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敦促香港「銳意改革」,行政長官李家超正式把「勇於改革」提上日程,今次《施政報告》亦以「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為主題,不過,市民對《施政報告》穩定樓市、惠民生的措施不寄與厚望,而今次「撐樓市」招數確實也點到即止。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考慮到最新經濟及金融環境,在繼續維持銀行體系穩定的前提下,金管局將放寬住宅物業的按揭貸款條件,無論物業價值、是否自用或公司持有以及買家是否「首置」,按揭成數上限一律調整至七成,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一律調整為五成。至於非住宅物業,有關按揭成數上限及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亦會調整至同樣水平。
另外,李家超指,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日起,容許投資住宅物業,該物業成交價須為5000萬元或以上,投資於房地產獲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為1000萬元。另外,明年3月1日起,透過申請人全資擁有的合資格私人公司的投資可計入合資格投資金額內。
所有物業按揭成數上限增至七成
對於金管局放寬按揭政策,該局隨後向銀行發出指引,修訂適用於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出,今次是因應市場發展而決定修訂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將最高按揭成數和「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回復至2009年開始實施逆周期措施以前水平。即使推出今日公布的措施,香港銀行體系仍有充裕的緩衝去應對樓價一旦出現大幅調整的挑戰。
他亦再次提醒市民,置業是一項長期承擔,在作買樓決定時,應該小心評估風險,量力而為。當局將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會因應物業市場最新情況,推出合適措施保障銀行體系穩定。
自2024年2月政府撤銷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和金管局修訂物業按揭貸款的監管措施,本港住宅物業市場略為改善,但樓市小陽春如曇花一現,今年樓價由升轉跌。住宅物業成交由今年第一季每月平均3300宗,上升至第二季每月平均6000宗。 隨着市場氣氛回軟,第三季成交量回落至每月平均3400宗。 官方住宅樓價在今年首8個月累跌6.2%,較2021年高位累計調整26.6%。
放寬按揭令豪宅和樓齡高物業受惠
本港地產股午後曾經造好,但升幅很快收窄,反映撐樓市的作用未必如想像中大。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任何人無論買入哪類物業都可以借七成,將壓力測試提高至五成,對買樓人士是有一定幫助,但現時住宅按揭借九成也不是太大問題,以前銀行借不到七成的可能是貴價樓或樓齡較大的單位,這類型單位如今也可以受惠。
至於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也是針對成交價在5000萬元以上的超級豪宅,這兩項撐樓價的措施對一般市民的影響不大。商廈方面,放寬按揭條件對交投有一些幫助,以往銀行對商廈的按揭政策相對較緊,借款比例不高,現在貸款比例提升至7成,供款佔入息比例都高至五成,這些都是有利商廈投資。
他說今次《施政報告》沒有大眾期望有較大改變的爆炸性內容,而且內容編排上是以國家及公務員政策先行,第二提到鞏固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等三大中心及搶人才等,市民較關注的樓市措施只是放在最後「惠民生 添幸福」部分的其中一小段,明顯政府不想以樓市為主軸,與去年《施政報告》公布樓市「撤半辣」的情況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