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灼見名家
首頁 健康 新增149人確診 145宗本地個案 慈雲山慈樂邨80歲老翁不治

新增149人確診 145宗本地個案 慈雲山慈樂邨80歲老翁不治

7月30日,本港新增149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145宗屬本地個案。至今本港個案累計3152宗。本港疫情至今25人死亡。

本社編輯部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0-07-30
灼見報道

標籤: 上水屠房伊利沙伯醫院北區醫院南蓮園池堅城建築富臨酒樓屯門中央廣場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徐德義慈樂邨慈雲山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明愛醫院瑪嘉烈醫院
80歲男患者生前住在慈雲山慈樂邨樂仁樓,去過慈雲山「中心點」餐廳。(Wikimedia Commons)

DIGITAL CAMERA

80歲男患者生前住在慈雲山慈樂邨樂仁樓,去過慈雲山「中心點」餐廳。(Wikimedia Commons)

衛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7月30日凌晨12時,本港新增149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145宗屬本地個案,4宗輸入個案。有84宗本地個案與其他個案相關,有61宗本地個案源頭不明。

至今本港個案累計3152宗(包括3151宗確診個案和1宗疑似個案),25人死亡。另有約73宗初步確診個案。

詳盡確診者名單

男病人生前曾去過慈雲山「中心點」餐廳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公布,一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80歲男病人(1936)於晚上離世。

病人有長期病患,他於7月18日因發燒入住伊利沙伯醫院接受治療,病人情況持續惡化,醫院就病人的病情與家屬溝通,家屬同意若病人情況再轉差時,不為病人施行心肺復甦術,病人延至7月30日日晚上8時07分離世。

患者生前住在慈雲山慈樂邨樂仁樓,去過慈雲山「中心點」餐廳。

145宗本地個案

有84宗本地個案與其他個案相關,72宗與家人、朋友聚餐有關,有12宗在工作地點感染。

上水屠房多2人確診(3069、3149)。另有3人初步確診。

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黃金分院新增1人確診(3090)。

李鄭屋順寧道敬福護理院1名院友確診(3068)。

屯門中央廣場富臨酒家再多1人確診(3013)。

兩名的士司機確診(3005、3096)。

紅磡街市清潔工初步確診。

4宗輸入個案 3人是海員

4宗輸入個案裏,1人是菲律賓空中服務員,3人是印度海員。其中2人的船已經有人確診。

北區醫院病人初步確診 曾入住內科病房

北區醫院一名入住內科病房的70歲女病人早上初步確診。患者凌晨2點因疲累無力入院,當時無發燒,醫生再檢查發現肺部有花,味覺有轉變,晚上6點轉入監察病房,並再安排檢測,早上初步確診。同病格有6位病人列為密切接觸者,會安排檢疫。病人無進行高風險程序,無醫護被列為密切接觸者。

伊利沙伯醫院有2名患者初步確診

伊利沙伯醫院有2名初步確診患者。其中64歲男子有長期病患,7月28日因心臟問題入內科病房,當時白血球偏低,7月29日轉監察病房,安排檢疫後初步確診。曾住過同病房共8名病人需接受檢疫,其中1人已出院,醫管局正跟進。

71歲女病人因心臟問題入住伊利沙伯醫院,她當時無發燒,情況穩定,3小時後醫院安排她入住隔離病房,無病人和醫生被列為緊密接觸。

瑪嘉烈醫院4名支援服務員工確診 58名病人及20名員工檢測陰性

瑪嘉烈醫院4名支援服務員工確診,院方為58名病人及20名員工進行檢測,全部人結果陰性。另有14位病人和26職員等結果。

醫管局再新增5位同事被定為密切接觸者。病房仍停收病人,會暫停用一段時間。

明愛醫院4歲男童初步確診 服務助理列為密切接觸者

明愛醫院一名4歲男童初步確診。4歲男童7月29日發燒、嘔吐入院,被安排入監察病房,晚上對新冠病毒初步確診,其後轉送瑪嘉烈醫院。男童在病房嘔過一次,一名病人服務助理處理,無身穿合適保護裝備,有戴手套及口罩,會定義為密切接觸者。

病房內2名兒科病人及家長由於病房比較寬敞,所以不是緊密接觸者,會監察臨床情況。

上水屠房因應疫情加強防疫措施

食環署表示,由於上水屠房近日出現數宗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食環署已進一步加強上水屠房的防疫措施,除安排所有進出屠房的持份者(包括營運者、入口商、買手及運輸公司)進行檢測外,從7月30日晚上開始會要求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員工才可進入屠宰線工作。

南蓮園池辦公室文職人員初步確診

康文署今日表示,一名於南蓮園池辦公室工作的文職人員初步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

該名文職人員於黃大仙區南蓮園池上班,負責後勤工作,他於南蓮園池工作的辦公室不對外開放。他最近一次上班的日期為7月27日,他於同日下午進行體溫檢測時,因出現發燒症狀到醫院求醫,於7月28日獲通知初步確診。

該名員工最近沒有外遊紀錄,工作時有佩戴口罩,於上班期間有進行體溫探測。

紅磡街市提早關閉進行深層清潔消毒

食環署宣布,因應今日有新增的2019冠狀病毒病初步確診個案與紅磡街市有關連,為保障街市檔戶及市民的健康及安全,食環署已即時清潔及消毒初步確診者曾使用的範圍,該街巿提早一小時於下午7時關閉,以進行深層清潔消毒工作。

1660人出院 1097人穩定 32人嚴重 39人危殆 25人死亡

醫管局報告,截至7月30日早上9時,過去24小時,醫管局向衛生署呈報134宗懷疑個案。

截至7月30日中午12時,過去24小時有69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出院,至今共有1660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現時共有1168名確診病人分別於16間公立醫院及社區隔離設施留醫,其中39人情況危殆,32人情況嚴重,其餘1097人情況穩定。

截至7月30日上午9時,已使用的負壓病床共1236張,使用率約77%。負壓病房有656間,使用率約80%。

政府延長僱員特別上班安排至8月9日

因應本地疫情仍然非常嚴峻,政府有需要繼續採取措施,大幅減少社區的人流和社交接觸,阻止病毒在社區傳播。政府發言人宣布,政府僱員特別上班安排將會延長一星期至8月9日。除了提供緊急和必須公共服務的人員外,其他政府僱員繼續留在家中工作。政府會密切監察疫情的發展,屆時再檢視情況。

更多精采文章

  • 本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突破3000宗 瑪嘉烈醫院4名員工初步確診本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突破3000宗 瑪嘉烈醫院4名員工初步確診
  • 新增121人染疫 連續十日確診過百 2名護老院院友不治新增121人染疫 連續十日確診過百 2名護老院院友不治
  • 新增106人確診新冠肺炎 蓬瀛仙館工作人員染疫新增106人確診新冠肺炎 蓬瀛仙館工作人員染疫
  • 本港超過2500人感染新冠肺炎 單日增133宗 鄧達智確診本港超過2500人感染新冠肺炎 單日增133宗 鄧達智確診
  • 單日增118宗 80多宗初步確診 慈雲山慈樂邨63歲男子不治單日增118宗 80多宗初步確診 慈雲山慈樂邨63歲男子不治

  • 海關呼籲市民馬上停用四款懷疑含菌量超標外科口罩
  • 日本泰國宣布旅客入境需隔離14天
  • 公眾游泳池、12間圖書館5月21日重開
  • 袁國勇:本港第四波疫情完結,應慎防第五波疫情爆發
  • 貿發局宣布書展延期舉行

本社編輯部

View all posts
標籤: 上水屠房伊利沙伯醫院北區醫院南蓮園池堅城建築富臨酒樓屯門中央廣場屯門新墟康和護老中心徐德義慈樂邨慈雲山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明愛醫院瑪嘉烈醫院
申請成為灼見名家基本會員,免費收取電子報
同意灼見名家會員服務條款及細則
Please login to join discussion

編輯精選

金教授表示香港的經驗可供內地參考。(徐佳鳴提供圖片)
灼見報道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博士花了8年半工讀,學會了公司整體運作方式,以及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模式,為創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開始。
灼見專訪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6-01
楊孫西博士是香港珠海學院「智珠驪探」系列活動開場嘉賓。
灼見專訪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31
梁家傑表示,公民黨劃上句點,是因為「沒有人肯接任主席、沒有人肯接任執委」,亦無從籌款,因此很難繼續。(梁家傑Facebook)
灼見報道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作者: 本社編輯部
2023-05-28
左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主辦方提供)
灼見報道

中大醫學院證實改善腸道微生態 有效紓緩新冠後遺症

作者: 編輯精選
2023-05-23

影片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敘利亞歷經天災、內戰如何重建? 美國制裁下的文明古國新面貌
  • 黃錦輝教授:G7計劃把北約亞洲化會否得逞?王毅與沙利文會晤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數碼港CEO任景信:綠色科技如何成為資本新寵、年輕人鍾情的事業?企業怎樣發掘碳數據商機?
  •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阿富汗、敘利亞為什麼是輸出難民最多的國家?揭開塔利班政權神秘面紗
  •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如何智鬥軍閥排長?怎樣三招擊敗日本憲兵教頭?有沒有做過國民黨特務?
  • 太古集團唐偉邦:屋頂耕種,也是可持續發展?今日廢棄之物,是明日可用資源?
  • 曾繁光醫生:社交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用什麼方法克服與治療?
  • G20綠色金融推手馬駿博士:推動雙碳要年花16萬億元,錢從何來?歐盟徵碳稅,劫貧濟富?
  • 雷鼎鳴:白宮把美元武器化怎樣害人害己? 全球多國去美元化將有什麼災難後果?
  • 全球高等教育有何值得相互借鑑之處?全球化下的大學面臨哪些困境與危機?──郭位教授大問於市與全球頂尖校長對話系列總結
Currently Playing

熱門文章

  • 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小學五年級是關鍵的一年 陳家偉
  • 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有線電視的前世今生 兼談香港電視業前景 編輯精選
  • 佛誕感言佛誕感言 常霖法師
  • 小紅書勝IG小紅書勝IG 項明生
  • 除四害除四害 陳家偉
  • 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與金冬雁教授對談:面對新冠「二陽」潮,香港的經驗有什麼值得參考? 編輯精選
  • 「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蛙化」也好,「蛇化」也罷:王子為什麼會變成青蛙了? 潘文慧
  • 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一個不會發燒的病人──評港事三則 張宗永
  • 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細說與香港珠海學院的學習因緣──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南韓開始衰敗南韓開始衰敗 蔣匡文
  • 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28歲《長津湖》國際作曲家Elliot Leung(梁皓一) :「成功有跡可循,香港人做嘢同外面有乜唔同?」 李偉民
  •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張建雄
  • 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創黨16年 公民黨宣布自願清盤 本社編輯部
  • 中年幸福婚姻特質中年幸福婚姻特質 羅乃萱
  • 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流浪漢氾濫的多倫多 彭泓基
  • 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一個民族兩種青年人態度 未來發展前景或會成兩樣 阮紀宏
  • 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珠聯璧合 共創香江茶文化新局──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專訪 本社編輯部
  •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立  委任王于漸劉兆佳鄭永年等56人 本社編輯部
  • 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5月兩個峰會各有心思 張建雄
  • 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 盧兆興

推薦作家

  • 阮紀宏
  • 張灼祥
  • 廖書蘭
  • 列家誠
  • 謝祖墀
  • 周延
  • 張建雄
  • 鄭家寶
  • 羅祥國
  • 溫志倫
  • 張宗永
  • 陳家偉

承印人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聯絡我們

公司 : 灼見名家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 : 香港黃竹坑道21號環匯廣場10樓1002室
總機 : +852 2818 3011
傳真 : +852 2818 3022
業務電話 :+852 2818 3638
電郵 : [email protected]

追蹤我們的社交平台

會員訂閱「灼見名家」電子報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政局
    • 中國
    • 香港
    • 台灣
    • 國際
  • 教育
    • 親子
    • 幼兒教育
    • 小學
    • 中學
    • 高等教育
    • 國際教育
  • 文化
    • 文學
    • 歷史
    • 藝術
    • 語言
    • 電影
  • 財經
    • 地產
    • 投資
    • 金融
  • 生活
    • 心靈
    • 潮流
    • 飲食
    • 旅遊
  • 健康
    • 中醫
    • 西醫
    • 保健
    • 運動
  • 商業
    • 企管
    • 創業
    • 領袖
  • 科技
    • 科普
    • 科研
  • 影片
  • 名家榜
  • 灼見活動
  • 關於我們

© Master Insight Media Limited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私隱政策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Fill the forms bel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