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曾鈺成:智庫成功靠獨立性、素質和影響

曾鈺成認為,社會上有不同意見很正常,最重要的是要有討論空間。

「許多人認為香港問題在於社會撕裂和強烈對立意見,對立陣營之間沒有商討、合作空間。我擔任立法會主席時,即使是一些有爭議的議題,意見對立的陣營如建制派與泛民主派尚有商討、合作空間,希望議會可以繼續,不會因為兩個陣營的對抗使議會癱瘓。」被問到香港目前面對的最大挑戰,民建聯前黨魁、立法會前主席、現任香港願景召集人曾鈺成如是說。

社會撕裂仍是香港最大問題

曾鈺成又說:「其實整個社會以往一直有不同意見,《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我們就一直爭論香港政制發展,那時雖有不同意見,大家尚有討論空間,都知道最後需要各方面的讓步才可達成共識。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大家似乎失去建立共識的意願,使對立陣營各走極端。建制派和泛民都堅持自己立場,沒有任何妥協空間。社會要推行很多重要的公共政策亦變得艱難。」

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期間,已提出修補撕裂一說,她上台年多以來,情況可有好轉?「特首明顯有努力,我最近跟泛民朋友討論,他們均同意過去一年的撕裂比過去緩和了些,但修補撕裂的過程依然艱巨。經過過去數年香港政治形勢發展,一國兩制實踐的內部深層次矛盾愈來愈多,亦缺乏政治氛圍和有利條件,不利紓緩矛盾,化解矛盾的難度比以往更大。即使行政長官努力修補撕裂,但政改、普選、23條等議題的意見對立始終沒有紓緩,情況未有實際改善。」

回歸只是21年,有年輕人提倡港獨,似乎代表一國兩制運作不太暢順。曾鈺成認為,整體來說,一國兩制是成功的,不同國際評級機構對香港在經濟自由、法治、廉潔等的評分都很高。香港社會穩定,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即使有示威和抗爭,也極少有影響治安的問題。所以如果說一國兩制失敗是不公道的。但他也坦言:「若說一國兩制的實踐是完全成功的話,那麼年輕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應該愈來愈高,中央也應該對香港愈來愈有信心,更加不會提出『不變形,不走樣』類似的口號,港獨亦不會有任何市場。因此從中央至香港市民年輕一代對一國兩制的未來發展存有疑問,便知道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有見及此,他的智庫香港願景早前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建議包括在《基本法》列明中聯辦地位、職能和責任,並提出政府應將《基本法》第23條立法和政改諮詢工作同步進行等。曾鈺成表示,報告部分建議具爭議性,期望能在社會引起討論。

曾鈺成認為,不同國際評級機構對香港在經濟自由、法治、廉潔等的評分都很高,一國兩制整體是成功的。

智庫過去不受政府重視

翻查資料,智庫過去一直為香港出謀獻策,研究範圍甚廣,由「土地供應:公私營合作」、「兒童政策」、「置業家庭」、「STEM+教育」到「居家安老」均有涉獵,不一而足。但不少人認為智庫在香港難以發揮,只是紙上談兵,遑論影響政府施政。曾鈺成解釋:「香港約有30個智庫,在成立香港願景的過程中,我們跟歷史悠久、認真研究的智庫接觸過,不少智庫反映他們的研究報告交予政府後,通常沒有下文,一點回應也沒有,有智庫甚至寧願政府指其研究有誤、素質不佳,總好過石沉大海,但政府就是不作回應。我與馮可強(現任香港願景計劃執行及研究總監)拜訪不同國家如美國、新加坡,參考成功智庫的模式,得出成功智庫的三個特徵:獨立性、素質和影響。所謂獨立性即是智庫不會被政府或某一個財團控制研究,這需要倚靠籌款維持,而美國很多基金會樂意無條件捐款給智庫;美國和新加坡的智庫都忠告我們智庫不能只做學術研究,我們把自己的智庫定位為倡導型。智庫在研究、宣傳、行政上的資源投入比率理論上應是4:4:2,但礙於資源和規模有限,只能先做好素質這一方面,因此我們主要的資源和人力都放在研究上,用在推廣、宣傳、倡導上的資源則較少。」

幫助公務員跳出固有框框

正如其智庫朋友所言,政府甚少聆聽來自政黨、智庫的意見,在香港從事政策研究,似乎難免感到氣餒,但曾鈺成卻更顯積極:「所以我們要在社會上作宣傳、推廣,希望可以具有影響力。到目前為止,對香港願景的倡議,港府也曾有回應,如去年報告中提及要利用一帶一路機遇,將香港發展成國際法律中心,袁國強在任司長時,亦曾向我們取報告作研究。當然你也可以說即使我們不發表報告,政府也有可能會思考應怎樣做,但我們起碼能起推動作用。又如提出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姊妹城市,原來現時香港一個姊妹城市也沒有,發表後有外國駐香港的總理事來找我們商談,跟我們討論如何一起游說特區政府建立姊妹城市,因此我認為智庫不是一點影響力都沒有。」

政府的積極性一直被人詬病,曾鈺成笑着分享一位前高官的話:回到辦公室第一件事,是看看收件盤有什麼任務要做,然後開始寫文件,提出10個理由去解釋為何這件事情不能做。曾鈺成指出,董建華擔任行政長官時構思的計劃,也常被公務員告知是不可行的,因此特首需要與公務員磨合;梁振英亦如是,他有一些提議最終不能落實,連港人港地的政策都走了樣,畢竟香港面對的是官僚體制,全世界均如是,並不代表智庫沒有必要存在。

曾鈺成表示,他的智庫所寫的報告會向政黨推銷,首先會向民建聯推銷。

林鄭月娥曾表示,政府有意願多跟智庫合作,新成立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推動實證為本的政策研究並致力構建一個更緊密的網絡,鼓勵與本地及海內外學術界和智庫間的政策討論,提升本港政策研究的水平」,創新辦總監馮程淑儀曾到訪香港願景,探討智庫提出的土地使用公私營合作方案,甚至希望曾鈺成幫忙尋找公私營合作的成功案例。曾鈺成表示:「中央政策組本來是政府裏的政策研究機構,但即使是中策組研究的政策也不會全部獲得政府推行,因此林鄭月娥改組中策組,不再獨立進行政策研究,而是聯絡各個不同智庫。政策創新需引進政府以外的意見,供政府內部研究,否則將很難跳出框架去思考。」

政黨立場先行 智庫獨立研究

不少人狐疑,曾鈺成曾參與籌辦民建聯,何不加強政黨本身的政策研究,而要另起爐灶建立智庫?有多年選舉經驗的曾鈺成表示,政黨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無可避免要以選舉為中心,選舉是政黨的生命線。「不論香港抑或外國,輸了一場選舉可以導致亡黨,難以發展,所以政黨沒有辦法不將主力放在選舉上。即使做政策研究,政黨也是以選舉為目標。政黨完成研究後,很大程度上就要看發表這些研究的結果是否有利於在下一次選舉贏得選票。在香港的政制下,政黨不可能執政,所以社會也不可能相信選舉後政黨提出的政策研究結果能實現。」

他進一步指出,從政黨的角度,他們不會花很多資源在嚴謹的政策研究上,畢竟做出來也未必能發表,而即使發表也未必有作用。「民建聯在政策研究上的資源、人手較其他政黨多,也曾發表研究報告,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很全面地做政策研究,亦被政黨基本立場限制。因此歷來有爭議的社會政策如應否回購領展、強積金對沖應否取消、應否就標準工時立法,政黨有政治立場,而做研究只為支持該立場,已先有了結論。所以獨立於政黨外的智庫是有存在價值的。」

曾鈺成表示,智庫的報告都會向政黨推銷,首先向民建聯推銷,但即使是民建聯也不一定接受這些報告。他接着舉一個最近的例子說明,去年香港願景發表關於《基本法》23條的報告,但民建聯議員問若23條通過了的話,那麼宣揚港獨的人是否可以全部拘捕?曾鈺成說這是不行的,因為智庫反對以言入罪。該議員反問那麼通過又有什麼用呢?他覺得現時議程就是要反對、打擊港獨,因此不能制裁港獨的23條對他來說是無用的。「這就是智庫與政黨取態上的不同。」他總結道。

曾鈺成簡介

2008至2016年出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民主建港聯盟創黨主席。香港大學文學士、教育文憑及碩士。從事教育多年,現擔任培僑書院和培僑小學校董。1995年首次參加立法會選舉。回歸前,積極參與香港過渡期工作,曾出任特區籌備委員,並擔任全國政協委員。2002至2008年擔任行政會議成員。現為香港政策研究所副主席及香港願景計劃召集人。

2015年獲頒大紫荊勳賢。

灼見名家重量級活動浪接浪,繼灼見名家四周年論壇後,本社首屆財經峰會將於2019年1月23日舉行。首屆財經峰會將是香港金融界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現正接受峰會贊助、認購宴席及場刊廣告,查詢請致電2818 3638或電郵francalee@master-insigh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