰
  • 陳景祥
  • 謝祖墀
  • 胡孟青
  • 鄭楚雄
  • 張灼祥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