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與肝臟相通,而肝主謀略,春季是育養謀略的季節,這就是春季養「神」的原因。在春季,特別是在睡眠時,要盡量地抑制過多的思慮,因為在春季過多地思慮容易傷腦。其實思慮問題是個人修養的問題,養生學認為,個人修養,最重要的是心養,其次是神養,這「兩養」在養生學當中是最主要的。
五行屬木 宜護肝養目
另外,道家養生學說認為,春季,五行屬木,五臟屬肝,五官屬目,形體屬筋,五志屬怒,所以,春宜護肝,春宜養目,春宜和筋,春宜戒怒,因怒傷肝,怒傷目。而春主和,肝則喜舒和,目則喜協和,筋則喜暢達。和通,柔韌,疏調而應春生,春華,春陽之意,所以在春季養筋就顯得尤為重要。
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卧如弓
我們中國有句俗語,叫做「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卧如弓」,意思是說,站立時要像松樹一樣挺拔,坐着時要像古鐘一樣端莊;走路時要像風一樣輕快,矯健;躺卧時要像弓一樣彎曲。對於這四方面的運用要看年齡,如果在20至50歲之間,這個方法最合適。過了50歲,就另有保養的方法:走的時候要注意左右腳,先邁左腳,後邁右腳,在行的時候,要緩行,緩慢地,徐徐地走。
所謂「站如松」,就是說站立的時候一定要收腹挺胸,春季接受東風,東風是和緩之風,站如松,胸懷擴展,可吸收和緩的東風,這對身體是有利的,如果不挺胸,肺部就會受到遏制,不能舒展,呼吸不順暢。
「坐如鐘」有什麼如處?坐如鐘的時候胸懷擴展,而且中氣上升比較順當。如果含胸塌背,呼吸起來就不順暢。所以坐如鐘的原因就是:第一,它能使呼吸順暢,丹田之氣可以上升;第二,可以強腰脊, 脊柱是人身上至關緊要的支撐器官,所以坐姿對於身體的發育和養生是非常重要的。
「行如風」是說走路時要輕快矯健些。如果平時走路不是有意識地鍛鍊快些走,時間長了,就會養成慢騰騰的習慣。老年人走路時要盡量把兩腿抬高一些,這對防止兩腿衰老和延年益壽很有幫助。
「卧如弓」是因為弓形的卧位有利於全身肌肉最大限度地放鬆,使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的內臟肌肉變得鬆弛無力,胃腸蠕動緩慢,朝右側卧位便於胃內的食物向十二指腸推進,有利於胃腸的消化吸收,供給全身更多營養。而且右側卧的時候,可以避免對心臟的壓迫,因為心臟在胸腔的左側,側卧時應讓心臟在上面。
除了右側卧位,也可以仰卧,仰卧之後,兩手先撫着風市穴(在大腿外側面,兩手臂自然下垂於大腿外側,手中指尖所指處),吸氣,吸氣的時候兩只手臂舒展,呼氣時向左右擴展胸,呼完之後放下來再吸氣。一般是男士做八次,女士做七次,因為《黃帝內經》中有「男八女七」之說──「女子二七,腎氣盛而天癸至;男子二八,腎氣盛而精溢」。做完以後兩腿並攏、抬起、彎起、貼胸、深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