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結束後,從何漢權會長的分享會中,多次聽到「新質生產力」一詞。筆者對這個詞語深感好奇,於是從不同管道學習認識。原來新質生產力一詞是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9月的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在眾多的資料中,葉國華老先生在電台節目中的解釋最讓筆者明白,新質生產力就是「食腦的產力」。
為何要有新質生產力?
全球人口結構轉變,加上網絡日益發達,數字化經濟、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等技術爆炸式增長,促使社會急劇轉型,人類毋須再靠勞力賺取生活,催生了新質生產力。現時火熱的新質生產力包括可再生能源產業、低碳技術、環保產業、基因編輯技術、合成生物學、生物農藥、人工智慧、大資料分析、雲計算……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新質生產力的產業有着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的特徵。
教育是培養未來社會人力資源的渠道,是社會對未來的投資。隨着新質生產力的興起,教育系統必須調整教育內容和方法,為產業升級提供人才和技術。筆者從事基礎教育,故本文先嘗試從小學的基建、課程和學生的學習經歷說起。
基建、課程與學習經歷
筆者成長於香港傳統的分科教育,紙筆考試是當時的唯一評估方式,評估的目的是為學生分流,以便進行精英教育。這種工廠式的教育方式,自2000的教改開始逐步改善。再者,政府也在信息化和數字化教育作大量投放,2017年起推出WIFI-100,繼後又有WIFI-900。2021/22學年,資訊科技辦事處推出「奇趣IT識多啲」計劃,希望通過課外活動加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認識及應用,為融入知識型經濟和數碼社會發展作好準備。筆者服務的辦學團體,善用資源,把AI滲入高小的課程中,促使學生對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火箭車等高端科技有基本的認識。
2015/16學年,教育及推出STEM教育(後改為STEAM),強調學生動手做,着重解難、創新。STEAM比賽鋪天蓋地,學生玩過無人機足球,又進行探月工程。一推塊碼加一塊小小的Micro:bit就變成機器的腦的和心臟。十年後,2025/26學年小學常識分科,小學科學再現,看來是為新質生產力鋪墊。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學生通過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活動,直接產生新的科技成果。筆者近年觀常識課,感到課堂的創新氛圍愈加濃厚。教師鼓勵學生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育系統與新質生產力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和相互影響。教育系統應積極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求,通過加強創新教育、推進科技創新和深化教育改革,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不僅為教育提供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推動教育系統不斷創新和發展,也對基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基礎教育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根基,只有加強基礎教育建設,全力培養出一批高素質、高技能、高創新能力的人才,才能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因此,我們需要加強新質生產力與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這種融合不僅能促進教育的持續創新和發展,也能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