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灼見名家 -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 -

普教中的爭議—種瓜焉能得豆?

普教中的爭議—種瓜焉能得豆?

蘋果與橙的比較

 
普教中(全名為「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計劃」;或簡稱「普教中支援計劃」)報告出來了,結果成為全城討論焦點。若撇開政治陰謀論等議題,報告較為人疵議的是研究方法上的局限。傳媒譏之曰「蘋果與橙」的比較。研究採取對照實驗(Control Experiment)研究方法,即把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實驗組別及控制組別。以「普教中」為例,研究對象為中小學生,實驗組別的學生以普通話教授中小學中國語文課程;控制組別學生則仍維持以廣東話施教(即廣教中)。
 
研究的目的是希望看看施教語言的載體(這裏指普通話)與學生語文能力的關係。一般而言,此類研究調查的可信實及真實性要視乎其樣本,特別是取樣方法能否有一套客觀的標準。報告並不諱言,「由於三所個案學校都會根據學生的考試、面試成績挑選「普教中」班學生,導致 「普教中」班的語文成績起點較「廣教中」班高,這是後加量化研究的一個主要限制」。起步點不同,由此而作出的結論自然備受質疑。
 

語言與語文定義的混淆

 
「普教中」與「廣教中」熟優熟劣,不全然是一個教育議題;在香港當前的政治氣氛環境下更是一個政治議題。惟無論什麼性質的議題也好,雙方討論時,應站在同一條路軌(英語所云 on the same track),否則,只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又豈能找到共識?「普教中」與「廣教中」的爭論,其中一個吊詭之處即在雙方陣營根本不是站在同一條路軌上討論。這問題複雜之處在於一般討論者,有意無意間把「語言」及「語文」的概念混淆了。
 
何謂語言?人類語言是人類相互間一種溝通方式。人類之間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具體的如眼神、身體;抽象的如心靈、感覺等。在一般社會,一般人必須透過「習得」(acquisition),才能獲得或提高語言能力;學習外語尤其如此。
 
「語文」及「語言」在一般交際的情況下,分別似乎不大;惟嚴格來說「語文」跟「語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語言」的重點在「言」,「語文」的重點自然在「文」。但這個「文」除了是泛指一般的文章,還有的是承載內心感情乃至國家文化的文學。具體一點說,語言是口語,是人類一種溝通工具;既是工具,自然具有現實意義,亦有市場價值。語文則為文字符號記錄,由於有紀錄,自然能承載一個國家的文化。這兩者的差異,異常複雜,以上區分,只為方便之說而已。
 

語言文學分家

 
問題吊詭之處就在這裏:普通話是一種語言,學生學習時,若加強其教授、操練,理論上應可提升學生應用普通話這語言的能力。但社會上的論述卻希望達到另外一個目的,即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而此語文能力又要兼含傳承國家文化的功效。種瓜可得瓜,這道理至為明顯,反對的人不會多;但現時社會上參與討論的人,不少卻盼望種瓜不只得瓜,還可得豆!椽木求魚,自然不可得也。
 
「普教中」的長遠目的是希望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或更恰當的說法是「語言能力」及「文學能力」。按以上分析,普通話的語言能力,透過一定時間的學習,輔以適當的教學法,能力應有所提高。這個結論,當前語言學界中關於語言習得的探討已很足夠,不需另花時間再做調查研究。反而,如何提升學生的「文學能力」或退一步說應否提升學生的「文學能力」的研究卻不多。筆者的初步建議是:學生的中文能力既然可分為語言方面及文學方面,那為何不採取「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撒」的方法,把現行的中國語文科取消,另設中國語言科及重整中國文學科?新世紀,新思維,破舊立新,其時也。
 
(圖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