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布拉姆視慈悲為精神生活的核心,自受戒初期,他的出家生活便一直貫徹着慈悲與慷慨的情操。
承諾微小 無限關愛
阿姜布拉姆經常主動尋找善待他人的機會,更往往使用細緻而獨特的方式。他年青時曾在國際叢林寺修行,一天,他答應為一位同儕僧人在第二天的早課前送上一杯熱茶。早課在凌晨3時半開始,要燒水泡茶,他就得2時半便起床。
國際叢林寺十分簡樸,煮水與生火都是毫不簡單的任務,難怪當阿姜布拉姆凌晨3時正,帶着熱茶來到自己的寮房前時,那位僧人感到十分驚訝,他曾懷疑阿姜布拉姆只是信口開河,但阿姜布拉姆總會盡力信守承諾。他覺得這些小小的善意舉動,是向同儕表達關心和慈愛的美好方式。
阿姜布拉姆在僧侶生涯中一直保持着相同的態度,即使已是覺智寺的主持及寺內最資深的僧人,不論對方的年紀與資歷如何,他都一律待以慈愛和尊重。從為戒臘低的僧人推門到協助卸下滿車的糧食,他總在尋找施以援手和投入社團生活的機會。他從不自恃與眾不同或者高高在上,反之,他明白唯有每個人都友善合作和相互關愛,社團才能和諧並且運作良好。
施予關懷 奠基生活
當然,他亦將慈悲延伸至寺院門外,並將其散播到在家信眾以至任何與他有緣相遇的人身上。一次,阿姜布拉姆在聖誕島遇到一對因家中幼兒病重而憂心忡忡的夫婦,他將自己的舊僧袍贈予他們並說:「將這僧袍放在小寶貝身旁吧,這樣可以增加痊癒的機會。」很多佛教徒認為像這僧袍般,讓備受尊崇的僧人長期帶在身邊的物件,都有着特殊的治療作用。兩夫婦非常感激阿姜布拉姆並按照指示而行,小嬰兒後來亦康復了。
另一次,阿姜布拉姆亦在香港對一名信徒予以特別的關懷,其父因硬皮症(一種自體免疫性風濕疾病)而病危。儘管行程緊湊,阿姜布拉姆還是抽空探望並予以祝福。稍後在前往機場的路上,他從身邊為數不多的個人物件中,抽出了一頂羊毛帽子,讓隨員轉交予那位信徒。他說:「把帽子交給那位病人的女兒吧,請她為父親戴上,使他能夠感受來自一個好僧人的溫暖和慈悲,這樣可以支持他渡過艱難的時刻。」
那信徒按指示將帽子交給父親,他無論在家還是在醫院時都戴着它。雖然他數月後還是離世了,但其家人對阿姜布拉姆的慈悲仍然一直心懷感激。那帽子後來還伴隨着他下葬,好讓他離世後仍能得到阿姜布拉姆的關愛和安慰。
施予、關懷和慈悲是精神生活的基礎,其於內心札根的深刻程度,便是個人靈性高度的指標。
本文摘錄自《慈心蔓延》一書,本社獲覺智國際基金會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