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財經 新界是原居民祖籍地

新界是原居民祖籍地

丁屋政策不是法律,是原居民固有的合法傳統權益,新界原居民的土地本來就是祖傳的。

廖書蘭 作者: 廖書蘭
2019-01-09
書寫新界情懷

標籤: 丁屋丁屋政策原居民基本法新界李柱銘
新界就是新界原居民的祖籍地,他們在祖傳的土地興建屋宇,有錯嗎?(Wikimedia Commons)
新界就是新界原居民的祖籍地,他們在祖傳的土地興建屋宇,有錯嗎?(Wikimedia Commons)
0
SHARES
2.8k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筆者身為原居民媳婦,感受到社會普遍對原居民存有很多誤解,甚至可以說是拒絕理解。

我看過許多報道及朋友的一些言論,對新界的歷史淵源大多是一知半解,然後「知少少扮代表」,接着以訛傳訛,帶着酸葡萄的心態,把謬誤之區無限擴大,「什麼族譜啊,丁權啊,沒有族譜,也有丁權」、「丁屋政策不包括在傳統權益內、是港英政府的懷柔政策」、「丁屋政策違法、違憲」等等。

傳統權益 豈不合法

說白一點,丁屋政策是犯眾憎,為什麼你有,我沒有?我們都是香港人,不是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嗎?

香港人忽略了一點,新界是原居民的祖籍地。每當清明掃墓、重陽祭祖,超過百萬人次的港人經羅湖口岸或各種交通工具回老家掃墓;與此同時,海外的原居民會包飛機回到新界掃墓祭祖。

單從這個行為,可看出新界是原居民的祖籍地,一點也沒有錯。今天丁屋政策的社會矛盾,可以以一則中東寓言說明:一個在沙漠行旅的商人,經過一個帳篷,探頭進來說:「主人,外面風沙很大,能讓我把頭伸進帳篷一下嗎?」帳篷主人想了想,無所謂,能幫人就盡量幫,於是讓他把頭伸進帳篷。

過了不久,商人又說:「主人,外面又冷,風沙又大,能讓我整個人進來帳篷站着?我不會走動的。」帳篷主人想一想也答應了。很快,商人看着主人在帳篷自由進出,吃香喝辣,開始認為你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你有這麼大的地方,而我的範圍只有那麼小?這不公平,我要抗議,我要爭取!

丁屋政策自1972年成立以來,一直備受社會爭議,取消之聲不絕於耳。這邊廂取消的理據言之鑿鑿,那邊廂丁屋還是成群地出現所謂西班牙式、歐陸式的建築,照樣成為新界一道亮麗風景。社會上的聲音聽起來理直氣壯,嚴格來說,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在懂與不懂之間,充滿誤區。

牛送政府 政府還毛

我要說明的是,丁屋政策不是法律,是原居民固有的合法傳統權益,丁屋政策當然包括丁權、土地。有誰能說,土地不是合法傳統權益嗎?我試舉兩個例子:

一、從元朗地政處發出的信函看,列明以每呎900多元由政府收購,而政府的賠償金接近2500萬元;可以想像,這片土地究竟有多大。為了紓緩港九市區稠密的人口問題,元朗原居民貢獻出多少的祖傳土地?

二、粉嶺圍風水池前面的北區公園佔地90多萬呎,園內花鳥蟲魚、湖泊、露天表演場、亭台樓閣等等,它是八十年代初粉嶺彭氏原居民的祖傳私人土地,他們把祖傳的土地貢獻給香港的同時,也失去土地興建丁屋。

以上兩個例子,其實在新界非常普遍,我有太多實例說明,新界原居民的土地本來就是祖傳的。1972年以前,男女老幼想建房子,只要口袋有錢,怎麼建都可以,根本沒有人管你;1972年以後,開始有政策收窄建屋的條件,為什麼政府要收窄呢?因為要利用新界廣袤的土地,來輔佐香港九龍的繁榮。

筆者重提一次,1972年以前,女性都可以建屋;1972年後,限制新界原居民建屋,規定1898年以前父系就在村落居住的男子,要滿18歲才可以申請興建一間小型屋宇(small house),俗稱丁屋。所以說,丁屋政策是原居民把一頭牛送給政府,政府還給原居民一根牛毛。這也間接說明,丁屋政策是合法的傳統權益;也間接證明,雖然社會不斷討伐丁屋政策,但丁屋政策仍然可以照樣進行。

歧視女性 純屬誑言

古聖先賢云:「不知史絕其智,不讀史無以言。」以曾經是《基本法》草委的李柱銘的說詞看,足見他對新界原居民氏族文化不甚了解。筆者思慮恐對香港市民產生誤導,因此有以下說明:

一、丁屋政策對女性和非原居民不公平?土地是祖先流傳下來,在自己土地建一小型屋宇,向政府申請,只是讓丁屋政策規範化、統一化。像非原居民可以回到自己的祖籍地興建房屋。簡單說,新界就是新界原居民的祖籍地,他們在祖傳的土地興建屋宇,有錯嗎?

至於歧視女性這個論點,我的看法是,作為女性,孩子本是自己孕育10個月,從自己肚子生出來的,為何又要跟隨夫姓呢?這公平嗎?是歧視女性嗎?

這當然不是,這是人類社會不分中外古今、一代又一代經過進化而承襲下來的習慣。女性生的孩子跟夫姓,難道這是歧視女性嗎?

二、李柱銘認為原居民可以仍然住在丁屋,並不是可以興建丁屋。這個論點很是荒謬。

三、《基本法》保障香港人人平等。香港市民大部分是在五十年代後來香港定居,而原居民世世代代住在新界這片土地,已有數百年至1000年時間;土地的使用權與擁有權,從本質來上看已有不同,丁屋政策與人人平等,完全沒有關係。

四、丁屋政策是否違憲?是否違反《基本法》?起草《基本法》時,已經與當時的委員反覆開會商議,最後才拍板決定。這已是決定的條文,身為起草委員的李柱銘,當時為何同意?如今香港已回歸22年,怎麼現在才來反對?

挑戰當時的決定,已是藐視《基本法》。中央強調維持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偏是有幾個人想做「搞屎棍」,沒事找事做,挑戰《基本法》,別有用心地製造社會矛盾。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更多精采文章

  • 對丁權的思考——被忽略的主角對丁權的思考——被忽略的主角
  • 空有丁權無丁地 原居民土地漸失空有丁權無丁地 原居民土地漸失
  • 錯把馮京當馬涼錯把馮京當馬涼
  • 司法覆核後 丁權反獲確認司法覆核後 丁權反獲確認
  • 丁屋政策侵犯了你嗎?丁屋政策侵犯了你嗎?

1+

廖書蘭

文學博士,祖籍江蘇武進,出生台北,定居香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新界鄉議局議員,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亞洲華文作家協會香港分會會長,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會長。曾獲廣興文教基金會獎學金、中華僑聯文教基金會華文著述獎冠軍、亞洲華文作家基金會文藝獎最佳散文獎等。新詩《海戀》、《春天來了》、《山旅》、《和著水聲一起輕歌》獲入選香港學校朗誦節第60屆、第68屆、第69屆、第70屆、第71屆、第73屆、第74屆誦材。散文《不一樣的母子情》、《母愛成就了他》獲入選中國青少年(香港) 第五屆、第七屆才藝比賽朗誦組誦材。著作《黃花崗外》簡體字增訂版、《被忽略的主角》、《黃花崗外》、《煙雨十八伴》、《書蘭中英短詩選》、《放飛月亮》等,於2011年、2019年被納入大英國家圖書館典藏,新界鄉議局旗袍制服於2017年被納入香港歷史博物館館藏。詩集被翻譯為英文,藏文,馬來文,印度文、阿拉伯文、韓文、日文。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丁屋丁屋政策原居民基本法新界李柱銘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在位於科學園的盧煜明教授創科公司,盧教授(左)與筆者合照。(文灼峰攝)
文字因緣

盧煜明25年創科之路成就非凡

作者: 文灼非
2022-08-19
2019年非洲版《秋天的童話》。
懷念羅啟銳特輯

銀河裏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

作者: 編輯精選
2022-08-19
美國總統拜登5月訪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日本首相facebook圖片)
今天與時光隧道

美國建印太框架 數碼和印度食客

作者: 丁望
2022-08-19
習近平說,要堅定改革信心。(中國政府網圖片)
灼見報道

習近平出訪遼寧 考察東北企業創新情況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8
李克強強調,經濟大省需要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亞新社)
灼見報道

李克強南下深圳視察 促六經濟大省勇挑大樑 強調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2-08-18

影片

  • 雷鼎鳴:北京制裁佩洛西家族發放什麼重要信息?美國為何一直誤判中國國情?
  • 黃錦輝教授:美國欲通過晶片法案趕盡殺絕 中國有何化解招數? 香港可發揮什麼作用?
  • 霍詠強:香港怎樣有效改變入境檢疫措施?中國如何調整防疫五大難題?
  • 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
  • 曾鈺成:明年還會有區議會選舉嗎?區議會是否已經完成歷史任務?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 許永權X李偉民:香港有多少洗黑錢的方法?風險無處不在 小市民如何自保?
  • 曾鈺成:講科學、講規劃,郊野公園界線怎麼不能重劃?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第二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四強對壘 英華小學蟬聯冠軍 本社編輯部
  • 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菊部回眸六十秋,麗歌紅韻樂優悠──專訪粵樂曲藝名家楊麗紅 馮珍今
  • 不讓鬚眉仗劍行  還看幗嬈解國危不讓鬚眉仗劍行 還看幗嬈解國危 關品方
  • 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港大宣布任命張文智教授出任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 本社編輯部
  • 海外藍絲究竟有幾多?由許智峯澳洲被襲說起海外藍絲究竟有幾多?由許智峯澳洲被襲說起 馮應標
  • 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蔣匡文:李家超為何不入住禮賓府?特首辦風水有什麼不足?新政府開局能否破舊立新? 本社編輯部
  • 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西方只有接受更廣闊的世界才有路行 張建雄
  • 指月之指指月之指 常霖法師
  • 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香港學界如何把「返大陸」變成歷史名詞? 陳奕偉
  • 工作永遠派給最忙的人工作永遠派給最忙的人 潘燊昌
  • 一位葉問詠春傳人一位葉問詠春傳人 陳家偉
  • 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金庸人物生命的追求──郭靖的迷惘和愛情追逐者 楊興安
  • 梁錦松:幫助孩子獲得幸福人生    所羅門教育推出「Project M² 暑期領袖計劃」梁錦松:幫助孩子獲得幸福人生 所羅門教育推出「Project M² 暑期領袖計劃」 本社編輯部
  •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怎樣預防骨質疏鬆症?飲食有什麼宜忌?推介補肝腎、強筋骨中藥 本社編輯部
  • 衛奕信:英國人眼中的香港前途衛奕信:英國人眼中的香港前途 編輯精選
  • 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北京發布台灣問題白皮書的政治意涵 盧兆興
  • 中大與國際團隊領導肺癌研究發現:新標靶藥Lorlatinib有助改善無惡化存活期及減慢腦轉移中大與國際團隊領導肺癌研究發現:新標靶藥Lorlatinib有助改善無惡化存活期及減慢腦轉移 本社編輯部
  • 飛鏢遊戲與中國文化飛鏢遊戲與中國文化 陳家偉
  • 毛俊輝從心而發的戲劇人生毛俊輝從心而發的戲劇人生 張灼祥
  • 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蔡若蓮:從小欣賞經典作品 培養文化素養及品德情意 編輯精選

推薦作家

  • 彭智華
  • 張建雄
  • 艾雲豪
  • 何漢權
  • 張灼祥
  • 陳鳳翔
  • 施永青
  • 紀治興
  • 管仲連
  • 丁望
  • 翁美茵
  • 譚嘉明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contact@master-insight.com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