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長期抗衡的形勢已經形成,人所共知。21世紀新時代的國際形勢,簡單來說是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三種勢力的鼎立。在這所謂三國鼎立正式形成之前,目前國際間的抗爭,勉強類似戰國時期的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形成前後的混亂局面。中美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緣集團,包括俄羅斯、歐盟、中東、南美和東盟。其他國家或地緣集團如印度、日本、韓國、朝鮮、加拿大、澳洲和非盟,分別在上述7個政治版圖之間尋找自身的歸屬。
由於利害關係複雜,取態雖然各有不同,但最終一定要作出抉擇,或主動地選邊站,或被動地靠邊站。例如歐盟,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正在尋找拆局突圍的出路。這過程毫不簡單,十分艱難。又例如東盟,以越南和菲律賓為代表,也在謀求破繭而出的辦法。目前以歐盟和東盟的焦慮最為突出。本文就傳媒最近有關馮德萊恩(歐盟)和李顯龍(東盟)的言論報道,簡單描述當前的國際形勢,在戰爭與和平之間如何應對。
歐盟、東盟尋找新定位
馮德萊恩在上月跟隨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中國前,曾經發表過態度曖昧、左右搖擺的言論。當時中國駐歐盟大使曾調侃說:她應換個給她寫發言稿的人。她從中國回到比利時(歐盟總部)緘默了若干天之後,終於在歐洲議會表態發言。也不知是誰給她寫發言稿,她一開始就說,很高興在中國人的清明節期間訪問中國,對中國的態度做出重大調整,釋出友善,減低對抗。她認為歐盟對中國的新戰略應該是「去風險戰略」,在調整歐盟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時,要有發展雙邊關係的觀點,要看到中國的戰略態勢和核心利益。她認為歐盟應繼續支持因關注中國人權問題而受中國制裁的歐洲議會議員。她認為中國現在已經翻過「改革開放」這一頁,已經進入「安全管控」新一頁。
在這新的一頁,中國公開奉行減少對世界依賴的政策,同時增加世界對中國依賴的政策。中美關係短期內不會改善,雙方即使避開正面衝突,敵對情緒和惡劣關係仍會持續,因此歐盟應該在中美之間尋找到自己新的定位。
李顯龍承襲其父親李光耀的政治風格,一貫敢言。他對中美關係的看法和馮德萊恩雷同,因此認為東盟應該在中美之間尋找到自己新的出路,避免因為誤判形勢而付出巨大代價。李顯龍呼籲中美保持溝通渠道,逐步修復關係;因為這樣才符合東盟的根本利益。李顯龍近日在新加坡國會進行辯論時指出:外部環境變得更紛亂危險,新加坡必須意識到其嚴重程度,因為現正面臨烏克蘭戰局和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挑戰。
前景令人擔憂?
李顯龍認為中美雙方存在高度的彼此猜疑和根本的互不信任。美方認為中國國力日增,表現的日益強勢已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利益和民主價值,中方則認為美國力圖拖慢中國的發展步伐,做法極具挑釁性。中美之間的敵對情緒一旦失控,雙方將要付出巨大代價而禍及全球,前景令人擔憂。他希望中美雙方能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假以時日,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修復關係。他認為烏克蘭戰事已持續超過一年,沒有任何一方能取得勝利,也沒有任何一方會承認失敗,戰事升級的危險一直存在。即使不再出現更壞的局面,戰事已經造成負面影響。全球能源、糧食和肥料供應短缺,導致物價飆高。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已徹底破裂,短期內不會恢復正常。
全球多邊貿易體系也面臨挑戰,對小型的開放經濟體(暗指東盟諸國,尤其是新加坡本身)已構成嚴重影響。不少國家已經把國家安全視為首要考量,不再談貿易的互利共贏,出現矛盾時便實施貿易限制,以經濟手段試圖達到政治目的,因而引發國際間以牙還牙的惡性循環。全球再次走向保護主義並以此為既定模式、不再遵守WTO規則。這不但衝擊國際貿易,也影響國際投資、科技交流、合作創新、資本市場和跨境融資。全球經濟的深度脫鈎將抵消過去數十年各國共同取得的成就。他的分析和判斷十分中肯,筆者百分百贊同。
國際政治格局 進入大改組階段
總而言之,國際間現已進入大分化、大改組的新階段,今後20、30年將會出現重大變化。國際輿論,尤其是社交媒體,有很多偏頗的分析,語不驚人死不休,趨向於極端。例如所謂「去美元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筆者相信,中國從來沒有以人民幣取代美元的打算。
再例如台海危機,儘管美國不斷挑釁,估計軍事工業綜合體及軍火商利益集團現仍停留在利益最大化的階段,目前的做法是加速向民進黨叛國集團售賣軍火,加快榨乾台灣的外匯儲備。那些危言聳聽的言論,好像台海戰爭一觸即發,是唯恐天下不亂的煽動言論,不切實際。
再例如儘管美國私有制度的缺陷日益明顯,但不會短期內分崩離析。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不會很快就改變。中國在強國建設(包括科技及軍隊建設)和民族復興(包括統一及文化復興)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工作在議事日程上,需要按步就班完成。
筆者認為,新時代的「戰國七雄」和「新三國」的關係推衍,將會在抗爭中不斷發展,逐步形成,急也急不來,慢也慢不到哪裏去。風物宜從放眼量,還需冷靜理性,客觀務實地看待。行文至此,不可無詩: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原隔座看。坐地日行八萬里,搥胸頓足無相干。
自古知兵非好戰,縱橫捭闔正當時。審時度勢皆有序,建設復興重深思。
原刊於點新聞,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